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繁华一梦四十年 > 第58章 私塾改成小学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他这么说,老实说,李壮觉得很不错,可行。但是这个事和他说是什么意思?这不应该是衙门的事情吗?所以李壮疑惑的看着胡县令,有点不满的说:“县令大人,这个事情林学官应该找你吧?怎么找到我这里来了?”

胡县令听出了李壮的意思,这次解释说:“林学官找过本县,不过分县衙门现在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改造公学。我就告知林学官莫急,等分县衙门银子宽裕了再议此事。谁知道林学官等不急,非要拉我出来找财东。”

林学官看来真是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老学究,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听胡县令这么说立马反驳:“我为公学之事找分县,何时分县银子宽裕过?如今朝廷提倡洋务,不趁此东风改革我分县之文教,下次可还有此机遇?我十里铺多年未出高中之人,难道你一分县之父母就没有责任?分县之公银不用在教化之上该用在何处?”

这个老学究几句话说得胡县令哑口无言,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李壮看胡县令被呛一点没有解围的意思,这人什么德行他很清楚,难得有好戏,他可不想替胡县令解围。这个姓胡的但凡自己少拿一点,凭借十里铺充足的税银留存,几个小学堂和一个中学堂的改造该是很轻易就能解决的事情。而他还故意把林学官引到自己这里,这人真是太可恶了。

李壮不想再听两个人在自己这里继续扯皮,他也不想出这份冤枉钱,就说到:“两位大人,我已经安排在李壮友堂盐场新修建一座小学堂,这次分县公学建立新式学堂我就不能参与了。我已经定好要出去处理一些事情,两位大人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我就失陪了!”

胡县令和林学官一看李壮已经开始赶人了,只好起身告辞。李壮看出去的林学官还在一路对着胡县令喋喋不休,有些好笑也有些失望。十里铺虽说富甲江阳府,但这些年来十里铺的分县县令都只顾着自己捞钱往上爬,很少有真正为十里铺镇城、道路、教化这些做出贡献的。十里铺镇城主要的建设基本上都是靠本地富商自愿出资修建,分县衙门除了收税、劝捐、登记备案土地交易,其他对于十里铺发展来说它的存在反而是阻碍。往前几任主官如何李壮不清楚,但他所接触的前任张县令和现任胡县令明显就是来十里铺捞钱的。

至于这个林学官,在十里铺甚至富安县都是一个名人或者叫奇人。富安县有几大奇人,其中一个县衙文师爷李壮已经见过了,这个林学官也是几大奇人其中之一。

林学官奇在什么地方呢?他早年是富安县县丞,因为协助县令得力,受到提拔,被上调去了江阳府做了七品训导。由于工作得力,成绩突出,没过几年又被总督衙门上调布政司做了经历,成了省府高官。但是林学官这人书生意气太重,对下不收礼不帮忙,对上不送礼不站队,到了布政司经历这个职位就多年不再变动了。

如果光是不再变动也好,毕竟也是一省布政使司衙门高官,是大部分官场中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位置。但是你不变动不就是挡住了很多人前进的道路吗?很多人就开始对林学官进行编排和使绊子,加上当时的布政使大人也对林学官不怎么欣赏,最后要把林学官调到土州任职。林学官是正直不是傻,他也看出了自己的性格在官场上无法再前进,既然如此,何必再去什么土州?于是他上书总督衙门请求自降品级,要求到县里公学任职。

总督衙门接到他的申请书一看,呵,你这是不满职位调整,心存怨念啊!好,既然你要求自降品级,那就直接降到最低品级吧!你要去县里公学任职,好,就给你一个分县学官好了。就这样林学官从六品一下子掉到了九品。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落到分县学官地步的林学官也丝毫没有气馁的样子,一心一意的想抓起十里铺教化来。但十里铺就一个分县公学,校舍还破破烂烂,教谕们也自由懒散惯了,靠他一个人也是独木难支,学生们也很难有出成绩的。

这也难怪,分县公学就是一些十里铺普通人家的子弟念书,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子弟都到县城、府城更好的学府去了。没有富商子弟,富商不会去捐资分县公学,分县衙门自然也就懒得重视。

李壮的松林村小学堂和李府私塾这几年不少考上分县公学的学生,但即便李壮帮他们出学费大部分人都还是没去念,而是直接进入了李壮的产业开始做事挣银子。有少部分学生去念了一两年的,最后也都退学做事了。据这些学生说是学不到东西,那里教的小学堂和私塾都教过了。

这些长工、佃户们也没想过让孩子们去考取功名什么的,在小学堂学会识文断字,做到能写会算他们就觉得已经算是文化人了。而且这些孩子们进入李壮产业起步工钱都超过了父兄,他们觉得这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即便李壮鼓励他们让孩子们去考县公学、府学他们最后都放弃了。李壮其实也不喜欢整天之乎者也,做事却什么都不会的书虫,也就没有再勉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