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快穿:烟雨飘渺录 > 第151章 西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墨玉沉了沉眼,楚凝烟是当朝重臣,顾邶风是龚将军的徒弟。

她虽是皇上手下武力较好之人,但有无数个她这样的人为皇上所用。

她觉得自己只是贱命一条,就算今日为了保护楚凝烟死在这里。

皇上也只会为此加强太初国防备,借此搜查可疑之人。

哪会有什么人关心她有没有受伤。

楚凝烟在镇上的客栈也并未休整多久,越是待得久就越是会被人发现。

待到夜晚,顾邶风见客栈周遭已经没人,换了条路线前往荒榆村。

“宜人,这条路会绕一些,到达荒榆村得晚些日子了,昨日您受惊了,现在好好休息会儿吧”

经历过被人追杀的那种心情,楚凝烟现在可是半点睡意都没有。

“还得是顾将士打中了马腿,不然我们可就糟了”

“此番亦或有赌的成分,不过跟着宜人赌,倒是赌对了”

“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不过,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嘛~”

随后几日楚凝烟在马车上总是紧脏兮兮的,偶尔透过窗户看向马车身后。

总怕自己坐的马车下一秒就会被掀开‘头盖骨’,都快变成神经质了。

楚凝烟紧绷的神经终于在到达荒榆县的那一刻松懈了下来。

“呼,终于到了,从没觉得出一趟远门能有这么漫长”

刚放松下来的楚凝烟正准备闭目养神,就被一阵阵鞭炮和喧哗声吵得强行开机。

“欢迎宜人来荒榆县!欢迎宜人来荒榆县!”

“宜人长什么样啊,让我看看!”

“别挤了别挤了”

“爹,我要看我要看!”

“来,骑爹头上”

“咳咳,宜人,那个...外面好多人”

“怎么这么大阵仗,我只是来种个果树的啊喂”

现在露面又得面对这么多人,不露面又感觉有些对不起这些来看她的百姓。

“宜人,您现在不得不出来了”

“怎么了?”

“前面好像是荒榆县的县令”

好吧,也不用纠结了。

顾邶风将马车停下,下马牵着。

楚凝烟在墨玉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第一时间楚凝烟就被团团围住了,围观的百姓们伸着头想看看楚凝烟的面容。

官兵及时的将县令和楚凝烟围成一圈,防止有人接近。

“哎呀,宜人的到来使得我们荒榆县蓬荜生辉啊!”

县令在十日前他国向这边运送果树时便得到了消息。

知道皇上让楚凝烟来此种植果树,而他也是听闻过楚凝烟的事迹的。

前两日便在此等候了,只是楚凝烟他们绕了远路耽误了两日。

“县令大人不用这样迎接,此次重点还是放在果树上便好”

“是是是”

在官兵维持秩序的情况下,楚凝烟前方开出了一条道路。

楚凝烟观察着荒榆县的房屋。

太破旧了,老百姓的衣服也全是补丁。

到官府一路上的屋子就没有特别像样的。

县城的房屋都如此,那镇上和村里的屋子破的能住人吗?

到达官府,县令拿出了从最开始的果树幼苗送达记录。

果然,这个季节,有橘子、枇杷,居然还是有草莓的,就是太少了,果然还是稀有吗?

“辛苦县令了,情况我大概已经了解了,现在果树苗全在荒榆村吗?”

“没错,荒榆村...没什么人,那边土地开阔”

“即刻出发吧”

楚凝烟与县令坐上同一辆马车,掀开帘子一角,还有不少凑热闹的百姓。

虽然过得苦,但脸上洋溢着开心的表情倒也不像是作假。

至少这县令没有苛刻他们。

“让宜人看笑话了,荒榆县一直发展不好,百姓们过的清苦,是本县令治理无方”

“是我们的国情便是如此,百姓们机遇太少了,走农业方向,以往的种植技术又不全面”

“所以,我们知道宜人来此百姓们都十分高兴的啊!知道宜人是来改变我们荒榆县的生计来了。

若是办好了,咱们整个西北都能变得更好”

楚凝烟只是笑笑,这给她的压力可太大了。

她安静的看起手中的记录,算起共有多少树苗了。

还得考虑种植失败的概率。

到达荒榆村,楚凝烟也算是知道皇上为何要选择这个地方了。

几十米才有一户人家,这村子总共就没多少户人,拿来种植大面积的果树正好。

村子空了几间房间给外国运输的人住。

就是房子都是茅草屋,他国人骂骂咧咧的在里面将就着,次日起来又要搬运。

村长将楚凝烟带到田地,村里的百姓默默地跟着楚凝烟他们。

这边的田完全是荒废了,人手不足,他们也没精力种植那么多。

“此处确实是种植果树的好地方,只是村子里人口这么少,谁想来种植?

或者说谁有那精力来照料?怕是种植粮食都来不及,还有,这些土地是谁家的?种植出来的果子归谁?”

楚凝烟一遇上正经事情表情便有些严肃,一连串的问题让村长有些紧张。

村长颤颤巍巍的拱手,毕恭毕敬的回答楚凝烟。

“回宜人,这些土地还没有人买,至于谁来种植...这...这…”

村长说话越说越不利索,楚凝烟放缓了语气。

“村长,我只是提出疑问,您别害怕”

“是...是”

楚凝烟沿着荒地走了一遭,这么大的地,需要的人力还真不少。

“先回村长家吧,我想看看这些地的地契”

楚凝烟拿到地契,果然就如村长所说,除了在种植粮食的那些,其余地全部都没有人买,长此以往,长了杂草,此处看起来就愈发荒凉了。

“村长,你们这儿一亩地多少银子?”

“二两一亩”

这也太便宜了,真是地不值钱啊。

“那么我们现在就有两种解决人力问题的方案。

第一:这么便宜的地儿,公开售卖,让人来种植,果树苗是皇上提供的,那每年种植出的水果则一部分交税,一部分给他们自己。

第二,这些地我包了,我雇人来种植。

不过这样就别想着改善多少人的民生了,只有来帮我干活的人生活会慢慢好起来,银子都进我口袋了。

那么最优先的办法定是第一种,不知县令大人可有更好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