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重生之酒色财气 > 第180章 无可奈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焕回家之后和自己哥哥商量了一下关于今天和耿海清的谈话。

“哥,你不生气?”李锋之前和李焕交代过沙井巷的水太深,让李焕尽量少掺和,如今李焕不解掺和了,还打算将这个项目接下来,李焕还真怕自己老哥怪他自作主张。

“你这方案做的确实好,我高兴还来不及,生个啥气。不过我也提醒你一句,别对这个方案抱太大的希望,大概率还是被否。”李锋很是直接的说道。

虽然不想承认,可李锋说的这话确实非常在理,说到底李焕的这个方案见效慢,而且操作起来极其繁琐,需要各部门配合。

而万龙集团的方案简单的多,地买完就收钱,简单粗暴见效快,锦江市的这些官员可没这么大的耐心慢慢的等果实成熟。

“行了,回来了就好好吃顿饭,别想太多。”李锋上前拍了拍李焕的肩膀安慰道。

不出李锋的意料,第二天中午时分,耿海清就打电话过来,说是方案没有通过,经过市委几个领导讨论,对于沙井巷还是决定拆除,由万龙集团接手后续的项目,古城区做好相关拆迁配合工作。

耿海清借着李焕提出的方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虽然没有被采纳,可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万一到时候出了什么麻烦事,他身上的责任也能小一点。

听到这个消息,李焕心里说不上难过,只是有些失落,耿海清作为外来户,在锦江市的话语权有限,还没有到可以和周明这个坐地户抗衡的地步。

做这么多无非是自保而已,如果能在自保的情况下做一些有利于百姓有利于社会的事情,他自然很愿意。

可如果做不到,他还是倾向于先保护自己。

李焕不能过多的指责于他,换任何一个人在他那个位置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可理解归理解,李焕心里还是有些不好受。

李焕再一次来到沙井巷的棋馆内,看到赵清水在给几个小孩子教棋。

见到李焕进来,赵清水热情的和他打了招呼,昨天李焕走之后,潘力和赵清水说了一下他的判断,李焕很可能是为了这些古建筑而来的,而且是想留下这些古建筑。

如今看到李焕再次过来,赵清水自然更加确定李焕就是为了这些古建筑而来。

“要不下一盘?”赵清水也不是那种健谈之人,为了避免相顾无言的尴尬,赵清水向李焕邀请道。

“行,那就下一盘。”李焕笑了笑后答应道。

李焕执黑先行,李焕的棋风是重布局而轻搏杀,喜欢在中盘发力,这一点倒是让赵清水有些意外,李焕的棋风完全不像年轻人的风格。

不过赵清水人生两大爱好,研究古建筑和棋谱,活得相当纯粹的一个人,况且赵清水能在这棋馆教棋,手里自然有两把刷子,面对李焕的布局也不落下风。

棋到中盘,李焕苦苦经营的布局并没有对赵清水造成太大的威胁,这让李焕有些着急。

“你的心乱了。”赵清水对着李焕提醒道。

“是啊,我的心乱了。”棋到中盘,李焕眼看回天乏力,只能投子认输。

“老学长,你说你守在这沙井巷,要是真有一天这里被拆了,那你怎么办?”李焕意味深长的问道。

“尽人事听天命,想这么多干嘛。”赵清水笑了笑后回答道。

沙井巷是赵清水的坚持,能守住一天是一天,真到了守不住的那一天,那赵清水也就只能求个问心无愧罢了。

李焕点了点头,将赵清水给他的那份方案又还给他。

“算了,我那还有好的,这一份你留着做纪念吧。”赵清水见李焕将这份方案又还给他,自然也就知道其中的意思,肯定是对方案不满意或者方案落实不了,也就是说拯救沙井巷古建筑的想法再一次落空。

“也好。”看到赵清水脸上的难掩的失望之情,李焕突然有点难为情。

其实李焕对于这片古建筑有多深的感情也谈不上,只是觉得这么漂亮的建筑拆掉太可惜了。

相比于政客们的勾心斗角,商人们的唯利是图,其实赵清水才是对这座城市爱的最为深沉的那个人。

所以李焕看到赵清水脸上的失望之情难免有些不好意思,仿佛自己给了这个老人一点希望,如今又把这点希望给抹杀掉了。

李焕准备告辞时,赵清水突然喊住他:“看你是真心喜欢这些古建筑,我给你份东西吧。”

不多时,赵清水从里屋出来,手里多了一沓资料,来到李焕跟前将这份资料送给了他。

李焕打开一看,顿时连忙推辞,原来赵清水给他的是整个沙井巷古建筑的排查情况,排查表中不仅对整个沙井巷的每一栋古建筑进行摸排编号,还详细记录了每一栋古建筑的保存情况和修缮内容。

当然最为难得的是赵清水趁着这些古建筑尚存的时候对每一栋古建筑进行人工画图,其精密程度完全让人叹为观止。

可以说有了这些资料,日后若是想要对这些古建筑进行修缮,将对修缮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年轻时意气风发,总想着要效法先贤,学着梁先生和林先生一样,为古建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到头来却是有心无力。”赵清水将资料交到李焕手里后有些感慨的说道。

李焕自然知道赵清水口中的梁先生和林先生是华国建筑大家梁思成和林徽因,这二人在抗战时期为了保护国内的古建筑,可以说是踏遍了国内的山山水水,最后写出了《图像中国建筑史》。

只是当日两位先生费尽心力要保护的这些古建筑好不容易躲过岁月的侵蚀,外敌的入侵,国内的动乱,然后保存到现在。

如今只是因为开发商需要足够的利润就将这些古建筑轻易拆除,不知二位先生地下有知,又该有什么想法。

“留着吧,我那里还有好的。”赵清水为了避免李焕拒绝,不容李焕拒绝将这些资料塞到李焕手里。

“行,那我就替学长先收着。”李焕实在没办法拒绝只能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