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想让北宋大统一 > 第102章 游击战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酒泉据点出发的士兵们,并没有想到只四天半的时间,敌军会奔袭几百公里来到此地。

他们其实是一支临时拼凑的援军,有些人甚至连如何正确使用手上的武器,都还没有弄明白。

因此,当看见对方骑兵大量冲阵后,这群散兵们吓的都忘记了列阵和披甲(古人打仗赶路时,为了节约体力,一般不披甲)。

两军先头部队刚交锋上,便见张可秀高高跃起,投掷一柄长矛,只一招便把夏军首领直接刺穿在地上。

折可适看准机会,割下首领人头后,高高举起。

这时候,夏人队伍里唯一有战力的骑兵也开始慌乱,折可适们又趁机带队冲击一波,西夏人立马败下阵来,疯狂的逃窜。

由于之前已经说明过不许恋战,折可适们没有去理会逃跑的败军。

他们快速的清理战场,经过统计,共收缴了二十多匹骆驼,十匹战马,粮草和武器若干。

随后,在南陵温的一声命令下,众人又开始连续奔袭,沿着雪山一线,快速的返回敦煌。

终于在三天后,又回到了距离敦煌不远处的地方。

这时候,人人都已极度的疲乏,在找准可靠的地势后,南陵温终于下令扎起营来。

这时候,派出的探子也给出最新的情报:

西夏人已经分别在敦煌和酒泉处,驻扎了起上千的士兵,就等着角厮罗骑兵们主动上门。

折可适听完后,给出建议说:“此地被我们连续偷袭,应该已经有所反应,现在是时候冲击一下兴庆府了,让没藏讹庞首尾不能顾!”

南陵温摇摇头,他说:“折将军,我们应该继续去打劫烽火台,随后佯攻敦煌,等大军被调动时,便利用急行军的优势,直奔武威处!”

折可适越想越觉得是妙计,他说:“南大人是想把西夏守军都调动到敦煌和酒泉之间,再打对手个出其不意!”

南陵温说:“兵贵神速而已,传令让士兵们赶快休息恢复体力,今晚子时对烽火台发起进攻!”

等折可适下去后,张可秀笑着问起南陵温:

“如此来回牵扯的打法,非有经验和天才的大将难以完成,绝不是你这个脑袋可以想出!”

南陵温笑着说:“我家乡有个姓毛的夫子,这个是他的杰作,我只是依葫芦画瓢而已!”

张可秀说:“有机会带我见见,此人的高度,恐怕当今世上无人出其右!”

南陵温点点头,他回应:“一定,一定,只要他还在那里!”

……

子时一到,众人将马蹄上套上布条,以达到减轻声音的效果,他们悄悄的抵达了烽火台外围。

折可适继续带头冲锋,虽然这次敌军的防御人手有所增加,但由于疏于防备,照样在顷刻间就被攻破。

南陵温们又把守军赶到屋内褪去其上衣,让众人依偎在一起,这时候一个被擒两次的夏兵忍不住吐槽:

“角厮罗主帅怕是有龙阳之好,老喜欢扒下人的衣物!”

这句话巧好被张可秀听见了,她笑着说:

“果然聪慧,今天就让你陪陪本将军,说罢叫人把对方先扒光,五花大绑后,抬到自己住的房间里!”

这一下,让所有的守军都开始自危,他们紧紧聚拢在一起,大气都不敢出声,尤其当张可秀目光扫过时,都不敢与之相汇。

这时候,南陵温把张可秀拉出了房间,他一脸严肃的说:

“这样做有点过分了哦!”

张可秀小声的说:“我可不能让人识破了女儿身,只能如此了。

你们晚上继续喝酒吧,等这些守军逃出去后,看有何神奇的事发生!”

南陵温小声的说:“他们只能跑到敦煌处叫援军,不过那边的人,晚上不一定敢再开门,到时候我会安排好眼线和巡逻的人,今晚可以叫大家先好好安睡!”

西夏守军和上次一样,等到后半夜,确认南陵温们都是真睡着后,才打开木门,跑出来投奔敦煌处。

敦煌守军们虽然认得其中的人,但谨记上次被偷袭的惨痛教训,不再敢在夜里开门。

他们只丢下物资,让烽火台守军先在城下歇息,等天明后方可入城。

南陵温的军队经过两次休整后,已恢复了大部分的精力。

破晓时分,全军带着劫掠好的物资回到了赵仲明处,他们重新分配好物资后,南陵温告诉几个头领说:

“敦煌和酒泉处的军队,必然会结伴来找寻我们踪迹,我们的优势便是机动性,必须离开此地,防止退路被敌人发现!”

折可适提出意见:“日行两百里,绕开大城镇,只打击对方小规模部队,一直打到兴庆府附近!”

张可秀点头同意,她说:“为了保证不被敌人的大部队围堵,我建议走的折线!”

南陵温也表示两人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他拿出地图在上面比划了几下,制定了一条曲折前进的路线。

随后对所有人传话:“所谓军令如山,违者杀无赦!

在接下来的行军中,不准任何人提出异议,就算是人有三急,也只能在休息时或者马背上解决!”

人群中隐约有些不满的声音,这时候,南陵温又一脸严肃的解释着说:

“在这里,我可以给大家挑明,只要保持住机动性,我就一定能带领大家安全的回到宋国!

到时候论功行赏只是例行公事,关键你们帮角厮罗解围,除了是一辈子能对子孙后代说起的谈资外,更将史馆记载入册,永世被后人传诵事迹,如此流芳百世不心动吗?”

士兵们听后,立马士气高涨,军队干净利落的打包好了所有行李,开始了又一次的奔袭。

在往酒泉的行军时,南陵温接连运见了四股西夏的先锋部队,规模都是在三五百人左右的骑步兵混编。

由于南陵温们都是装备精良骑兵,他们都是轻而易举的将对方打退。

一时间,酒泉的两千守军都开始风声鹤唳。

虽然他们都觉得角厮罗应该是不敢直接攻城,但由于不清楚对手到底有多少人,(坊间传闻是一千骑兵左右,这已经是相当恐怖的战力了)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便直接闭门不出,等待敦煌机动部队传来新消息。

当然,兴庆府里的人也开始着急,没藏黑云知道地方部队缺少马匹的现状,为了能找到角厮罗人的踪迹,紧急调动自己的一千禁卫骑兵,分两路远着河西走廊两侧开始找寻角厮罗骑兵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