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玄门忧道 > 第109章 事终有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吧,你想干嘛?”

见我有意支开少女,顾青让疑惑的问道。

“这屋子布有阵法结界!”我拧着眉头说道。

“阵法结界?我怎么没察觉到?”顾青让四下瞅着,一脸怀疑的说道。

“七煞锁魂阵知道吗?”我说。

顾青让皱起来眉头,警惕的打量起四周,“你是说这些坛子?”

走到最近的一个人高的坛子前,顾青让抬手敲了敲,坛子是实的,里面有东西,顾青让咬破指尖,将指尖血抹在了坛子上,顿时是一阵白烟四起,坛子吱吱作响,“这里面有阴物!”

“这里布置了七煞锁魂阵和锁鬼阵,两个阵法!”

七煞锁魂阵是一种非常恶毒的法阵,由魑魅魍魉魈魃魋这七煞困守,夜夜对拘留在法阵内的亡魂进行噬心摧残,直至魂魄飞散。

而锁鬼阵,俗名“雷池”,是专门用来禁锢鬼魂的,古人观星时将整个夜空分为二十八个星区,称之为‘二十八宿’,其中每宿包含若干个恒星。而“雷池”的布法,便是在鬼魂周围布上28个铜钱,人为划定一个假的“二十八宿”,铜钱数阳,所以便给鬼魂造成了越“雷池”一步则入“阳境”的假象,这个阵法对恶鬼没有什么伤害,只能起到禁锢的作用。

“我难以理解的是,同时用这两个阵法困住鬼魂,然后折磨他,是为了什么?”我说。

顾青让也是认得这两个阵法,也知道其作用,“这两个都是茅山派的阵法,为何会出现在这呢?”

“蛊师会茅山的些许法术并不奇怪,巫蛊之术又称巫术,好几百年前吧,那时茅山有一支脉传承有黑巫术和白巫术。但茅山因为门中变故,铲除了巫术一脉,如今的巫蛊之术,也就属苗疆盛行……”我说。

“哎,嘚嘚嘚,你直接说你想怎么做吧!”顾青让一听我长篇大论的讲故事,他就头疼,忙打断我。

“我也不想管这些闲事,可这阵法中被困住的那个魂魄在向我求助啊!”我无奈说道。

“听风?”

顾青让试探的问了句。我点头。

听风是龙虎山感知秘术,让人的身体感官放到极大,可察觉平时不宜察觉之事。

“他对你说什么了?”顾青让又问。

“上清,言华真!”我说。

“额,这上清是指的茅山,那言华真是谁?”顾青让挠了挠头问道。

“我曾在一茅山掌教的百尺崖中待过一年……”,说到这我神情有些凝重,“百尺崖的主人便叫言华真!”

顾青让眉头紧锁,我又道,“你现在带着他们下山,我试试能不能破了这阵法。”

“若那百尺崖真是你说的言华真的,那将他困在这的人又岂是泛泛之辈!”

“所以我才让你带他们下山,我一个人,即便破不了这阵法,也能跑啊!”

顾青让还想再劝,我声音沉重的说道,“在百尺崖中,我读了一年的书,许多都是那言华真写的,不论其他,他也算间接的对我有受业之恩,抛开我爷爷信中的内容,我也帮帮他!”

“哎,你这人就是太重情,亲情、爱情、友情,得了,我也不说什么了,你自己小心!”

说着顾青让拉着团子和李若夕朝外走去,临到门口,“唉,要不要把他带走?”,看着地上躺着的中蛊老兄,顾青让说道。

我摇头,“他身上的蛊还没解,你带下去也活不了!”

顾青让嗯了声,朝外走去。

“唉,你们要走吗?”

他们下山正好与回来的少女碰面。

“啊,有些事,我兄弟在里面呢!”

顾青让打着哈哈,伸手就去拉少女,想起顾青让先前那猥琐样,少女就觉得恶心,忙侧身避开,不再搭理他们,径直朝屋里走来。

“你朋友有急事啊,怎么不等你就走了?”

少女走到桌前,倒了碗茶水递给我说道。

“啊,谢谢!”

我接过茶碗,细细打量着这碗水。

“他们有些事要处理!所以先走了!”我说。

确认这就是碗普通的茶水后,我一饮而尽,说实话是有些渴了。

见我喝完,少女又给我倒了碗,盯着我笑嘻嘻的问道,“你们城里是不是很繁华呀?”

“也还好吧,我也是常年在山上,知道的也不太多!”

“听说城里街灯高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霓虹灯彩一条街,夜晚也如白昼一般繁华……”,少女坐在桌前,双手托着下巴,脸上满是期望的笑。

看着她的表情,我心中有些动容,似乎有些异样的感觉。

“听那尤先生喊你古青,这是你的名字吗?”我问。

少女点头,“是的,他们都认为圣女,是苗族未来的希望,我从小待着在山上,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山下的镇上……”

说到这,古青的神情有些黯淡,但她看向我,很快就恢复了先前的喜悦。

我有些皱眉,但心中却是有股喜悦之感,这种感觉莫名而生。

“你是不是好奇,我是怎么知道山下那么多事的?”古青眨巴了两下眼,笑看着我。

“啊……,嗯!”

我有愣神,听她说话才回过神来,下意识的嗯了声。

“每年都有不少人上山来求医,这些都是他们讲与我听的!”

看着她那期望的笑容,心想着丫头是向往新的生活了,想起自己小的时候,还不是缠着师兄带自己下山,即便回山后被师父责罚,那也感觉是美好的,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只不过后来长大,心中的道也更加坚定,对于城市中的繁华,我也只是以一个看客的身份,终不入其身。

当然多年后想起来,那时的想法还是自己为遵循本心,因为诸多担子已经压在了身上。

“市井繁华,霓虹闪烁,那是世俗人的生活,我们终只能瞧见!”

看这丫头和儿时自己也像,我那时有师兄带着,可她呢,圣女是一个宗族全部的寄往,越往后,她身上的担子怕只会更重,我也是不想看到这丫头心困于此,才出言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