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丫丫传记 > 第120章 至826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声音在继续:“现在,先请为之骄傲的你们对照一下这张表格上面的名字,”说着就他把手中的一沓白纸交到了身边的一位女职员的手上,由她发放给大家。他继续说道:“没有见到名字的英雄父母们,请带上政府出具的证明,午餐后一同去大礼堂认一认回到学校暂无档案的学生,看看里面有没有你们要找的亲人,顺便办理地方政府需要办理的手续……”

眼巴巴搜寻了好几遍的娜塔雅微微打颤地对娅琴说:“战争结束这么久了,没有名单的也能见着,那不成傻子了?”“……据说有不少人已经失意……”娜塔雅听了浑身又是一哆嗦。

接下来的讲话都是一些高调赞扬和抚慰创伤之类。

看过名单后的人们,绝大部分人的面部上都出现了木讷神情,娅琴和他(她)们一样面面相觑,传递着内心的不安。

这顿不错的午餐敢说是没人能够吃出味来,一个个都在巴望着时间消逝地再快一点;怀着相同期待心情的最后还没能与家人联系上的五十几名学生终于在午后东张西望的出现在了期盼已久的视野中,他们依次走过,少有地欣喜与众多麻木的掌声融合在一起,最终,娅琴和娜塔雅无力的相拥在了一起,红肿的眼泡过去了几天也不见消褪。如果不是因为路途遥远和纪律上的约束,不少人都会按照私下里的各自谋划各行其是了,甚至连回到家中告诉家人的统一话术都给确定了:‘我们是受人尊重的’‘孩子是国家的骄傲’。

夕阳的余威已经退去,樟树摇曳着茂密的翠绿向三三两两准许走出校园大门陆续来到广场上难开笑面的远方来客打着招呼。

始终与众不同将一个红色小本子握在手中的娅琴挽着娜塔雅的手臂站在用大块石板铺就而成的地基上仰面朝天凝视着这座为工人阶级子弟免收学费的新古典式建筑的教学中心,万千思绪如潮汐般冲刷着她的心扉;花坛里正盛开着形状各异、争相斗艳的多彩秋菊,四溢的芳菲与她满满地愁绪任随穿过琉璃圆顶的流动浮云一同捎向远方;‘你们都是好样的!’她在灵魂深处像是在为逝去的后生们祈祷,又像是在为他们超度。

“曾经像发疯一样的希望就这样破灭了”沉浸许久的娜塔雅一动不动地发出了感慨。娅琴侧过身来漠然抬起手看了一眼红本子对她说:“活着的人本身也是在战斗。”娜塔雅对此未加理喻,却非常现实地说:“余下的日子再怎么斗也不会再回到从前。”娅琴抿了抿嘴唇也没顺着她的话往下说,而是心无旁骛地拍拍她就回眸对着伟岸华丽的教学楼说:“我们的儿子都是当之无愧的。”

当地政府联同学校按部就班把远道而来的客人行程都安排的满满当当,来到首都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少不了要带领大家去参观浏览一下的就是红场和伊凡雷帝时期建造的克里姆林宫和圣瓦西里大教堂以及里面的孤儿收容院。当然,无名英雄的墓地那也是非去不可的。

步入莫霍瓦大街,耳目一新的美丽城市在宏伟建筑的烘托之下,百废待兴的战争创伤虽然见不到临近莫斯科时目睹到的那些残垣断壁和尚待恢复原貌的损毁楼房、也很少见到遭受战火洗礼的痕迹,但是,出现在绿树成荫的宽阔街道上的另一种别样风貌却比比皆是:胸前挂满勋章的军人、步履蹒跚走在一起勾肩搭背的三三两两、屡见不鲜的浓妆艳抹和数着皱巴巴钞票与众不同的女人又给这座庄严的城市抹上了一层黯然神伤;不仅如此,在气势磅礴、红光连片的建筑群下亦然还有为数不少的乞丐与流浪狗混在一起,东一堆西一群的恳求着过往行人,奇怪的是,这里的乞丐几乎都是上了岁数的妇女而鲜有男人,她们的衣衫虽然旧了些却也少有污渍。

能使娅琴触动最深的不是红场的气势,也不是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的华丽外表和它内部的奢华陈饰,而是修道院里容留了近两百多名因为战争而失去亲人的孤儿在这里还能受到了良好照顾,还能得到应有的教育!感触颇深的她带头就向修道院募捐了五十卢布,她的善举带动了一同前来参观人们的纷纷效仿,闻声而至的嬷嬷破例为大家咏颂了《新约》里的‘论祷告’和‘论真财宝’的部分段落,并且说:“你们是来到这里心如明镜的使者,上帝会从你们的身上带走未知的灾难。愿我主赐福与你们!”离开这里时,每个人都得到了一枚精美十字架挂件的回馈。娅琴尼娜也因她的率先举动成为了陌生人群中最不陌生的人,从而也带给来时寡语少言的队伍增强了相互间的活跃,帮助了抑郁心情较重的人释放出了凝固不散的负担。

就在大家瞻仰完列宁墓准备前往无名英雄烈士们的长眠之地献花时,顺着莫斯科河岸边的道路上迎面而来的一位拄着双拐行走的老人引起了她驻足凝视:在这座西边最大的城市里除了生死不明的儿子有可能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怎么还会有其它似曾相识的面孔?“米奇大叔!”她的惊讶远远赶在了分辨意识地前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