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天雄军 > 第11章 钟君义的失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钟君义心情低落的离开了县衙。

尽管在林知县这里忽悠了三千斤闽铁,后来林知县又答应了一万斤煤炭木材等物资。

煤在大明虽说便宜,但上万斤也要花上几百两银子。

加上木材等其他物资,这次林知县可是下了血本。

最主要的就是这些都是急需品。

严格来说,这次东明之行,除了没有得到足够的工匠,收获不可谓不丰,但咋么就高兴不起来呢?

就拿抓捕那些人犯来说吧,在洪百户一顿操作之下,十一个奸细悉数落网不说。

顺便把同福客栈的掌柜、店小二、还有其他的住客都抓了回来六十多人。

加上城外的十四个货郎,便宜老爹带回了将近八十人。

而洪百户通过这次抓捕,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钟君义是既无语又无奈,想在这个家天下时代讲人权,那纯粹就是找死。

钟君义自认为并不是个人权至上主义者。

因为任何事情,只要加上“至上”二字,立马变味。

就好比后世某个西方大国,天天打着人权旗号,国内却武器泛滥。

枪击事件频发,警察暴力执法层出不穷。

当然,这或许就是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毕竟西方文明多来源于海盗文明。

无论是早期的希腊、罗马、马其顿等西方帝国,都是围绕着地中海的争夺。

中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

以及近代的英、法。也是横跨大西洋,穿越好望角,满世界殖民。

都离不开用强大武力,去欺负弱小。

也正是因为这种野蛮的生存方式。

让西方人觉得,要是身边没有武器,就会很没安全感。

所以,西方标榜的人权,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人人有枪的原因。

完全没有在意人人有枪了,可以轻松的剥夺他人的生命。

就没有想过,连人命都没有了,还哪里来的人权。

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却视若无睹。

很难想象,一个漠视生命的文明,却把人权至上挂在嘴边,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钟君义一直认为,当一个社会一直标榜的,往往是这个社会所缺失的。

西方倡导的“平等、自由、博爱。”就是有太多的不平等。

所谓自由,也只是提倡个人主义。

但人毕竟是个群体,个人的自由,对群体就是侵害。

如果不加以控制,社会只会越来越糟,甚至文明将不复存在。

就好比华夏一直倡导的忠信孝悌,儒雅恭敬。

起源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

但看过春秋历史的人都知道。

那时候有忠诚吗?

有信任信仰吗?

父子兄弟相残还少吗?

行为举止放浪不拘的人少吗?

正因如此,在春秋后期以及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蜂拥而起。

华夏进入百家争鸣的文化鼎盛时期。

各种学说经过几百年的沉淀和交流,儒家思想最后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而一家独大。

而西方奉行的“平等、自由、博爱。”

也是经过漫长的文艺复兴和长期的宗教战争,革命战争最后由法国提出来的。

了解法国大革命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

从攻打巴士底狱开始,短短几十年时间。

帝国、共和此起彼伏。

皇权与民权激烈对抗。

新教与旧教思想交叉传播。

最后痛定思痛才达成共识。

法国大革命的惨烈,也让西方其他国家也渐渐接受这种共识。

意识形态才逐渐得以统一。

然而,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看似如此的高大上。

但该殖民还是殖民,该掠夺还是掠夺。

就连提出口号的法国,对其他民族的侵略也是无比血腥。

正所谓口号喊的响,当真准上当。

特别是那些充满诱惑性的口号。

比如李自成的闯王来了不纳粮,小鬼子的大东亚共荣。

当然,口号喊的再响,做不到就很可能遭到反噬。

首先就是西方国家自己发生矛盾。

新兴国家对老牌帝国的不满尤为激烈。

两次世界大战德国虽然战败。

但老牌帝国各殖民地,受到口号的影响,纷纷展开了独立运动。

其中最大的体现就是二战后,圣雄甘地发动一个不抵抗运动,就让大英帝国焦头烂额。

大英帝国也因此,不得不承认最大的殖民地印度独立。

随后,从埃及到南非整个非洲纷纷效仿。

从而让这些靠野蛮起家的帝国,就因为口号喊的高大上。

最后空有强大的武力,败给了不抵抗,不合作这种看似消极,实则影响巨大的运动。

让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法,沦为两次伸出援手的美国的小弟。

当然,英法等殖民国家纷纷让殖民地独立,不仅仅是因为不抵抗运动。

而是见识了意识形态的强大威力后,简单粗暴就变得得不偿失。

毕竟维护野蛮比起维护文明消耗更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