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 > 第17章 盘点千古皇后与名医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章 盘点千古皇后与名医2

【盘点历史上的名医】

董奉220年~280年,东汉建安时期名医,又名董平,字君异(或君平)【大越史记全书】说字昌,侯官县墘村人。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轻时曾任侯官县小吏后归隐,一边习武一边行医,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病者医好,重病痊愈后种五棵杏树,轻病康复种一颗杏树,几年后树成林果实熟时,董奉在树下造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者以谷子交换,再将谷子赈济灾民,供给行旅,后世称医家“杏林春暖”,杏林高手便源自于此。

东汉张仲景,名机。公元150年~215或219年,南阳涅阳县人。东汉末年医学家,人称“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药方,写出传世巨作【伤寒杂病论】,确立“辩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基本原则,是中医灵魂所在。是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定辩证论治原则的医学专者,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后学者必学之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大夫重视,中外学者大受道处,并流传于海外,不明伤寒论者不可为医。

大唐:“药王”孙思邈,541年~682年,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在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聪明过人成人后爱好道教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便居于终南山逐步获得很高威望,他十分重视民间医疗经验,走访各处记录完成了着作【千金方】他是唐代医药学家,道士尊称为药王。唐朝建立受邀与朝廷合作展开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牟完成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年高有病恳请返回故里,永涥元年682年与世长辞。”

弹幕又是一波显现在天幕中:“我勒个去,药王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在古代不可想象。”网友芦山风景惊呼。

“主播不讲我还不知道孙思邈经历西魏,隋朝,唐朝三个王朝,唐朝三代帝王。”网友疾如风雷。

“没错,要是来个明君榜,孙思邈可是经历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时期。杨坚一个明君,开皇之治,中间杨广是个昏君败家子,唐朝李渊,李世民,李治,经历李二贞观之治,李治永徽之治,卧槽!卧槽!孙思邈经历三个盛世,中间一个乱世,这经历没人能比!”林枫偶而冒了个泡。

可是万界之中上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下到历朝历代君王没有一个人能挺得住的,长寿啊?谁不想长寿啊,最为吃惊的是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皇后,杨坚:“皇后,朕失去了一位药王!”酸了,杨坚酸了。

独孤皇后心思可不在药王孙思邈身上,而是杨广。“陛下,你可听清楚了二世是杨广,广儿?”

“什么?晋王?大隋败亡于他的手上?”刚才没太再意突然想到刚才昏君是杨广,这时晋王杨广在此前朝代歌中讲到过杨广名字如今正囚禁在晋王府内,现在又一次听到昏君败家子杨广的名字,隋文帝时空杨广要体会一把父母的混合双打了。

天幕继续盘点下一个名医,【历史上的名医】明朝

李时珍,明朝,1518年7月3日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出生,14岁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生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学,其后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弟,故弃儒学医,钻研医学,23岁随父学医,医名日盛。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时珍38岁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明嘉靖三十五年推荐到太医院授“太医院判”职务。三年后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一年后辞职回乡。李时珍返乡后创立东璧堂,李时珍数十年行医及阅读古典医籍过程中发现很多错误,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本草书籍,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800多本书藉,期间从嘉靖四十四年起多次离家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许多名山大川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在编写【本草纲目】过程中最让李时珍头疼的是药名混杂,很难分辩药草,只有实践来确定药草性质,形状搜罗百氏深入调查,经过27年的努力于明神宗万历六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经过十年修改,共修改三次前后四十年时间,万历二十二年1593年去世,万历二十五年李时珍逝世后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正式刊行。

本草纲目共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叹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登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则书前附药叼形态图1100余幅,有重大发现与突破是16世纪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着作。它的影响之广甚至被亚州及欧州各国所提及。除此之外还着有(奇经八脉考)即《濒胡脉学。本次名医榜到此结来,下期【十大贤后正式开盘】。”武珊珊也累了,直接下播休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