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繁华一梦四十年 > 第46章 又要捐银修园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但下面这些盐商座位就有意思了,李壮和三娃子居然是第一排中间过道靠左两个位置。李壮知道自家盐场不管盐工、盐井数量还是产盐量都不应该到这个位置,除去遥遥领先的王、李、胡、颜几家,其他如余家、张家、田家等好几家本籍和陕籍盐商都比李壮友堂大多了。

既然不明白,人家也这样安排了,李壮只好先坐下来再说。没过一会,下面这些椅子基本上就坐满了人。挨着李壮和三娃子座位的,左边是一个也经营客栈的盐商,叫古今儒,隔着过道右边也是熟人,是一位叫周邦泰的,他也有一个酒楼是李壮他们在送食材。他们在胡炳义的拜年酒上见过面了。这两人对这种新奇的议事形式和座位排序也有点搞不清楚缘由。

巳时正,也就是那七个座位后面墙上正中挂的一个西洋钟时针指向九时,李忠国打头,坐那七个座位的人走进了大厅。这时下面那些正在和左右交谈的盐商们纷纷站立起来对着那七人拱手致意,李壮和三娃子也只能有样学样。不过李壮注意到王、李、胡三人面色并不好。

闻名已久,但今天李壮才真正见到李忠国。李忠国头戴一顶蓝色玻璃花翎凉帽朝冠,身穿蓝绸鸳鸯补服,脚踩黑布白底朝靴。李忠国圆脸微胖,脸色略暗,无须,额头略窄、眉毛淡而短、圆眼、鼻子不隆不塌、鼻孔有些外翻、嘴巴不大不小,总体来说就是长相很平庸。李忠国身材偏胖,身高大概就是五尺二寸,体型一般。

等那七人坐下,李忠国也在座位上双手下压示意大家坐下,一众盐商这才坐下然后看向李忠国。李忠国等下面声音小了,这才开始说话:“鄙人忝为省盐道,受朝廷差遣主理十里铺盐务,本次邀请众盐场东主议事,主要有以下几条、、、、、、”

李壮第一次参加这种议事,就难免听得认真。李忠国的话总结起来就是:第一,现在国事艰难,盐税对国家岁入十分重要,严禁走私,大家要多捐购盐票;第二,反叛四起,朝廷正在围剿各地反叛,盐商们严禁把食盐这一重要物资卖给叛军;第三,皇上的夏宫被西洋鬼子给烧了,两宫太后连个郊游的园子都没有了。现在各级官员,各地商贾都在积极捐银给皇上太后们新修一个园子。李忠国表示省盐道也要为皇上太后们出一份力,希望十里铺各位盐场东主也能积极表示。并说四兄弟堂、李四发堂、胡炳义堂已经各捐了两万两。

难怪看到他们进门时,王良运、李四发、胡炳义脸色不好看,原来他们是被逼捐了还要拿出来当样子,当然心里不舒服了。

李忠国讲完,估计知道不能等盐商们自觉捐款,就安排等在一旁的一众盐道衙门笔吏给盐商们挨个下发一张:恭请圣上重修园子认捐书。这个认捐书里面就是一段皇上、太后、皇后、太妃、阿哥、格格们没了游玩的园子,奴才、子民们心里不安,自愿捐出家产多少多少两,助皇上重修园子以安天家众贵人。

这些笔吏们给一个东家一张认捐书,就递上毛笔等在一边,等着盐场东家填写数字和名字,他们大有一副你不填我就不走的架势。下面的盐场东家们都蒙了,这李道台逼捐逼成这样了?

笔吏在旁边立着,李忠国在前面看着,李壮有点不知道怎么办了。他偷偷抬眼望了一眼前面七人,王李胡三人面无表情,正在闭目养神,而李忠国四人则是如饿狗看到肉骨头一般正在双眼冒光的盯着下面这些盐商。李壮又小心的瞟了一眼古今儒和周邦泰,周邦泰估计也在观望别人,古今儒倒是填了一个五百的数字。李壮一想,估计观望的人有点多,就干脆也填了一个五百,签好名,把认捐书和毛笔递还给了候在一旁的笔吏。

李壮看到填好的人就可以走了,也和三娃子起身,朝李忠国几人拱拱手也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