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真爱一条河系列VS人间烟火 > 第42章 回忆里有的那些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梁博清想着走着,又走进了那家公司。他去到经理室,从赵奕璁那里了解了需要翻译的资料,再回到了办公区域的办公台内,坐到了电脑前的座椅上,便开始用键盘敲出了需要用串串外文翻译的相关内容。时隔许久,一篇和原文内容实意相符,也没有丝毫语义差异的英文资料出现在了电脑屏幕上。

梁博清翻译完所有地文本资料,还是经过了重复地检索,才再把资料保存到了一个文件夹里。然后,他把翻译的内容拷贝了存盘之后,又再把存着资料的磁盘交还给了赵奕璁。赵奕璁依然按照他们当初谈得工作条件,按文字翻译定的薪资多少付给了本月的酬劳。目前,梁博清只能做公司临时外聘的工作人员,如果公司有事需要他,他就有薪金,反之则没有薪金待遇。可是这次,当赵奕璁把薪金拿在手里,递给了梁博清的时候,梁博清接在手里却觉得好像多了一些。他看了看,证实了数目确实有误以后,说着:“赵哥,给多了呀!”还是抽出了多的那部分钱给了赵奕璁。赵奕璁却推诿着,话音微扬地说:“现在看起来,我的公司好像是越来越景气了。我觉得自从你进了咱们公司,我的业务量和收入也不知不觉地增加了不少呢!博清,这点钱全是我的心意,你还是放心地收下吧!咱们兄弟们之间平时谈得都是工作,可是除了工作的交情,我们不是也有不用金钱也能收买的感情,好久了么?”心里想得什么,也都直爽地说了。梁博清突然间想到了曾有过的自卑,话音有些悒悒地说:“赵哥,实不相瞒,在我初进城学习的时候,我就觉得是我本来就是乡下人,即使到了城里,也和城里人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层面。而且,我走到哪,都感到与周围的人有差别。似乎别人的目光望来的那刻,就已经区分出了我一定是乡下人了。我认为这些想法并不是莫名地想法,而是想法中就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偶尔,相对别人投来的异样地目光,和思索着怎么应对的时间,对他们偶尔相对我来说的说辞也就错过了。因此,我也只能在没法去顾及的顾虑未停止的时候,低头再思索着令我感到了矛盾的问题离开。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间没有直接地厉害关系,即使存在沟通的问题,可有些阻碍并不能影响到我的正常生活。在我的思想里,城里人和乡下人一直以来还都不是一个概念。在我的眼里和心里,城里人走到哪里都是被‘讲文明,讲道德’这几个字浇灌着长大的,可是乡下人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贫穷落后’,和‘愚昧无知’的教化问题。”梁博清想着他需要的就是一份安稳的工作,和解决一个残缺的家庭的生计问题,也拒绝不过的接过了赵奕璁倾手送过来的薪金。他依如平时地说:“赵哥,谢谢你!”把钱用双手接了过来,收了起来。他再次地告诫着自己:“很多事情确实是事在人为,即使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还是很大,我也不能放弃。”其实他此时还不知道,他的思想和自谋创业的赵奕璁有过的思想,也更是靠近了一步。

梁博清做完事,在校外的夜市小摊上吃过晚饭,才独自一人往学校走。校外的街道两旁,有很多知名的公司林立。而且许多并不在本地生产管理的知名公司,还是打着名牌商家的招牌,在这条街道的商家里占了多数。或许是被寸土寸金的缘故,全民认可的以食为天的餐饮公司,在这条街上却很难落得下脚。因此几家有名的餐饮店都远离了这条街道,退踞在了临近这条街道的几条相似繁华的路段。如果不是梁博清经过了几年的本地生活,也不会知道学校被安静与喧嚣的周围环境包围着,而且周围的环境建设还都体现了魅力城市多是层次分明地规划。

梁博清慢步地走过了这几条街道,走在了校外宁静的林荫路段。平时,他只要没事可做了,会经常到这条路上走走,或者在路旁的座椅上坐坐,看看隔河建的一座幼儿园。梁博清看着出入幼儿园的孩子,会想到他的童年。即使走过他身旁的学生和行人,时常会打断他的回想,他都觉得是闹里求静的最理想的打发时间的方式。有时,他就静静的来,静静地想想心事,再静静的离开。一来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依然用静默回想来打发偶有的空闲时光。

梁博清在还小的时候,经常与村里的玩伴聚到一起玩游戏。他虽然不太好动,可是和几个同村的孩子们在一起,还是很玩得来。那时,他们都喜欢玩弹弓,还会挑选结实美观地树杈,经过处理后拿来做弹弓把子。对于他们会做却缺少制作材料的部分,总还是会找粱家诚,让梁家诚帮忙去做。

每回,梁家诚都会拿出一条旧的自行车内胎,用剪刀从旧的自行车内胎上剪下两条长约二十厘米,宽约两厘米的皮条。然后,用一根皮条的一头绕住树杈的一头,再用坚韧地细铁丝把缠绕着树杈把子的接口扎紧。这时,树杈上像长出了两条长长的尾巴的尾部。随后,他再拿起一块坚韧地陈旧地反毛皮,用剪刀剪下一块长约七八厘米,宽度约三四厘米的,两头是圆弧形的长方块状反毛皮,并在圆弧形的两端剪出了可以通过皮条宽度大小的一个圆洞。随后,他放下剪刀,说着:“博清,把弹弓把子给我吧!”接过了已经递到了跟前的弹弓把子,把没绑的一端的皮条插过了圆洞对折着捏在了一起,还是用柔韧地细铁丝缠绕着绑了起来。接着,他用相同的方式把那一条皮条,也绑在了那块很软很结实的反毛皮上。

梁博清想着回忆里有的那些事,沉浸在当时的情境,不由得笑了。他淡然地笑着,也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回想中他说的话也如萦绕耳旁。他记得,他当时说得没错,梁家诚做得弹弓和他看过的电影里小兵张嘎的弹弓一模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