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婚当日,天还未亮透,妮儿便被嬷嬷们轻声唤醒。

梳妆台前,她望着镜中身着正红婚袍的身影,一时有些恍惚。

高高的发髻上,凤冠璀璨夺目。

珍珠莹润,红宝炽烈,蓝宝清贵,点翠雅致。

两侧垂落的珍珠流苏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将她的脸庞映照得如同笼罩在柔和的光晕里。

燕子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柔声劝道:“快些吃,可别饿着肚子行礼。”

虽说按旧礼新娘子这日不宜进食,可厉王爷早与妮儿说定,绝不可委屈了自己。

妮儿也觉得这规矩该改改了。

这一整日的礼仪下来,若没有些体力,怕是连那顶沉甸甸的凤冠都撑不住。

匆匆用完馄饨,全福人便执起绞线,细心地为她开脸。

绞线在扑了细粉的脸颊上轻轻刮过,带着微刺的疼,伴着吉祥的祝词:“左弹一线生贵子,右弹一线产娇娥。”

待她睁开眼时,镜中的容颜果然更添光采。

这会儿,公主领着几位高门贵女踏进郡主府。

“迎亲的时辰眼看就到,今日可得劳烦诸位妹妹,好好替我嫂嫂撑撑场面。”

王府内外早已锦障围空,花灯结彩,鼓乐震天。

朱漆大门外,百姓层层簇拥;而深院回廊里,公主携一众金枝玉叶,笑吟吟堵住新娘的院门。

公主脆声喊道:“王兄且留步!想娶我们天仙般的嫂嫂,得先过我们这关!”

厉王一身绛红织金蟒袍,金冠束发,闻言含笑拱手:“诸位妹妹尽管出题,本王接招便是,只求别误了吉时。”

武将之女手捧一枚鎏金香球,约莫一个拳头大小,悬于三丈外的彩绳上。

“请王爷张弓搭箭,射落香球,才算‘开吉’!”

厉王接过雕弓,指尖捻羽,拉弦如满月。

“嗖~”

箭啸声落,香球应声坠地,红绸飞扬,四周彩声雷动。

公主拊掌笑:“王兄好准头!”

翰林小姐捧来一方红笺:“请王爷即席作对联,须嵌入‘比翼’‘连理’二字。”

厉王略一思索,望向那扇紧闭的雕花门,一边笔走龙蛇一边朗声诵出:

“比翼鸾翔,碧落有路同心渡;

连理枝发,朱华无言岁岁芳。”

贵女们齐声叫好。

公主亲自上前,手持合欢团扇,笑问:“最后三问,王兄听好~”

“其一,今生可愿一心一意,永不相负?”

厉王抬手三指朝天:“皇天后土,实鉴此心,本王若负王妃,甘受天谴。”

“其二,他日若与王妃争执,如何?”

“自然是我先低头,王妃纵是生气,也必是我哄。”

“其三,此刻最想对嫂嫂说什么?”

厉王深吸口气,声音低而温柔:“满堂金玉皆俗物,唯愿卿展眉。娘子,我来接你回家。”

院门大开,傧相们笑拥着让出通道。

门内,新娘执绡扇半掩,凤冠上金步摇轻颤,微微颔首。

“吉时至~”

娘家人拥着妮儿出阁。

牛力,屹川两兄弟看着姐姐跨过朱漆门槛,眼眶通红,却强撑笑意。

“起轿!”

十八抬的沉香彩轿稳稳离地,轿夫们练了整整一月,步点齐整,连流苏都不曾晃一下。

厉王策马前导,十里红妆映得两条长街霞光流转,鼓钹铿锵,笙箫齐奏,满城争看。

“听说王妃是个乡下人。”

“一会儿指不定得出什么差错。”

那些准备瞧妮儿笑话的人,只见轿帘微动,新娘端坐如月,仪态静雅,再不敢吱声。

王府正殿,双烛高烧,礼乐转雅。

赞礼官长喝:“新人登殿~”

厉王回身伸臂,妮儿将指尖放入他掌心。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三拜既毕,赞礼官声震屋瓦:“礼成!自今日始,两姓联姻,敦亲睦族,永以为好。皇天作证,宗室同鉴!”

殿内殿外,贺声如潮。

潮水般的道贺声中,二人共饮合卺酒。

红线相连的匏瓜瓢中,美酒清冽,他们各饮半盏,交换饮尽,酒尽缘成。

“送入洞房~”

赵锦程在观礼人群中,看着徒弟幸福的模样,自己也忍不住露出笑容。

只要妮儿过得好便好,如若将来厉王爷敢让妮儿受委屈,他定不会轻饶。

王府门外,一个衣衫褴褛的乞婆颤巍巍地往里张望。

侍卫往她碗里扔了两枚铜钱:“快走,别碍了王爷王妃的眼。”

“敢问王妃是……”

“是新晋的安宁郡主,闺名牛小妮。”

“多谢。”乞婆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蹒跚离去。

春去秋来,转眼三载。

茶楼里,人们还在津津乐道这位传奇王妃:“听说厉王妃颇有手段,把乡下来打秋风的亲戚半路就打发回去了,还让他们受了顿羞辱。”

“这位王妃可是个厉害的,又开了两家酒楼,连漕运都插了手。这脑子怎么长的,净是赚钱的法子。”

“可不嘛,陛下如今眉开眼笑的,国库这么充盈,谁能不开心?”

“走,我们也去观音庙拜拜,听说王妃拜过后,生了个粉雕玉琢的胖娃娃呢……”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