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天雄军 > 第107章 东瀛天主教之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了钟君义一席话,郑森心里不是滋味。

按照钟君义的话来看,郑家无形之中,就会被天雄军兼并。

虽然名义上没有表明,但却不可以违背他的意志。

郑大木于是说:“这样对我郑家有什么好处?”

钟君义说:“郑家若是能够收复台湾,然后出兵南洋,郑家可以在南洋除爪哇岛,马六甲外,任选一岛作为封地,作为南洋王府。

南洋海防,由郑家负责,往后出入南洋的西夷船只,都需要挂南洋王的旗帜。

才能与大明、东瀛、朝鲜做生意。”

“南洋王?不能是福建王吗?”

钟君义说:“郑公子,往后,大明将实行外王内圣之政,所有与大明接壤,五十海里之内的国土,都不能有任何王侯封地。

但王侯封地,可以在大明招募百姓,但招募的百姓,你们要按照内地的标准对待。

具体怎么安排,我们往后再议。

郑公子,难道一个南洋王你们还不满足吗?”

郑大木说:“那倒不是,主要担心的是,大明会不会如当年一样,派我等出去后,再来一个海禁,我等就成了无根浮萍。”

“郑公子放心,大明实行海禁,是因为没有一个系统的海贸规则。

士大夫只见到掠食于民,而资西夷的不利之处,不知如何以四夷之地,而补大明不足之法。

因噎废食,却不知海贸利益巨大,如此短视行为,以后决不会范。

不过,大明今后与西夷人交往,是否能占主动,还需郑公子能否把南洋从西夷人抢回来。

我大明遗民多羁留于南洋,你放心去打西夷人。

你负责攻,我负责谈。这叫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

郑大木冷笑道:“钟公子好谋划,敢情让我郑家当恶人,你钟家当好人呗。”

钟君义说:“君义倒想当这个恶人。可实力不允许啊!

要知道培养一个熟练的船员水手,非一朝一夕之事。

而与西夷人的交流又不能断,郑公子要知道,对外夷施之以恶,青史留名。

而施之善者多负骂名。郑公子想做岳飞还是秦桧?”

郑大木想想说:“这还用说,大木自然要做岳飞。钟公子不会真的要做秦桧吧?”

钟君义说:“郑公子放心,以后再也不会有十二道金牌的事。

再说,你去的是海外,法外之地,谁能掣肘于你。”

钟君义又笑笑说:“不过郑公子这大木之名,身为一方统帅,着实不好听。

不如君义给你改个名字,君义祝愿你能马到成功,不如就叫成功如何?”

“郑成功?”一个中年男子走进来说道:“好名字!大木,还不快谢谢钟公子赐名。”

郑大木有点不情愿,赐名一般都是长辈。

而钟君义不过比他大两三岁,这要是认了,就是比钟君义矮一辈。

钟君义也看出郑大木的尴尬,于是就对中年男子说:“想必阁下,应该是大名鼎鼎的郑四爷,君义久仰大名!”

郑鸿奎拱手说:“钟公子,这四爷不敢当,鸿逵不过名落孙山的举人,文不显武不就,何来大名鼎鼎一说。”

钟君义说:“四爷何必妄自菲薄,大明重文轻武,文武全才者,凤毛麟角。

自卢知府、吴阿衡、杨文岳殉国之后,山西孙伯雅算一个,另外就只有你们叔侄与君义三人。

君义军户出身,却被士大夫所不容,而四爷出身与君义相当,却能在江南士族中如鱼得水。

君义自当佩服。”

郑鸿逵说:“钟公子,想必个中缘由你心中清楚,鸿逵也是身不由己。”

郑家如今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已经有些朝不保夕。

而最大的危机,来自东瀛1637年天主教起义。

按说这事和郑家没一点关系,可坏就坏在,郑芝龙也是一个天主教徒。

尼德兰人就是抓住这一点,让德川幕府与郑家产生了嫌隙。

还拿如今欧洲的宗教战争说事,说尼德兰人,是坚决的反天主教的欧洲人。

从而获得了德川幕府的好感。

说起东瀛的天主教起义,不得不说东瀛天主教的发展。

东瀛传入天主教时,正值东瀛的战国时期。

最早到东瀛传教的叫沙勿略,年份是1547年,葡萄牙人沙勿略传教不是很成功。

几年后,葡萄牙人阿尔加赛瓦与弗洛伊斯的到来。

他们在天主教的教义上,加上佛教来传教,取得巨大成功。

九州岛上的很多大名,都信了天主教,天主教自此,在日本传播非常迅速。

到了织田信长时期,为了得到西夷人的支持,织田信长也加入了天主教。

有了外部势力的支持,织田信长实力得到大大加强,从而奠定了横扫东瀛四岛的基础。

织田信长死后,丰臣秀吉夺取了政权,丰臣秀吉出身卑微,并没有接触天主教,但对佛教也没有好感。

实际上,在东瀛战国时期,天主教之所以得以迅速传播,都得以东瀛人对佛教没有好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