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仙侠 > 都说了,别让精神病修仙 > 第37章 我辈乃是金丹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也就在这个时候,夜小天怀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一张泛黄的符纸燃烧了起来,撬动天地之间的灵气,护住夜小天的神魂和身躯,让夜小天不至于走到冻结的结局。

金龙开始停止吸收天地灵气,变成游弋状态随后慢慢离开那冰封的心湖,游弋在冰冻的筋脉和窍穴之中。

这九条金龙就好像灵魂虚影一般,根本不受这冰封的影响,一动一静之间,显得特别神奇。最后,这九条金龙盘踞在丹室之中,不断盘旋在金丹之上。

龙宫之中供奉的书页还在不急不缓的翻动,也不知是天意还是什么,新翻开的篇章的开头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就这一句,夜小天的心神开始转动,水应该无形。

夜小天想起了以前师父鱼游子的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处众人之所恶”,“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心如止水”,水之性,也就是道之性。道之性,是自然、无为、不争、虚静(处下)、柔弱五个特性。

柔之胜刚,弱之胜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是故,什么事都不能过度,应讲究适可而止,刚不能胜而弱可制胜。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事物如果过分刚强壮盛,就一定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自身一定灭亡,也因此得出了“柔弱胜刚强”的理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想到此处,夜小天想起伟大的武术家李小龙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因为水是无形的。因此,你抓不住它,也无法用拳头击伤它,所以像水一样柔软灵活吧。

清空你的思想。无形无式,如水一般。将水倒入杯中,它变成杯的形状。将水倒入瓶中,它变成瓶的形状。将水倒入茶壶中,它变成茶壶的形状。水可静静流淌,亦可猛烈冲击。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

水可以放入碗中成为碗的形状,放入杯中成为杯之形。它是如此地具有柔顺性、适应性、协作性,而不会一味蛮力对抗。

水虽然具有非常的忍耐性,但它有时又能显得无比的强大:有时它的力量足以轻易推动巨石。因此一个镇静如水的人,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内在力量,对付一位嚣张自负的挑战者。

水,当它静止时是如此的澄清,而一旦它汹涌、咆哮时,它又变得那样的浑浊而具毁灭性。当我们心灵宁静时,我们的思想是最清朗的,并且能够极好的自我控制。

水,能够无视重压而前行。它流过篱笆、流过基底而毫无褪色。它永不分离,没有分裂结帮的派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平等互助的,可以在地球表面的任何物体上流动。

如果你与水协作,那么水就是你的朋友,如果你反击它,那么它就会变成你的敌人。

一个充满恐惧、惊慌不安的人如果落入水中,极有可能会沉没;而一个平静的人在水中则可能因水的托力而上浮。

正如现实中,如果人们彼此抗争、敌视,那么他们将会旋入无底地冲突、猜疑和憎恨的深渊之中。只有那些高尚守信的人们,才能够彼此更适应,而更加和平地相处。

道和水有着相似性,但是水和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水是实在的,是有形有体的,而道却是恍惚的,是虚无缥缈的。

道家认为事物会朝相反的方向运动,事物的运动变化会循环往复,会回到其原来的起始状态。

而水的规律即水之道正好符合道。因此,水之道和天之道、人之道不同,它蕴含着万事万物生成、变化和发展的道。

道法自然,即道是自己而然,不是他物使然,它按照自己的本性存在。道生万物,但万事万物却有着各异的表现形式。

道不强作妄为,不对万事万物的表现形式做强制的规定,但我们在表现各异却和谐共存的万事万物中都能找到道,这就是真正的大道和生。

水几于道,水自然而然利万物故无不为,但水之道也不强作妄为,被水滋润的万事万物依然具有它们自身的多元性、相异性和平衡性。故水之道不同于形下的天之道、人之道,它蕴含着自然而然、无为无不为的大道。

想通了这些事情,夜小天身上的火凤图腾开始在冰封中亮起火红的光芒,然后开始燃烧起来。

天空中不停歇的灵气开始有了火热的温度,真元之中也开始有火灵的产生。

原本应该是水火不容的格局,随着火灵真元的进入,并没有想象当中的你死我活,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消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