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繁华一梦四十年 > 第78章 名寺佛渡有钱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壮很喜欢和古老板他们几个老朋友聊天,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能知道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消息。这几个人钱都不缺,也没什么架子,聊开了就跟他年轻时跟王三友、朱小山吹壳子是一个味道。不过现在他和王三友、朱小山、朱小江他们再怎么亲密也不可能找到年轻时那种感觉了。毕竟李壮现在是东家,他们现在是李壮商号的管事。李壮现在真正能无所顾忌的摆龙门阵的还真只有古老板这群人。

其实这几天李壮还有一件事情在考虑如何应对。这个事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这事情就是分县衙门那边知道李壮把民团和流民安置到大王山后,对于大王山那片土地的所有权向李壮提出了权属问题。这个事情确实是个问题,也算是李壮的疏忽。当初剿匪完了,他给防守大营主管的那个骁骑将军上了供就没管分县衙门这边了。想来现在是分县衙门得知李壮已经把大王山经营得有了气象了,这才向李壮提出了所谓权属问题。这摆明了就是要在李壮舍不得放弃时再分一杯羹,让李壮不得不出点血。

关于大王山,甚至青云山和老松林都存在权属不清的问题。闹土匪那时,邻县与富安县、十里铺分县都不承认是自己的辖区,还让人新绘制了辖区舆图,这下没有匪患了,看到有肉吃了,分县这边这不就跳出来了。至于说李壮占了土地该不该有费用,那当然是该有。但是大王山李壮两次用地,第一次是剿匪后驻扎民团,防止匪患再生,这时富安县衙和江阳府防守大营军衙都认可了的,还给了嘉奖;第二次是安置流民,也是得到了包括分县衙门在内的衙门的认可,这也是为衙门减少了麻烦。当时李壮帮他们处理麻烦时他们不说,现在麻烦处理好了,看到有一丁点收益了,分县衙门就要来割肉了。

但是李壮也确实没什么办法,就只好安排朱小河按照市价去分县衙门购买了大王山新村和田地那两千亩。至于李壮心里的不平衡,就只有靠他自己慢慢去消化吧。

李壮现在就想着今年依然能多收高粱,让自家酒坊能多产出各款牛屎粑酒来安慰自己。自从灵芝酒、人参葡萄酒、雄风酒、霸王酒、轩辕酒这五款新酒投入市场后,现在已经迅速在江阳府周边府县掀起了购买热潮。立竿见影的效果使众多富人趋之若鹜,口碑迅速提升到和虎骨酒、党参酒、鹿茸酒、当归酒、虎鞭酒、鹿鞭酒不相上下。

现在但凡有外地客商进入十里铺,十里铺老板设酒宴招待必有牛屎粑酒。如果哪家酒楼没有牛屎粑酒,那可能这单生意就做不成了,请客的东家只能把宴席改到青云客栈旗下的酒楼去。青云客栈以及旗下那些特色酒楼是永远不会缺牛屎粑酒的。

这一天,一个省城的客商来到十里铺拜访李壮。李壮第一天先是陪着他到十里铺一些有些历史的井灶、街巷逛了逛,晚上又陪着他喝了一顿牛屎粑酒,第二天这个客商提出要去附近的寺庙去逛逛,李壮就把他带去了青云寺。

这个客商是省城有名的大商号荣华堂的东家,姓曹,今年五十岁左右。荣华堂是最近几年李壮友堂火边子肉干工坊、榨油坊、酿造坊的最大卖主。荣华堂的生意遍布省城、重庆府,甚至京城都有分号。合作了这么多年,曹老板第一次来十里铺,李壮必须要好好招待。

曹老板是一个喜欢游山玩水、寻道找佛的雅人,据说是他到一处就要去这一处着名的历史遗迹、有名的佛寺道观、优美的山川河流去看看,兴致来了还会做做诗文。

十里铺最有名的佛家寺庙就是青云寺。在镇城的法藏寺、万佛寺、天湖寺和小观寺等一众寺庙都没办法和青云寺比。青云寺据说是建立在南北朝时期,是当时一位得道高僧为了躲避北周武帝灭佛,从长安千里跋涉来到了青云山建立的。当时这位高僧大德一看青云山云雾缭绕,左右各护卫一片大山,颇有佛国气象,就在山顶结庐收徒。此后信徒越来越多,逐渐就修庙造像建成了寺庙。这位得道高僧于是自号青云大和尚,寺庙也就叫了青云寺。而当时夹在大王山和老松林中间这座山也没有名字,有了青云寺,慢慢人们就给它起名叫青云山。

青云寺真正扬名是在青云大和尚刚刚圆寂后不久。那一年中元节前,青云山下一个小村子的一个农民准备挑一担野菜去镇子上卖。此时正是一年中青黄不接的时候,许多人家里都没有粮食。这一担菜是这个农民全家好不容易才在山里采到的。挑去卖了是要给家里老人孩子换点续命的粮食回来。但这个农民多日饥饿,腹中无食,经过青云寺下山路时眼前一黑,昏倒在地。

等这个农民醒来时,他就看到一个身穿百纳袈裟,一脸慈祥的老和尚正在微笑看着他。老和尚看他醒了,就问他是不是要去卖野菜换粮食。得到肯定答复后,老和尚就让这个农民把野菜挑进青云寺五观堂,哪里会有执事僧用粮食和他换野菜。农民看老和尚不像是骗他之人,就听从了老和尚建议,把野菜挑进了青云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