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红衣女孩自然不信,走上前一步,就要争辩。

绿衫女孩比出两根手指,“我妹妹会背七首古诗,我妹妹两岁,还会背酒诗仙!你妹呢,酒诗仙会吗”?

红衣女子左顾右盼的连着说了几个“她”,还是没敢说出口。

——

夜小天不在读书人的江湖,但是整个书信江湖都是他的传说。

在有些偏激的人眼中,更有甚至认为,天下才气共一旦,夜小天独得八斗,天下书院共分一斗,剩余一斗要数压了大汉诗坛三十载之久的一个奇女子,当然了这种言论被众学子嗤之以鼻。

所幸夜小天自那一日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在世人的眼中,这种神秘感得以延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夜小天对外所有的事务全部由小婵一个人处理。

别的不说,光是每日里不间断的拜帖,小婵就收集了很多,各自分门别类的整理好,等公子回来挑选和查看。这段时间里,大家对小婵应对得体,落落大方,知书达理的形象很是认可,认为也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够陪在酒诗仙的旁边,这才是红袖添香该有的模样。

小婵知道这些闲话之后,也不去解释,她一个丫头都做不好的人,哪里有资格红袖添香。

小婵一直认为,公子太过特殊了,除了修行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还真没看过公子读过什么书,以前他以为是公子腹有古今,不做沽名钓誉之辈,还很是崇拜了很久。

知道真相的小婵已经盲目的认为,公子就应该是儒家先贤诗词的化身吧,是真正的大才子,才气化身的真人,要不怎么都解释不了公子那远比喝酒还容易喷涌的锦绣篇章了。

人的想法一少,就很容易满足,认知越广,就更容易焦虑。

与之相比,姜雅山长大人则是有悲有喜,其中缘由难以述说。

山崖书院一直不被正经读书人认可,连带着夜小天的诗文也被怀疑。怀疑的理由很充分,这些诗词是顶好的,但是风格多变,用词造句各有侧重,用典更是毫无出处,加上夜小天道家身份暴露,疑点又增加一点,这恐怕是集齐整个三清天下的修士多年的灵光一闪,算不得读书人所为。

也有读书人认死理,诗文好就是好,总不能因为不是儒家读书人所作就一味的贬低,这不符合读书人的气度,再说了,儒家先贤已经用天象证明,这确实是才高之作,怎么就算不得读书人了。

就以上两方观点,雪片飞飞的书信充满火药味,要么就是同窗好友相互认可,要么就是意见相左相互诋毁,可谓是读书人的战火纷飞。

这件事牵连太广,以至于很多书院不得不定下规矩,只品诗词,不谈其他,这才在明面上解决了这个争端。

山崖书院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好像风雨飘摇的独木。

更有甚者,已经有录取功名的读书人一心为公,凭着自己的身份上书文庙。这些上书大体意思是申诉山崖书院管理混乱,不求上进,多年来没有很好的培养读书种子,与邪魔外道为伍,建议关停书院。

同时,申诉书院山长暴殄天物,置夜小天这个千年之未有的读书种子于不顾,分明是儒家的学子,怎么就成道家的修士,请求文庙指派专人迎接夜小天去往文庙就读。

自古就有朝中有人好做官的说法,姜雅山长也是传承有序的师门,早有书信来往。为这事,姜雅不能等孔庙的申饬,字斟酌句的详细描述了夜小天到书院后的种种行为,不敢有所隐瞒,也不敢美化,老老实实的上报。

停笔那一瞬间,姜雅如释重负,这烫手的山芋他握不住,让你们去头痛。

转念一想,姜雅笑得合不拢嘴,恩师已经给他回话了,里面全是溢美之词,对他先下手为强的作风表示了强烈的肯定和由衷的褒奖,并且言明让他得空带自己学弟去老师家认门,师母给准备饭菜。

在姜雅心中,先生的家宴可比什么褒奖都重要。历来恩师都是不苟言笑,严以律己,对弟子更是近乎苛刻的古板印象,像这样还没有见到人已经开始夸耀的情况,在他的印象中,一次都未有见到过。

要知道,恩师的茶水最是能馋人,哪次大师兄不是拿这个说事,让这些做师弟的,垂涎三尺。

姜雅这些年来自认治学还算勤勉,就是当初的选择太倔强,也没出什么成绩,在恩师那里只求不让他老人家生气,哪里还敢奢望去恩师家里坐坐。

现在好了,天上掉下个小师弟,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去恩师家,话说师母的饭菜,这档次绝不是一杯清茶能比的。

当年自己立志去往山崖书院,就连恩师都不太同意,只不过长叹一口气,送了一套文房四宝给自己。为这事,同门的学长和学弟们,都为自己不值得,山崖书院,近乎于流放的地方,没有人认为自己能在这里作出什么贡献。

事实证明,确实这些年来,山崖书院不管是治学还是教学,比起其他书院远远不如。这些年来,姜雅当甩手掌柜,一人发奋治学,为的就是起码他不能让人看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