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每次快穿,总有大佬送送送 > 第128章 女君驾到1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都分为内城、外城两部分,内外城的四个方向,皆有四道高高的城门以及连亘不绝的城墙,将内外两座城区保护得紧紧的。

内城是王公大臣、贵族权臣的居所,而外城广阔,绝大部分老百姓就生活在这片区域。

内城是有宵禁的,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能在外城区得到满足。

为了不冲撞贵人,他们无事不会进入内城。

相比内城的庄严肃穆,外城在人气这方面远胜一筹。

先前,长京街那点热闹的繁响与外城区的街市一比较,就完全不够看了。

出了由内城通往外城的雍和门,清晰的感受到所经之处的人声鼎沸。

用于照明的灯笼犹如吹落千万棵树的繁花,星星点点汇聚成灯的璀璨。

道路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子,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不少人的驻足。

摊贩热情的招呼声,更是促进生意谈拢的不二法宝。

没有卖身葬父的小白花,也没有不长眼的纨绔子弟挡路闹事……马车平稳地前进,一路畅通无阻。

沿街的行人络绎不绝,偶尔有几个调皮的孩童穿插其间,奔跑笑闹,他们的笑声欢快,感染了每一个过路的人。

“卖糖葫芦咯,卖糖葫芦咯,甜嘴儿的糖葫芦咯……”

一个衣着朴素的老汉扛着一个用秸秆扎成的草把子,上面插满了色彩鲜艳欲滴的糖葫芦。

老汉自如地穿梭在人群中,腔调十足地叫卖,他的身后吸引了一串孩童。

孩童的头高高扬起,目光紧紧盯着糖葫芦串们,垂涎三尺。

其中,一个年龄尚幼的孩童吸溜了一下口水,下意识抬起衣摆擦拭一下,旁边的小伙伴哄笑一团,“哦~二娃馋得流口水咯……”

名叫二娃的孩童,白胖的脸蛋立马红成一团,只是那双乌溜溜的黑眼睛,仍旧围着糖葫芦滴溜溜地转动,都舍不得挪动一下下。

他为自己狡辩道:“糖葫芦这么好吃的东西,我为它流点口水怎么了!”

“二娃说得有道理,如果我能吃到这么好吃的糖葫芦,我愿意流一天的口水!”

跟随糖葫芦行动的小伙伴明显站在二娃这一边,他说出了在场孩子们的心声。

是啊,糖葫芦这么好的东西,流点口水怎么了!

有二娃等孩童的穷追不舍,卖糖葫芦的老汉生意还不错,已经卖出去四五根了。

虽是安稳盛世,他们青鸟国的百姓免遭战争离乱之苦,不用背井离乡,但老百姓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

老汉住在京郊,每天都会现做一批糖葫芦,插满肩上扛着的这个草把子。

天不亮,他就要扛着草把子出门,徒步从村里走到外城,通过城门官爷的盘查,就可以直接进城。

居住在外城区的老百姓,生活显然要比他们这些郊区的庄稼汉富裕一些,舍得给自家孩子买串糖葫芦甜甜嘴。

每逢赶集或者盛大的日子,老汉的糖葫芦生意特别红火。

像今天这般寻常的日子,一天卖出四五串左右,老汉已经满足了。

卖不出的糖葫芦,留几根给自家孙儿开心,剩下的都便宜让给货郎,也是一份积少成多的收入。

老汉不会卖隔夜或者隔好几夜的糖葫芦,天子脚下做买卖,又是在这个遍地王孙贵族的京都,十之八九的人拐着弯儿都是官爷的亲戚。

他真没那个胆儿!

老汉走街串巷地叫卖,正打算就此出了外城城门,赶回家去,未料被一个官爷叫住,他战战兢兢,不敢动弹。

“莫慌,你这糖葫芦如何卖?”官爷打扮的人看出他的慌张,笑着说了一句。

“不要钱,官爷想吃就拿去吧——”老汉哪敢做官家的生意,把草把子放下来,“喏,都在这里了,是今天现做的哩!”

官爷二话不说接过草把子,扛在肩上。

“官爷,俺们这就走了。”老汉松口气,急忙转身。

“稍等——”官爷叫住老汉。

老汉一口气悬在喉咙,颤巍巍地转过去,他的头紧紧垂着,不敢抬起来,“官,官爷,喊,喊俺们做什么?”

官爷空出一只手,从胸口处掏了一枚小银锭扔过去,“这些,可够?”

原谅他拳打四海脚踢八荒,就是没买过糖葫芦!

老汉看到闪亮亮的银锭,眼睛都直了,舌头打结,“官爷,使不得啊,这这这太多了……”

“够就行。”官爷听到这句话,毫无心理负担地扛着糖葫芦们走了。

“官爷,官爷,还没给你找钱呢!”老汉将银锭握在掌心,冲官爷的背影喊道。

官爷没有转身,只是无所谓地摆摆手,扛着插满糖葫芦的草把子,那身影在老汉眼里无比高大。

好人啊!

老汉将银锭贴身藏好,赶紧回家去了,他要告诉家人这一好消息。

唯一傻眼的,大概只有一群自始至终跟着糖葫芦跑的孩童,他们停下脚步,面面相觑。

“糖葫芦没有了?”

“糖葫芦就这么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