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天雄军 > 第94章 大明汇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延儒死后,陈演并没有坐上心心念念的首辅宝座。

崇祯让原本是三辅的吴牲做了首辅。

出于帝王心术,崇祯对上窜下跳的陈演产生了反感。

而三辅吴牲一直一副老好人形象,崇祯这才力排众议,让吴牲做了首辅。

事情还得有人做,首先摆在眼前的,就是讨伐不臣,大名府的这个钟家。

借着天雄军的名义,一个小小的守备,竟然拥兵五六万,这还了得。

当日早朝,崇祯就问新任首辅吴甡,该如何处置这个钟家。

吴甡明白,如今钟家已经成势,想要打压没那么容易。

于是说:“皇上,今年大名府增加赋税,超过五十万两。

其中东明赋税就增加了三十万两。

但江南各地赋税,减少了两百万两,各地出现抗税抗捐的暴动。

江南历来是大明的财赋重地,江南不稳,国库空虚,朝中无征伐之饷。

为今之计,先应维护江南稳定。至于钟家,拥兵数万是否属实?还有待查证。”

崇祯怒道:“还有待查证,我看这钟家早有不臣之心。

把朝廷旨意当成儿戏,这种不听朝廷号令者,必诛之。”

兵部尚书张缙严说:“皇上,如今大明兵微将寡,不知皇上打算派谁出征东明,何人督师。”

崇祯皇帝说:“就让河南巡抚秦所式督师,统领河南总兵许定国、山东总兵陈永福、曹州总兵刘泽清、天雄卫指挥使杨轩昂。”

兵部尚书张缙严说:“皇上,恐怕不妥。”

崇祯皇帝说:“为何不妥?”

张缙严说:“皇上,据臣所知,年初闯贼围困开封时,钟二曾私自出兵五千,解了开封之围。

年中闯贼再出河南,只因河南巡抚吴士讲,曾是大名府知府。

钟二再次出兵,与陈永福并肩作战,驱流寇远遁。

陈永福转任山东总兵,对朝廷多有不满,手下兵将与钟二多有交情。

而天雄卫指挥使杨轩昂之妹,乃东明马头千户所,千户钟长贵之妻。

而曹州总兵刘泽清,与钟二手下大将任七、袁时中有莫逆之交。

秦所式任河南巡抚不久,威望不及前巡抚吴士讲,如今还没有理顺河南政务。

由他统兵,恐怕不只损兵折将这么简单。”

崇祯皇帝脸色一冷说:“张部堂,此等大事,为何当时未曾向朕禀报。”

张缙严吓的连忙跪下说:“皇上,臣也是昨日,才收到秦所式的奏疏。

秦巡抚到了河南,处处掣肘。

就连周王,都听从钟二之言,开封一府之地,全部弃粮种棉,以至于河南赋税锐减。”

张缙严说完,就拿出一本奏折,递给王承恩。

崇祯接过奏折,看了一遍,脸色铁青,气的把奏折一扔,说:”乱臣贼子,都是乱臣贼子。”

吏部尚书郑三俊捡起奏折仔细看了一遍说:“皇上,臣有本奏。”

崇祯说:“爱卿请讲。”

郑三俊启奏道:“前首辅张四知、青州博白士绅孙之燮,向臣递书。

言大名府钟二巧言令色,以危言耸听,怂恿山东、河南各州府大肆征收商税。

税率竟然高达两成,各州府巡检守备,竟然取其四成,百姓民不聊生。

钟二纵兵为匪,私立自救会,打击一些不肯同流合污的乡绅。

诬陷山东乡绅与建奴勾连,被劫掠乡绅高达百家。”

户部尚书方岳贡站出来说:“皇上,钟二以商税募兵,臣以为应当校防。

今年大明赋税减少三成,长期以往,大明将无征讨之响。”

吏部尚书郑三俊说:“臣反对,江南如今商户作坊,纷纷倒闭,如若再加商税。

天下板荡,望皇上三思。”

方岳贡说:“皇上,江南商铺工坊倒闭,实则另有原因。

据臣所知,钟二在东明建立一家钱庄,以一两银兑五百文。

江南豪绅纷纷收取铜钱,兑换现银,以至于江南铜币锐减。

皇上,小民多以铜币交易,现银面额太大,以至于交易无法完成,才即使商户交易量大量减少。

皇上,钟二以一两兑五百,看似吃亏,实则破坏商贸秩序。以至于贪得无厌的江南豪绅,中了钟二奸计。”

崇祯一脸懵逼,方岳贡的话有些听不懂,于是问:“方爱卿,大明一两千文,而钟二却一两五百文,他收这这么多铜钱有何用?难道他傻了吗?”

方岳贡说:“皇上,老臣以为,这才是钟二的高明之处,这些年,大明所产之铜,多用于铸炮。

自天启朝开始,大明已无铸币之铜,而白银却源源不断,从海外流入。

已经造成银多铜少之局面,大明百姓日渐穷苦。

不是因为大明缺银,而是因为缺铜。

钟二用大量白银兑换铜钱,恐怕是早就看到了这一点。

臣以为,要想挽救江南乱局,一是要节省铜用来铸币,二是要降低金银兑换,使铜钱回流江南。”

礼部尚书蒋景德说:“皇上万万不可,天下财富,皆有定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