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小城谜案 > 第226章 那谁会是凶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风格也都简约单调。”

“完全看不出来有老年人生活的痕迹。”

“现在,不管是吴国良,还是那个年轻女人,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他们在哪里。”

周知墨走得很快,梁一诺紧跟在身后。

保安躲在房子里,生怕周知墨将怒气放在他身上。

周知墨赶到楼上的时候,其他同事也已经将现场检查完毕了。

客厅里,周知墨双手叉腰告诉大家:“刚才梁一诺查到,这里的户主是吴国良。”

“65岁的男性退休老人。”

“刚才,701的住户一直说,他看到的是一名年轻女性。”

“吴国良没有什么亲人和朋友可以联系。”

“物业上也没有什么有用的资料可以提供。”

“现在,我们需要找到户主吴国良,和那个住户年轻女性。”

大家一听面面相觑:“这里看上去,不像是有老人生活的样子啊。”

“独居的年轻女性,倒是很符合。”

苏如意说:“我刚才去卧室看过了,屋里一根头发都找不到。”

“屋里又全都是白色物品。”

“窗户缝隙用了新款的胶条密封了,大概率是为了冬天保暖和平时防尘。”

“我想,这个住户可能有严重洁癖。”

梁一诺也赞同:“我去厨房也看过,干净的不像话。”

“完全不像是住过人做过饭的厨房,尤其是这种老房子了。”

周知墨提出不一样的意见:“你们分析的有道理。”

“但是,也不排除,有人为了掩盖什么,故意抹除了所有的生活痕迹。”

“大家已经看到了,卫生间里有那么多的血迹呈现。”

“从那些发亮点能看出来,血迹大概率是喷射状,还有飞溅式。”

“正常情况下,家里的卫生间,还是一个有严重洁癖的人使用的卫生间,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大家都不说话了,周知墨环视一圈:“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办。”

“第一,找到吴国良和住户。”

“第二,尽快检测化验卫生间里提取的血迹DNA。”

苏如意表态:“我回去就做检测,结果出来第一时间交给你。”

梁一诺说:“我已经把资料发给小秋了,让他找户籍科的同事协调找一下吴国良。”

周知墨点头:“行,那就收拾先回去吧。”

“梁一诺,你陪我从楼梯下去,我们去问问其他住户,有没有认识的人。”

周知墨带着梁一诺顺着楼梯下去,一层一层的敲门。

大部分都是老人在家里,警惕的看着他们。

周知墨表明来意:“我想问下702的房主吴国良,您认识吗?”

得到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摇头:“不认识。”

这里的住户,大都是后来从农村来的老人,对以前的住户,根本不认识。

一楼的老头告诉他们:“7楼没听说有老人啊。”

“这栋楼里,我住的时间最长了。”

“大家平时一起晒太阳,带孙子,唠嗑,没听说有7楼的人。”

打听不到有用的消息,周知墨和梁一诺决定去房管局查查。

周知墨找到房管局上班的同学,很快就查到了702的信息。

房主的确是吴国良,一直在他的名下,没有更改,交易,以及过户。

没有多大收获的周知墨,只好和梁一诺回到单位,等待化验结果。

小秋那边的调查,很快有了结果。

“吴国良和前妻,曾经有过一个孩子。”

“离异后,前妻带着孩子回到了老家云水。”

“已经联系了云水那边的警察,帮忙寻找他的前妻和女儿。”

“至于吴国良本人,退休之前曾在汽修厂工作。”

“作为下岗工人,他去了其他单位,找了个后勤的活干到退休。”

周知墨问他:“吴国良去的是哪个单位?”

小秋告诉他:“他去的单位是钢材厂,十几年前也已经破产了。”

“当时的资料也都是手写的,这一时半会儿,还联系不到当时的管事人。”

“我已经找人事社会保障局的朋友,帮忙调档案了。”

周知墨说:“那就等两边的结果。”

“一有消息,着手下一步调查。”

梁一诺问:“师父,你是怀疑吴国良被人杀害了吗?”

“那谁会是凶手?”

“会是那个年轻女人吗?”

周知墨说:“先等苏法医那边的化验结果出来再说吧。”

“如果能找到吴国良的女儿,就能确定屋子里的血迹,是不是和他有关系。”

梁一诺靠着椅子后背:“那现在就只能干等着了,没有着手点。”

周知墨看他一眼:“现在什么情况都不清楚。”

“这一切都只是我们的怀疑,找不到这两个人。”

“甚至连另一个人的身份信息都不知道,长什么模样,也没人知道。”

“哎,脑阔疼。”

梁一诺说:“我越来越感觉,那个女人好像就是故意隐藏身份,不让人看到她的样子。”

小秋说:“她有什么目的呢?”

“如果是为了隐藏身份信息,完全可以和701的住户不相见。”

“为什么要选择让人看见呢?”

梁一诺辩解:“也许是她出门之后才遇到,来不及躲避了。”

小秋说:“我还是觉得说不通。”

“这种小区的住户,基本上后半夜是不会有人进出的。”

“她如果要躲避人,完全可以选择这些时间段进出。”

周知墨开口:“你们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分析的都没问题。”

“这件事情先放放,先忙其他的事情。”

“等的资料查到了,再进行下一步。”

第二天,吴国良的前同事资料,人社局就已经传过来了。

根据地址找过去的时候,老王说:“你说吴国良啊,我都十几年没见过了。”

“他上班的时候,就不怎么和人来往,也不爱和人说话。”

“整天一个人进进出出,板着一张脸,看得人瘆得慌。”

“上了几年班,没人和他是朋友。”

“也没看到其他的人来找过他。”

“刚开始,还有人凑过去打招呼。”

“后来,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独活虫,也懒得去碰一鼻子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