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穿越:重塑大唐 > 第174章 为后世留点遗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侃微微一笑,也不卖关子,“孤建议你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城,方便城中百姓饮水,另置撩湖兵百人,除草浚泉,负责西湖的日常维护。”

钱镠越听越激动,大喜道:“殿下此法甚妙....只是这人和钱.......”

“人很好解决,孤会下令将浙西各州县流民全部送至杭州,你在杭州境内征调一批分民夫,再从军中论调士兵参与,至于钱,孤会从府库中调拨三百万贯,不够的话你要自己想办法。”

钱镠沉吟片刻,点头道:“民夫以工代赈,可以节省不少钱,三百万贯倒是够了。”

李侃犹豫了一下,又说道:“疏浚西湖挖出的淤泥葑草不要浪费了,可以堆筑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然后在堤边植桃、柳等树木,使西湖更加美丽。”

钱镠一脸诧异,“南屏山至栖霞岭恐有六七里的距离,殿下将西湖一分为二可有深意?”

“西湖太大,连通南北可方便百姓游览,亦可改善排水,节省疏浚西湖的时间和成本,不然那些挖出的淤泥你要堆在何处?”

钱镠恍然大悟,“殿下大智!此乃一举三得。”

李侃微微一笑,指着远处的雷锋,说道:“孤还打算在雷锋上面修建一座佛塔,然后在塔的南面修建一座寺庙。”

“不知塔为何塔,寺为何寺?”钱镠知道李侃信佛,想修建佛塔和寺庙倒也无可厚非。

“既是修建于雷锋之上,就叫雷峰塔吧,至于寺庙就叫祈福寺,孤希望浙西百姓安居乐业,免受刀兵之灾。”

钱镠微微一愣,点头道:“殿下仁慈,寺庙和佛塔卑职会马上命人动工,西湖疏浚待明年天气转暖之后便可开始。”

李侃微微颔首,心中感慨万分,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钱镠的孙子钱俶和后世的苏轼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生,雷峰塔和苏堤自己能自己先代劳了,不然后世的杭州可能会少很多着名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