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陈年诡事 > 第158章 迎亲队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所有人都下车后,我们迅速向左队长那边靠拢。

我注意到三辆客车停的也很有讲究,隐隐组成一个三角形,把大部分都保护起来。

现在我们就在出村的路口。

前方是用几十辆私家车堵住的路口,两边则是二三层楼高的民房,后面就是刚才来时的路。

“这里的位置太差劲了。”孟春豪看着两边的民房说道:“两边都是制高点,前面又是死路,咱们在这边就是活靶子。”

左队长看了眼私家车后的人影,说道:“从刚才开始,县里来的支援一直没有主动和咱们联系。我怀疑那个老家伙的话是真的,如果是这样,沙门沟村就是敌人的老巢,咱们必须尽快离开。”

“用催泪弹吧。”左队长对一名特战队员说道:“把堵路的人都驱离,沙门沟村就在国道附近,咱们先离开这里,到了国道想办法和总部取得联系。”

“杀了那个老头!再杀了那两个洞女!”一路上一直沉默的叶洛突然举着手机说道。

左队长摇摇头:“刚才已经火力侦查过了,咱们手头的武器没什么用,不必再浪费精力和人命去填那个无底洞。先把受伤的人运出去,这个地方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阿平,你带着好你的小队!”左队长对李平安说道。

李平安点点头,对我、林明、叶洛和孟春豪四人说道:“等会儿跟着我,尽量不要和村民缠斗!”

一名特战队员从客车底部的货仓中拿出一箱防毒面具,分发给众人。

而另一边,催泪瓦斯弹被发射到堵路的人群中。

一阵咳嗽声响起,那些堵路的村民纷纷散开。

“走!”李平安对我们喊道。

私家车虽然停的密集,但真想走过去,踩着引擎盖和车顶也就过去了。

催泪弹的烟雾虽然很大,但在强光手电和防毒面具的配合下,我们依然有惊无险的快速通过了沙门沟村的入口。

我回望一眼,发现不知何时,沙门沟村附近居然开始起雾。

这时尚不算浓的雾气已经遮住了远处民房的屋顶,氤氲的雾气并没有为这夜色平添几分浪漫,反而让人看着有些不寒而栗。

我紧了紧衣领,跟着李平安向国道方向跑去。

出了村之后,还需要走一小段水泥路才能到达国道附近。

好在此时周围已经都是菜地,偶尔有几栋零星的民房,也离我们挺远,在这孤独的村路上小跑前进,我居然有了一丝安全感。

“有人!”有一个眼尖的特战队员突然高喊道。

他刚说完,我就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唢呐声在前方响起,期间还伴随着敲锣打鼓的声音。

“警戒!”李平安喊了一声,便带着我们跑到道路旁的地里。

我们尽量寻找着掩体遮蔽自己,所有人都把强光手电筒关掉,尽量不暴露自己的位置。

可惜,这次没配发夜视仪。

过了一会儿,那声音逐渐大了起来。

“这他妈吹的是个啥?”一旁的孟春豪皱着眉头嘀咕道。

“豪哥,你能听出来?”我在一旁低声问道。

孟春豪也小声说道:“我二伯就会吹唢呐,小时候红白事都叫他,寻常人家办红事还是白事,一听唢呐就能听出来。”

林明也在一旁小声问道:“那这是红事还是白事?”

孟春豪稍微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声音传来的方向,可惜雾又变大了一点,现在又是晚上,结果自然是什么也看不见。

“怪就怪在这里!”孟春豪低声说着。

听到我们的对话,李平安和叶洛,还有附近的几名特战队员也都凑过来听他说。

“你说这是办红事吧,这唢呐的曲子明显是送葬时吹的白事曲子。但你说这是白事吧,这调子和节奏又都是按红事吹的!”他皱着眉说道:“我从来没听过这么怪的吹法。”

一旁的李平安点点头,开口问道:“还有什么奇怪的吗?”

孟春豪却摇头道:“只听也就能听出来这么点,再看看吧。”

“你去把这话告诉左队长他们。”李平安对一位特战队员说道。

左队长在村路的另外一侧。

那名队员点头,几个箭步便从村路上冲了过去。

没一会儿,他又用同样的矫健步伐冲回来。

“左队长说先等等看,不要轻举妄动,也不要在雾里乱跑。”那名队员说这话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周围的雾又浓了几分。

我现在已经看不到沙门沟村的影子,仿佛整个村庄已经被大雾吞噬一般。

又是一段等待,那个敲锣打鼓的队伍终于从浓雾中出现。

走在最前面的是四个举着灯笼的人,因为浓雾干扰,我也看不清他们的面相。

这四人站成一排,各提着一红灯笼,每一个灯笼上都贴着一个囍字。

跟在后面的,则是四个人,看身影是两男两女。

男孩和女孩,两组人各自举着一面高大的幌子一样的红色布条。

这布条很长,看来至少有两三米,宽也有个半米左右,顶部还点着两个蜡烛,也不知道是怎么控制着不会熄灭的。

所谓幌子,就是古装剧里店铺挂在门口,用来招揽顾客的长条布。

不知怎么回事,我莫名想到了办白事时的招魂幡。

但招魂幡一般都是白色或者黄色的,哪有红色的招魂幡?

而且招魂幡也没有两三米长啊,那玩意儿都是一个人扛着走在最前面的。

等他们走的更近一点,我居然隐约能看到这大幌子上的字。

男孩子上面的字是:金童前引路。

而女孩子举着的幌子上写的是:玉女送归山。

除此之外,两个幌子中间还有几个也说不上是字还是符箓的东西。

我认不出来。

跟在幌子后面的,则是吹走乐器的人群。

一共十六个人。

四人吹唢呐、四人吹笙、四人敲锣、四人打擦。

再往后,是一顶巨大的红花轿,也是十六人。

花轿的抬杆看起来足有碗口那么粗,每一根抬杆上还要绑上两根细抬杆。

算下来,每根抬杠需要四个人抬,前后四根抬杆便是十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