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天雄军 > 第70章 李岩论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自成听了李副将的禀告。

开始一阵沉默。

然后让刘芳亮,去叫众将到大营议事。

众将到了后,先由李副将介绍完郏县的情况。

李自成随后询问:“诸位兄弟,这就是如今我军面临的局势。诸位有何高见。”

权将军刘宗敏说:“袁时中这个狗贼,带了不到一万兵马,连夺三城还不知足。

妄想攻取郏县,断我军后路。也不怕被噎死。

闯王,宗敏愿带本部人马,驰援郏县,定要拿下袁时中的项上人头。”

李岩站出来说:“权将军万万不可。”

刘宗敏恼怒道:“为何不可,袁时中这种卖主求荣的小人。

上次若不是他勾结明狗,闯王何以伤了一眼。

大军也不会惨败于开封,如此小人,宗敏恨不得生啖其肉。”

“权将军,上次在开封,我数万大军对战钟二五千兵马。

非但没有给其造成杀伤,反而差点被钟二包围。

若不是将士用命,闯王都难以逃出生天。

可见钟二战力之强,非勇猛就可与之匹敌。

从开封之战到郏县之战,从战术上来看。

开封之战,钟二的战术死板,所凭借的不过是武器精良。

加上我军不熟悉战术,导致轻敌冒进。最终才会导致惨败。

而郏县一战,钟二用袁时中为前锋。

在我军早有防备,而且为此放弃汝州三县。增兵一万都不是其对手。

可见,袁时中比钟二还要难对付。

这其中缘由,精白认为,钟二虽然横空出世。

但毕竟初上战场,比起袁时中在战场浸染多年,战术上要稚嫩的多。

权将军,就连闯王都着了钟二的道。

比勇猛,袁时中或许不及权将军万一,但袁时中如今有钟二襄助,权将军此去,怕是有死无生。”

刘宗敏还想辩驳,李自成瞪了他一眼。

然后说:“难道就没有破解之法吗?”

李岩说:“不是没有破解之法,欲破敌阵,需长枪、大盾加远程火炮。

然打造这些物件,需要大量工匠,耗费时日才能完成。

所需钱粮铜铁,也非数日之工,可以凑齐。

若要与钟二决战,需要寻一长期驻守之地。

打造军械,固我城池,广积粮。待我军军械与钟二一般无二时,方有一战之力。

而如今郏县岌岌可危,若被钟二攻破,出郏县,下建安。

与开封明军一合围,我军将退无可退。

开封这次防范严密,就连地里的庄稼,种的都是棉花。

据线人报,给周王出主意的,就是这个钟二,为的就是防止大军到了开封后,就地打粮。

开封自上次被围之后,周王就听从这个钟二的建议,强行征收了周边所有乡野村民的粮食。

如今开封周围各县,连大户都没有多少粮食。

村民只保留七日之粮。

七日后,县城会根据申报的粮食,免费运送粮食过来。

我军要想打粮,以往只要打下几个村寨,就可以轻松获得。

如今唯有抢夺运粮车队,可运粮车队要不保卫严密。

要不就运输的粮食不多,抢了也对数万大军于事无补。

所以,精白认为,河南不是久留之地。

不如转道湖广。长期经营,方为上策。”

刘宗敏说:“我们都是陕西人,去湖广就要吃那劳什子稻米。”

刘宗敏说:“我们都是陕西人,去湖广就要吃那劳什子稻米。”

李岩说:“权将军,如果只因吃不惯稻米,而只局限于豫陕之地,如何成就千秋大业。

如今我大军数十万,却地无一垄,粮无隔月,长此以往,恐军心涣散。

当年朱重八倚靠着江南富庶之地,‘广积粮,缓称王’。

才得以成就大明江山。”

田见秀说:“可江南多水道,车马难行,我军又都不习水战。

到了江南,恐怕难有作为?”

李岩说:“我军可以先占据襄阳,然后向荆州发展。

此处虽山川密布,但河流相对较小。

随后勤练水军,两年后,可席卷江南。

到时明都断了漕运,大明不攻自破。”

袁宗弟说:“断了漕运,明都是难以为继,恐怕得便宜的,是关外的建奴。”

李岩说:“如今大明气数已尽,将来我军与建奴必有一战。

而建奴和我军同样不习水战,所以先习水战者得天下。

闯王,我军要夺得这天下,不能只得北方贫瘠之地。

到时候建奴与南地两面夹击,大业难成。”

李自成想想说:“智将军所言极是,可如今,我大军有被明军包围之势。

我们该如何突围?”

李岩说:“闯王,要想突围,无非向东向西。

向西过新密到登封,此处最近至南阳,必经过汝州。

如今汝州被天雄军所占,回南阳也需要绕道而行。

向东攻打尉州一时难以攻破。

只有向东南的建安,防守建安的杨文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