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流云散 > 第218章 木落烟深山雾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秀儿焉耷耷地出了那吊脚竹楼,坐在一棵树下,树枝桠上挂着一盏灯笼。

“秀儿,天色不早了,早些歇息吧!”

老者见她心思深沉,也不多言语,踟蹰离去。

山里夜寒露重,那女孩儿靠在树上,望着那满天星斗,愁眉深蹙。

她幼时家逢变故,随爷爷隐居在这深山之中,江湖之上的事早与她无关了。可这少年无意的闯入,却在她原本平静的心田荡起阵阵涟漪。

爷爷从不跟她提及那场血腥之灾,当年,一夕之间,她家满门皆灭。那时她不过七八岁,只记得血流满地,尸横遍地,至于她家为何被人灭了满门,她父母双亲兄弟姐妹又为何人所杀,她却从不知道。她曾多次向爷爷问起,可爷爷总是沉默不语,那场灾难必定让爷爷也痛不欲生,所以,她也不敢多问,只是默默地陪伴着爷爷,在这深山之中过着平静的生活。

可这少年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他如此年轻且英俊,又自江湖而来。他的双眸明亮如星辰,深邃而炽热,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故事和冒险。他的笑容如春日里的阳光,温暖而灿烂,让人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他的出现,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她内心深处的涟漪。

这女孩儿情牵一线,情丝一动,可再没有留在这深山中孤独终老的心思了。她见着那少年,那报仇雪恨之情愈加强烈。爷爷年岁一年大似一年,她若能早早为父母家人报仇雪恨,以慰爷爷之心。她已决定,待他出谷之时,她也随他出去。她不住地安慰自己,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爷爷,为了复一家之仇。

如此十数天,那老者都来为他行针,加之那秀儿每日精心给他做下丰富的药膳,在她精心细致的调理之下,他的身体也日渐好起来。

这一日清晨,他出了竹楼,伸着懒腰,漫步在竹楼外树木丛荫之下。阳光清澈如水从绿树浓荫间漏了出来。

那秀儿端着水盆从隔壁房走了过来,看到他出了门,忙快步上前。

“公子,你醒了。”

他转身,双手抱拳,深深作了一揖,朗声道:“多谢姑娘多日来的费心照料,小可……实在不记得自己名姓,还忘姑娘见谅,在下感激不尽。”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那发自内心深处极诚挚的感激之情,令那秀儿心头一荡,手上端着的木盆当的一声便掉在地上,清水四溅。

那姑娘静静地愣在那里,眼中闪烁惊愕欢喜的光芒。她一袭白色长裙,裙角随风飘动,长发垂肩,飘然灵动。

“公子,你能开口说话了?这可太好了,爷爷说想必公子之前受过伤,得了失忆之症,爷爷说这个他毫无办法,唉。”

她弯腰拾起地上的盆,心中半忧半喜。

“公子如今能开口说话,那就是天大的喜事了。”

秀儿声音温柔而清脆,宛如天籁之音,她重新打了清水给他洗漱。

“姑娘,在下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连日以来多有叨扰在下不胜感激。”

那少年极恭敬地躬身长揖于地,若非这姑娘悉心照顾他,他也绝没可能这么快地康复如初。那老人家也着实医术高超,几根银针便治好了他的失语之症。

“公子,不必如此客气,常言道:相识便是缘。”

秀儿目光灼灼地望着那少年,看他神色幽幽,聪明如雪的她,一眼便猜出他的心思。

“在下实在无颜再叨扰贵府,还请姑娘引我与朱老爷子一见,小可竭诚拜谢!”

“公子是决心要离去了吗?”

秀儿凄凄然望着他,泪水淆淆。

“是。姑娘请见谅。”

“那,我带你去见爷爷,但公子万万莫跟爷爷提起离开之事,爷爷他是断不会答应的。”

秀儿幽幽地拭净眼角的泪水,引着他往对面竹楼走去。

院子里遍种草药,药香四溢,清风拂过,带起一阵阵清新的草木气息。阳光透过稀疏的竹叶,洒在青石小径上,斑斑点点,犹如一幅水墨画。

秀儿带着他,轻步穿过这片宁静的院子,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仿佛怕惊扰了这里的宁静。走到竹楼前,她回头看了他一眼,眼中充满了深深的愁怨。

秀儿推开门,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坐在竹椅上,手指在琴弦上跳跃,神情专注而庄重。

琴声渐歇,爷爷抬起头,看到秀儿和他,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他招了招手,示意他们坐在旁边的竹椅上。一曲毕,他起身向那老者行礼问安。

“小可感激老人家的救命之恩,也多谢秀儿姑娘的细心照料,我才能重获新生。这份恩情,在下铭记在心,永生难忘。”

说罢,他双膝落地咚咚咚地磕了几个响头。

那老者惊愕地看着他,颤颤地将他扶起来,微笑着点了点头。

“公子已经能出声说话了,好啊,好啊!快起来,快起来。你能这么快恢复,实属不易。也亏得秀儿一番心思,她日夜守护在你身旁,精心照料,不离不弃。这孩子重情重义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