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繁华一梦四十年 > 第150章 宫里李壮做生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壮把去天津的事情安排下去后,就等着到时候出发就行了。他又归到了日常的生活节奏。这天早上,李壮从报纸上看到了奉天那边洪水的死伤情况,马上要买到一批宝贝的高兴心情又低沉了下来。可是,该做的他已经做了,其他的他也无能为力。

奉天省大部分地方今年五、六月两个月连续高温无雨,干旱十分严重,大面积的田地庄稼枯死,有些地方甚至上百年的古井都没有了水,只剩下了井底薄薄的一层黄泥汤。眼看着今年不光粮食要绝收了,就连人畜饮水都要断绝了,奉天省各地民众纷纷开始进行祭天祈雨。一时间佛教寺庙和道教道观倒是香火鼎盛,热闹非凡,信萨满教的民众也是跳起了大神。人们求玉皇大帝,求观音菩萨,求如来佛祖,求四海龙王,求山神,求柳神,他们诚心祈祷,高声颂唱,就希望老天能够降下甘霖。

或许是百姓的哀求起到了效果,六月下旬的一天,奉天各地开始下起了大雨。人们纷纷冲出屋子,在大雨中欢呼跳跃。他们感谢上天赐下雨水,也庆幸自己的诚心祈祷。

大雨下了一天时间,大地就滋润了,龟裂的伤口也愈合了,奄奄一息的庄稼又重新抬起了头。大雨下了两天时间,小河的水流恢复了,池塘里的水也起来了,水井里也重新冒出了泉水。可以了,老天爷,感谢你,这些水足够用到秋收了。可是大雨还在下,不停地下,仿佛要把这两个月积存在天上的水全部倒下来。房子开始漏水了,雨水泡到土墙根了,人们慌了。老天爷,水真的够了。可是,雨还是没停。

大雨一直下了十几天才终于停了下来。天放晴了,人们踏着泥水走出屋子,准备修补被雨水损坏的房顶、土墙、院子,晾晒已经发霉的被子、衣物。在盛京浑河两岸的民众正在收拾雨后残局时,浑河上游的大山里传来了轰隆隆的巨响,洪水来了!

洪水夹杂着上游的木头、秸秆、树枝、家具家什、人和牲畜死尸倾泻而下,瞬间就冲毁了年久失修的浑河堤坝,咆哮着向了盛京冲去。洪水所过之处,一座座房屋被冲毁,一个个村庄被抹平。跑得快的人跑上山丘,爬上大树逃得一命,而没来得及跑的人只能生生被洪水吞没。

洪水围困了盛京城四天才退去,而留下的就是满城的淤泥,破烂的家具,还有泡的发胀变形的人畜尸体。洪水退去后,失去家园和粮食的人们纷纷跑到盛京城,虽然官府开仓放粮,立起了了粥棚,但粮食还是太少,人还是太多了。饿极了的人们把盛京城内外的树叶树皮都给薅光了。

饥肠辘辘的人们没有了力气去清理那些残留的水坑,散落乡间的人畜尸体也没有人及时去处理,洪水退去没几天时间,盛京城又爆发了疟疾。那些逃难到城里的百姓们一看瘟疫来了,又纷纷逃出了盛京。但是他们没想到,他们这样做,又把疟疾扩散了出去。

李壮是在七月中旬得到的奉天大洪水消息的。从报纸上知道后,他又专门跟往永平府送货的几条船上的兄弟们确认了。随后,李壮亲自指派了三条船,紧急从上海杜老板那里购买了近千吨粮食和一批药材送往了奉天。

由于担心兄弟们也染上瘟疫,李壮没有让他们登岸,而是只让他们把粮食和药材送到了大辽河的古城铺码头。那里是太子河与浑河交汇处,到那里直接交给盛京将军的部队就可以了,他们再通过小船把粮食药材送到奉天各地。李壮还让兄弟们给盛京将军裕庆带去了一封信,无非是后续还需帮助,请将军直接传信告知或者让大盛魁商号转交信件都可以。

李壮之所以相信裕庆,还是在跟大盛魁商号那些管事的交流中得知,裕庆的为人还不错,也肯为百姓做一点事。李壮相信在这个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奉天的时候,裕庆不会容许手下做出贪墨救灾粮的事。

八月二十,李壮和老爷子以及四百多名保安公司兄弟驾着十里铺号、青云号和云鹏号三条船启程奔赴天津。这个季节正是东南沿海风高浪急的时节,三条船一路上都没有遇到航行的船只。在台风季节,那些木帆船一般不敢在大海里航行。

三条船一路开往大沽码头花了五天时间,比其他时候慢了一些。到达码头不久,暗卫队的兄弟就找到了李壮。暗卫队员告诉李壮,现在奉天那边的瘟疫已经通过流民传到了天津。为了保险起见,他们建议李壮他们最好都不下船,让内务府的人把那些东西直接搬上十里铺号、青云号和云鹏号三条船检查、交易。

李壮担心老爷子和兄弟们也染上瘟疫,就同意了暗卫队员的建议,并且让他们也做好预防,交易结束也跟他们一起随船返回。原本在波涛翻滚的海上航行时,李壮就担心老爷子身体会吃不消,但老爷子却一点事都没有。不过瘟疫不像晕船,李壮可不敢让老爷子下船去冒险。

内务府那边本来也是要把这些东西搬上李壮带来的船的,现在只是检查、交易、搬运顺序变了一下,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再说他们也不想再在这边久待,就很干脆的开始了搬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