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重返1980:从换老婆开始 > 第223章 在“党政机关报”上打广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3章 在“党政机关报”上打广告?

贺卫国坐在那,低着头,暗暗沉思着。

面前,徐国民见贺卫国若有所思起来,也不好打断他的思绪,只能顺势坐了下来,随手拿起一张桌上的报纸,装模作样的看了起来。

突然,他猛然发现自己手中的报纸被人给“抢”了过去。

“卫国……你这是……?”

就当徐国民一脸疑惑时,贺卫国顿时惊咦了一声。

“咦……这是……”

此时的他,拿着那张报纸,看着报纸背面的一则报道,有些意外,又有些惊讶,最后更是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来如此……没想到会是这样……!”

这一刻,贺卫国似乎想到了什么。

他隐隐猜到为何会有羊城人突然跑到沅水县来,买十万块肥皂了。

敢情是东南亚某国发生了某流行性疾病,消毒液这些东西十分短缺。

而羊城那边,也很快出现了病例,更为重要的是,那边突然传出了一则“谣言”,说是用硫磺皂洗手,能够预防这种流行性疾病。

虽然这种说法听上去就很扯淡,但是不得不说,在这样的疾病面前,什么谣言都有市场。

这跟后世其实一样的,明明是一个常识性问题,可还是有许多人掉坑里。

“这人是想要十万块硫磺皂吧?”贺卫国放下报纸,看向了徐国民,不禁说道。

徐国民听了,不禁一愣,他一脸不可思议的望着贺卫国:“卫国,你怎么知道?”

“看看这个!你就明白为何他要十万块硫磺皂了!”贺卫国此时神秘一笑,将手中的报纸递给了徐国民。

徐国民接过报纸,瞟了一眼报纸上的内容,确实一脸茫然,他看了看贺卫国,却见他用手指了指报纸背面,说道:“拿反了!看看背面这则报道!”

“哦哦……”徐国民哦了一声,立刻就将报纸翻了一个面,果然,他看到了一则有关羊城流行性疾病肆虐,谣言四起的相关新闻报道。

这下,他明白贺卫国为何会猜的这么准了。

原来是这样!

那难怪了!

不过……

突然间,徐国民脑海当中顿时闪过一个念头。

然而,此时的贺卫国却似乎猜到了他心中所想,立马摇了摇头,说道:“千万别动这歪心思!这样的钱,咱们赚的不安心!拒绝了吧!”

“对了!咱们银城应该没报社吧?”

“嗯……没报社,咱们湘省只有省城那边才有……”

虽然徐国民不知道贺卫国为何会突然有此一问,但还是点了点头。

他看了看贺卫国,接着说道:“咱们确实不能赚这种钱……!”

“咱们不仅不能赚,还得澄清一下谣言,就在刚刚,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不错的营销方法,你先回厂里去,我需要去一趟省城!”

贺卫国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站了起来。

徐国民满脸疑惑,但还是点头说道:“行!那我先回去跟志国说一下,让他给回绝了!”

徐国民走后,贺卫国简单收拾了一下,又去隔壁办公室,对赵初年与姚军二人叮嘱了两句,就径直离开了厂里。

…………

几天后,一则由湘省湘雅医学院某遗传病学教授署名的“文章”,登上了湘省日报。

作为省内最权威,也是发行最广的报纸,它的影响力在省内不亚于《人民日报》。

这则题名为“谣言止于智者:浅谈硫磺皂洗手可否预防某流行疾病!”,其实是一篇标准的“软文”,而操刀者,当然不是那位“教授”,而是贺卫国本人。

至于里边的医学知识,那倒不是贺卫国编的,而是他通过刘军,确实找了一位湘雅医学院的老同志,是他提供的。

不过人家并非是在职教授,而是退休了的老教授。

虽然如此,但人家在整个流行性疾病防治领域这一块,可是真正的权威。

而且,关于这则文章署名的问题,贺卫国也是经过人家老教授同意的。

不过要说起这事,其实贺卫国当时找上门时,人家老教授一开始是拒绝署名的。

在他看来,既然文章是贺卫国撰写的,署他的名,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他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些流行性疾病防治领域的常识性医理而已,根本无需署名。

不得不说,这位老教授的格局确实很大,真可谓是高风亮节,淡泊名利。

对此,贺卫国自是十分钦佩的。

但是最后,他还是说服了那位老教授。

原来,贺卫国跟他说,要是他不署名,这则辟谣的文章,就没法让大部分人信服,也就起不到辟谣的作用。

那位老教授一听贺卫国这话,也觉得十分有道理,便答应了署名。

而贺卫国在得到这位老教授的授权之后,十分高兴,立刻就和刘军去了湘省日报社,由于刘军此前就找了关系,他们很顺利就见到了日报社的副主编。

因为这则文章是“辟谣”文章,加上又有权威领域教授的署名,那位副主编很快就同意了刊登这篇文章。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刘军的人脉给力。

不然,他们文章再好也没法刊登上去。

毕竟《湘省日报》可是省内最权威的报纸,不是你投稿就会刊登的。

贺卫国自然也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采取了双保险。

一方面,他让刘军找了关系,一方面他又去找了那位教授,有了对方署名,湘省日报社这边,自然不会不答应。

要知道这则“软文”,目的是为了辟谣,是为了人民大众着想,作为省内的党政机关报,刊登这样的文章,再合适不过了。

这完全属于政治正确。

也正是因为如此,报社才会松口答应刊登。

否则,即使你找很硬的关系,也没啥用。

至于为何他要撰写这样一篇“吃力不讨好”的软文,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他确实是想“好人好事”,而另外一方面,他想通过这则软文,给“超威牌”肥皂打广告。

没错!

你没听错!

贺卫国的胆子就是这么大。

在省内最权威的党政机关报上,用“软文”的形式,给自己的“超威”牌肥皂打广告。

这做法,不说前无古人,但也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