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八年后。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当初百花齐放的御花园,近些年陆续种上了各色的山茶。

皇宫里的山茶品种齐全,都是陛下从全国各地收集的。

山茶花凋谢的时节,整朵整朵的花和着细雨,无声地坠落,一地荼靡。

御花园里当然不止山茶花,不然到了山茶凋谢的季节,岂不太落寞了吗!

然,皇后的确钟爱山茶。

连山茶最后的灿烂,都看得出神。

下了朝,直奔太坤宫的陛下,不出意外扑了空,他问守宫的人,“皇后去了哪里?”

宫人屈膝行礼,“回陛下,皇后娘娘此时在御花园。”

陛下步伐平稳地走了。

守宫的两人相视一笑,面上恢复平静,继续把守宫殿。

御花园的亭子里,一双儿女正在皇后身边撒娇卖萌,争夺皇后的注意。

皇后含笑望着他们,不期然扭头,发现了在一旁围观的陛下,“夫君何时来的?”

陛下也就是梁湛走近,眯眼盯着一双活宝,“昨日,太傅跟我说……”

两个小孩一听太傅,脸色大变,连忙讨饶,“父亲,这就去了!”

说完,哪管父亲有没有在背后盯着,一溜烟跑远了。

梁湛摇头,“越发没规矩了——”

陈葭睨他,“还不是你纵容的!”

成亲五载,他们才有了太子,后面陆续又有了两个孩子。

想当初梁湛刚登基,她无所出。

那些大臣们简直操碎了心,每天都要进谏陛下,直言子嗣的重要性,希望陛下广纳妃子,开枝散叶。

如此种种,不知凡几。

梁湛表示知道了,就是不采纳,任他们磨破了嘴皮子也没用。

登基第二年,他们有了太子。

这并不轻松,因为生完孩子的陈葭性情多变,容易情绪上头,太医多番诊治也没有用。

自梁湛登基,后宫便形如虚设。梁湛每天下了朝就去御书房批阅奏折,结束一天的工作,定要回到太坤宫同皇后一起住。

他自己的寝宫更是从来没去过。

陈葭生完孩子情绪低落,他索性连奏折都搬到太坤宫批阅,日日伴着她,还要挤出时间带她出去散散心。

没有时间也要宣国师夫人进宫陪伴,真是煞费苦心!

除了没有受十月怀胎的罪,带孩子的苦头一个没少吃。

每天下朝但凡晚了片刻回去,陈葭便要泪眼汪汪看过来,哭诉,“夫君是不耐烦我了么?今日怎么晚了呢?定然是在外面,不想见我了吧……”

梁湛没想到他的考验在这里!

费尽心力安抚她不安的情绪,保证自己绝无二心。

往后,他是掐点下朝和回宫的皇帝。

回去后,还不能因为批阅奏折冷落了她。

批完奏折,还不能完全不管孩子。

不然,她便要泪眼婆娑的指责他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

梁湛觉得,在朝廷里跟群臣玩心眼,都没有如此胆战心惊过。

抱着软绵绵的小太子,像抱着一颗定时炸弹,整个人都是僵直的,连手臂都是僵直的。

他发现,当他带娃的时候,陈葭的情绪反而是最稳定的时候。

为了让她更好的恢复,梁湛只要有空,都会抱一会儿孩子,给孩子讲讲自己儿时开蒙的典籍。

陈葭说这是早教。

提前学习么。

梁湛若有所悟,开蒙的书籍读完了,他又开始讲治国要略,权谋之术,帝王心术等。

每次讲完,小太子总能睡得不知今夕何夕。

甚至还冒出鼻涕泡来。

梁湛面色沉沉的盯着在摇篮里睡得香甜的太子,低声说道:“他似乎不感兴趣啊……”

以后的学业可怎么办?

颇有一股学霸父亲担忧学渣儿子的紧迫感。

陈葭扯了扯他的脸颊,不以为意,“儿子这么小,怎么听得懂?你这是揠苗助长呢,夫君!”

梁湛对陈葭的嘲笑一笑置之,慢条斯理地同她讲,“太子迟早会懂……”

看来整天只知道吃喝睡的太子小宝宝,伤到了一颗老父亲的心。

梁湛不死心,抱着太子教学的心更热切了些。

父子俩对望,一个严肃的长篇大论,另一个露出无齿的笑容,要多无辜就有多无辜。

陈葭简直没眼看。

反正他也拿太子没办法,无非是对他念经罢了,就当催眠曲吧。

还别说,这催眠曲挺好用。

奶娘唱别的摇篮曲都不管用了,非得陛下亲自来。

每当陛下对他念叨那些高深莫测的东西,他才会酣然入睡,一夜好眠。

婴儿时期的太子相当的好照顾,吃饱喝足,梁湛再对他进行知识灌输就能睡着。

等到太子会爬后,梁湛吩咐人在宫殿里垫上了厚实的地毯,番邦进贡来的地毯就这么当做了太子的爬爬垫。

太子爬来爬去,开始显露活泼好动的一面。经常爬到正在批改奏折的父亲脚边,抱着他的衣摆啃。

一点儿也不去找在贵妃榻上躺着的老母亲。

太子越长越大,有了梁湛的日夜陪伴,陈葭的情绪稳定了许多,基本不会出现情绪异常的情况。

“吾儿淘气!”

梁湛发现太子的动作,搁下笔,把他抱到膝盖上坐好,继续批改奏折。

还别说,太子真的喜欢这个位置。

梁湛批改奏折,他在旁边摸奏折,摸砚台……再大一点,还会指着奏折认字。

太子到了开蒙的年纪,梁湛便把他扔给了国师白鹤忘,这家伙是个做老师的料,把太子教养的很好。

太子回宫,梁湛又会手把手教他帝王心术,治国要略等。

二人合力,太子作为一个合格的储君成长着。

相比太子,二公主和小皇子就顽劣地多,功课敷衍马虎,还经常把授业老师气得跳脚。

梁湛没有发脾气,把这两个孩子赶出了宫,让暗卫时阑带着去体验民间疾苦。

要多苦有多苦!

小小年纪就知道了生活不易。

所以,这两个孩子回宫后,对功课的态度认真许多,也没有养成骄奢淫逸的不良习惯。

主要是,陛下也没给他们骄奢淫逸的条件啊!

整个皇宫,只有皇后一人是被陛下富养着的。

其他人,真的将先帝传承下来的勤俭作风,贯彻的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