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爱让人断肠 > 第74章 谢媒宴令两家人情真意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章 谢媒宴令两家人情真意切

阳光决定不跳槽,也就不打算告诉老婆,怕她东分折西比较,节外生枝没事找事。

阳光也不是没想过,环博公司典型私营企业,机制更灵活、各种经济回报更高更大。别的不说,仅住房、专车,《商务早报》和环博公司的副总以上,就享受待遇180平米/三室双卫一厅商品房一套,帕萨特专用轿车一辆。

而《巴蜀都市报》归属省报业集团,属事业编制,住房跟报业集团配一分配。阳光入报社时间短,凭职务和贡献仅分到一套60多平方米的二室一厅房,房票拿到手就卖给报社同事了。至于专车,全报社只有宋总编享受一辆奥迪轿车,其他三个副总编没有专车,谁出门办公谁申请用车,没办法,政府事业编就是如此。

阳光很知足,也看的很开,比起那些当初一起分到国企的同学,现在每个月基本工资才一千多元,人家又怎么活?阳光一直等曹诗篇的电话,早已想好了推辞借口,却没有等来他的电话,时间一久也就渐渐淡忘了。

许还地大师从北京调到成都工作,正像他说的一样,任省摄影协会常务副主席、又兼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老许心情非常好,精神焕发,仿佛开始人生第二春。调动到成都办完手续,老许就给阳光打电话,邀请阳光一家人吃饭,从声音都能听得出许大师真是把他,当做成全他们老少配婚姻的恩人。

当阳光告诉刘昕时,刘昕一点不吃惊地说:“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就顺其自然由他们去好了,老许找到小梅也算老树开花,小梅一个农村穷学生,能嫁给有名有利的老艺术家也不枉此生梦想。这个周日,请我们吃饭就去呗。”阳光说:“就我们俩去算了,老妈和阳迪就在家吃。”

刘昕说:“为什么呢?人家老许和小梅,诚心诚意请我们一家子吃饭,老妈和阳迪为啥不能去?”阳光有点为难地说:“唉呀,妈是老脑筋、老眼光,看到老许娶了可以当他女儿的雪梅,就怕吃饭时,万一说了啥不好听的话,那不糟糕?别到时弄得大家脸上都不好看,何苦呢?人家老许再咋说,也是有头有脸的知名艺术家呀。”

刘昕思忖一阵,摆摆手说:“那就算了,算了,下周日我们两口子到场就行了,老妈和女儿在家吃好啦。”阳光点点头不再言语。

周日中午,阳光两口子打的来到科华北路川大南门,这里是有名的餐饮一条街。各种餐厅饭店茶楼门挨门,吃饭的人流打拥堂,阳光感叹:“在成都,哪行哪业不景气,都影响不到餐饮业生意,成都人都是好吃嘴儿,亏什么都不能亏肚子。”刘昕也深有同感。

走到“自贡盐帮菜”饭店,两口子停下,阳光给许大师打手机,许大师说上二楼靠窗包间。正说话,二楼窗户探出吕雪梅眉开眼笑的脸,不住摆手。

盐帮菜属于川菜派系,有百余年文化传承与积淀,有自贡独特的地域特征。与盐商盐工生产生活口味习性有关。主要食材有兔、牛、蛙、鱼等类。走进包间,许大师春风得意地上前拥抱阳光,朝刘昕微笑点头,两人谈笑风生的坐下,吕雪梅喊声刘总,接过刘昕坤包放到一边。刘昕发现吕雪梅今天打扮的像喜娘子,红色旗袍穿在身上凸凹有致,身材丰满极具曲线美。

阳光问:“许老师,今天请我们吃什么?”许还地说:“吃牛蛙、吃鱼,正宗川味在北京是吃不到的,用你们成都话说味道不摆了。”阳光和刘昕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吕雪梅脸上多少有点羞涩,也跟着笑。

不一会儿,服务员端上一锅麻辣牛蛙烧莴笋条,顺便又上了几盘卤味小吃。许老师问:“喝什么酒?”阳光说:“随便,反正我又不喝。”

旁边的吕雪梅笑吟吟地说:“刘总说了算。”刘昕说:“麻辣牛蛙是好吃,就是嗓子肠胃受不了,喝点啤酒好些压压火气。”

许还地马上向服务员招手说:“先来十罐青岛啤酒。”阳光连说:“多了多了,许老师。”许还地说:“不多不多,我一个人都没问题。阳副总编喝两罐,刘总和小梅各喝一罐,剩下的我包了。今天高兴,难得/喝点小酒开开心。”

四个人端起易拉罐,都看着许还地大师,许大师马上说:“首先我感谢阳光老弟,我后半生遇到的少有好人之一,不装不假,真心待人,这第一罐我干了,你们随意。”见许大师一口气喝完酒,刘昕问他:“我老公是好人,那我是不是好人?”

许还地用吕雪梅递给他的纸巾擦擦嘴巴,看看刘昕说:“你刘总当然也是好人,对小梅好,之前一直替我照顾我那苦命的小梅。你说,你不是好人谁是好人?”吕雪梅拉拉他的衣角,许大师仍旧说:“我就要说,你们两口子都是好人,能结识你们是我实乃幸运的事。来,再干!”

几个人边喝酒边吃牛蛙,啧啧夸奖,刘昕和吕雪梅都赞不绝口,盐帮菜根植于千年井盐文化,既具备川菜麻辣鲜香的基本特点,又具有独特的烹饪技法和口味类型。阳光发现,许大师很少吃牛蛙,只挑里边的莴笋条、和桌子周围的几盘卤味菜吃。阳光明白是吕雪梅和刘昕喜欢吃,许大师不想吃也得照顾小娇妻的胃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