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天雄军 > 第55章 新货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要用塑料代替铜钱,就不能出现大额货币。

钟君义想了想,最大面额定为十文,颜色为红色,然后是五文,颜色为绿色,然后是一文,颜色为蓝色。

钟君义还认为,定一文为最小面额,还是太大。

于是加上五角、两角,一角的面额。分别为黑,青、白三色。

那怎么兑换呢?首先就要想办法让商户们认同。

几天后,钟君义拿着一把新制作的米尼枪,和几张压制好的塑料货币,去了东明,找到林知县。

虽然上次钟君义让林永顺产生了一些不愉快。

但通过全面扫盲,林永顺发现,东明的百姓,对自己更加敬爱。

东明百姓每次见到自己,无不欢声雀跃。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那一点点不愉快,也就变得无足轻重。

见到钟君义的到来,林永顺非常高兴。

于是说:“同尘,你来了,老夫还想,过几天去看看战备情况如何呢?你就来了。”

钟君义愁眉苦脸的说:“老师,这是千户所新研发的鸟铳,此铳射程三百五十步,穿透力强,有准星,可以精准杀伤敌人。”

林知县一听,非常震惊:“真的有这么厉害?”

钟君义说:“老师,可以去衙门练武场试试。”

两人来到练武场,钟君义展示了米尼枪的强大威力,林知县看了后高兴不已。

可钟君义却一脸的苦闷,林知县疑惑的问:“同尘,有此利器,想打败建奴不难,为何同尘却愁眉苦脸。”

钟君义拿出米尼弹对林知县说:“老师请看,这是这枪的子弹。”

林知县接过来仔细看了看,于是说:“不是用的铅弹。”

然后又看了一遍:“这子弹是用铜做的吗?又好像不对。”

钟君义说:“正是,此子弹是用提纯后的铜所制,可君义没有多少铜。”

其实钟君义铜是有的,从德兴运来不少铜矿石。

但钟君义一是不想让这个铜矿暴露,二是想借此推行货币改革。

前面已经提到,一个社会的货币形式,代表着这个社会制度。

要想推翻封建制度,没有改变货币形式,最后还是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又是为啥?

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奴隶社会主要是以物换物时代。

奴隶主通过控制生活物资,来控制奴隶的人身自由。

到了奴隶社会末期,出现了金属货币。

有了金属货币,想再完全控制奴隶的人身自由,几乎不可能。

于是就出现了封建社会。

到了封建王朝末期,大量金属货币,控制在封建地主与豪绅手中。

贫苦农民衣食无着,又会大量卖身为奴的情况,同时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金属本身,既不能吃,又不能穿。

要不是封建社会都是小农经济、百姓大多自给自足。

货币不是特别重要,没有哪个王朝,会挺过一百年。

但随着工商业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再用金属作为货币就不合适了。

原因有二,一就是金属毕竟有限,不但开采不易,而且重量重,不利于流通。

所以古代人大都认为,有天下财富恒有之。

你多了,别人就少了的说法。

二就是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金属本身就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如果用来做工业原料,就会造成通货紧缩。

做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

如果不做工业原料,社会不会进步,只能止步不前。

一颗米尼弹能用多少铜?

对比起明朝后期,为了抵御满清,用了多少铜打造红夷大炮?

一颗米尼弹,对比红衣大炮,这点铜简直不值一提。

钟君义打算,等有了绝缘橡胶,就打造发电装置,到时候需要的铜,才是海量的。

大明到了天启、崇祯两朝,几乎所有的铜,都用来打造大炮。

而没有继续铸币,造成通货紧缩愈发严重,其实也是造成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

林知县听了钟君义这么说,也是愁眉苦脸。

要铁还可以,要铜可就要老命了。于是只好说:“就不能用其它东西代替吗?”

钟君义摇了摇头,用其他东西代替,开什么玩笑。

后世那么强的工业技术,子弹大多还是用铜做的。

林知县焦急的说:“那可如何是好,要铜老夫是无能为力啊。”

于是钟君义提出收取铜钱,用来做米尼弹壳建议。

林知县立即反对,是个明眼人都知道,要是没了铜钱,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

钟君义就坡下驴,提出用塑料来代替铜钱的建议。

并且保证,只要有人能够凑足五百文塑料币,随时可以到新开的钱庄,换取一两银子。

要知道大明一两银子,相当于一千文。

以往一千文,只能换一两银子,而现在先换塑料货币,再转手,就能换二两银子。

林知县不解,问钟君义说:“你就不怕别人恶意兑换。”

钟君义说:“不怕,首先,这个塑料货币无法仿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