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 > 第138章 十大名将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要守住潼关,待几路勤王大军一到,便能合围安史叛军。

然而老年昏庸的唐玄宗李隆基再次听信杨国忠谗言,怀疑哥舒翰拥兵二十万有谋反之嫌,强令其出关迎敌。

此时哥舒翰在潼关战败,潼关失守,李隆基不顾长安百姓安危,逃离长安。

天子入蜀,行至川地马嵬坡,发生马嵬驿站士兵哗变。

愤怒的禁卫军将士诛杀国舅,宰相杨国忠及其杨氏姐妹。

又让唐玄宗李隆基赐死杨贵妃,哗变士兵担心杨玉环这位贵妃日后报复,坚持处死杨贵妃。

无奈之下,李隆基被迫赐三尺白绫绞死贵妃杨玉环,一代美人号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就此香消玉殒。

其墓地称为贵妃墓,成为一千多年后世的一个旅游打卡景点,马嵬驿站也因此出名。

天子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下诏军队班师。

于是郭子仪与李光弼率军队五万赶赴朔方行在,唐肃宗至德元载,八月:

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赶到灵武,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朔方节度使,唐肃宗检阅大军发兵南征到了彭原。

宰相房琯主动请缨讨伐叛军,在陈涛战败。唐军损失大半,唐肃宗只能倚靠朔方军为根基。

敌将阿史那从礼又率同罗仆骨五千骑兵,引诱河曲九府,六胡州部落等数万兵力逼近行在。

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葛逻支联兵进击,斩获数万,牛羊不可胜数,终于平定河曲。

至德二年,在潼关进攻敌将崔乾佑,崔乾佑战败,退保蒲津,敌将安守忠守卫永丰仓。

子仪遣儿子郭旰与其交战,杀死敌军一万级而郭旰阵亡,唐军夺取了永丰仓,于是打通了潼关到陕州的道路。

郭子仪对唐朝忠心耿耿,却多次遭到污蔑,当了一段闭门谢客的闲人。

在历史上,大唐天子九逃,从肃宗至代宗时期,吐蕃攻破长安,可以讲大唐颜面乃失。

在郭子仪,颜真卿等人的联合下终于在代宗时期平定安史之乱。

而颜真卿在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一度光复河北。

关于颜真卿将在历史名人榜单上另行介绍。

郭子仪就被皇帝赞为再造大唐的功臣,更是像诸葛亮一样被尊为尚父,还以异姓身份被封为汾阳郡王,其礼遇之隆令人惊叹。

除去贡献卓着外,郭子仪的德行气度也令人敬佩,由于郭子仪颇受皇帝信任,大太监鱼朝恩对此很是嫉妒。

就趁着郭子仪在外带兵打仗让人掘了他的祖坟,郭子仪明知道是鱼朝恩所为,却淡定的说这都是自己的错。

是自己对手下人管教不严,以至于横遭天谴,祖坟被掘云云。

不论是表演还是真心,这气度都非常人可比,鱼朝恩对此也是颇为羞赧,此后再也不跟他作对了。

建中二年,八十多岁的郭子仪去世后,皇帝在朝堂之上恸哭下诏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后世史书赞其曰:

“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

一位武将能做到这种地步,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奇人。

郭子仪在民间还有一则故事,被写入戏曲中。

这就是戏曲中巜醉打金枝》的故事。

据说,郭子大寿,其子郭暧曾和升平公主发生了口角骂道:“你仗着父亲是皇帝吗?只是我父稀罕当皇帝。”

公主大怒回宫告诉父亲,代宗言:“他说的没有错,郭令公要是想当皇帝的话,天下就不是我们家的了。”

并命公主回家,郭子仪得知后将郭暧关起来,自己去向皇帝请罪。

代宗道:“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子女夫妻间的事不用理他。”

郭子仪回来后将郭暧杖打数十。

郭子仪死后其后代也多为大唐尽忠,在后世福建潮汕一些地区,据说是郭子仪的后代。

当地有一种习俗叫“挑花蓝”,是郭子仪后代女性必备的一种习俗,每年都会祭祀先祖郭子仪。

历朝历代帝王对郭子仪都配享太庙,入将军庙,不论是七十二名将还是别的必有郭子仪。

郭子仪死后唐朝经历145年才灭亡,因而史学界认为是郭子仪为大唐续命145年,当之无愧的一代战神。”

天幕评价完毕又缓缓关闭,这也让万界之人总感觉评判郭子仪时并没有讲全,或许功绩太多太大,天幕也无法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