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仙侠 > 天潮 > 第117章 最后一座石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守在藏天书院后门的小照,远远地看到方凌回来,就兴奋得左右奔腾,却始终不越后门半步。

二人回到后山别院,伏觞就忙着清洗茶具,又寻思去附近的那个断崖接些山泉,便叫上小照一起。

这些日子,他和小照也慢慢熟络起来,他说什么,小照也都能听懂,就是对他有点爱理不理,想到小照和方凌心有灵犀,百依百顺的样子,他嫉妒得简直口鼻生烟。

小照一直困足在别院,听他说一起去弄些山泉回来,立即雀跃起来,跑到方凌身边转圈圈。

方凌揉了揉它的脑袋,说:“去吧去吧,遇到生人躲着点,别吓着他们就行。”

伏觞得寸进尺,说:“小照呀!我们好歹也算是患难之交了,你看,我和你的主人出去转了这大半天,脚丫子走的生疼,可不可以让我骑着你呀!”

小照跃上半空,对他龇了龇牙,意思是说,你有本事上来,就让你骑。

伏觞追了上去,哭丧着脸说:“凌哥让你当我的保镖,你就这样欺负我!”

一人一兽嬉闹着出了别院。

方凌登上二楼,站在那幅画前,良久不语。

他当然相信桑渐榆没有骗他们,但并不认同藏天书院那些所谓的共识。

当桑渐榆说第九十三座石碑可能藏在藏书楼七楼的时候,他则想到了挂在后山别院二楼的这幅画。

如果第九十三座石碑以另一种形态存在,他更愿意相信这幅画就是他们要找的那座石碑。

没有原由,只凭直觉。

如果一定要说出一个原由,那就是这幅画与书院门前的碑亭,都给了他几乎一样的幻象。

这一切的真相,也许只能等到他神念完全恢复后才会有答案了。

修真之途,再好的功法,都只是辅助,最终能走多远,还是看个人对大道的感悟。

方凌教不了伏觞什么,但在修行感悟上,方凌可以从亲身经历上,给伏觞一些指点,伏觞从最基本的吐纳之法,开始了他的修真之途。

但伏觞是个坐不住的主,临帖练不了几个字,就追着小照玩耍,让修习吐纳之法呢,就想着他的西佛云茶,于是没一会功夫就口渴得不行,泡茶也要一根一根地数着茶叶的数。

闲暇之余,他就跑到桑渐榆那里,学习制茶之道,方凌渐渐也从伏觞的口中,对藏天书院多了一些了解。

现如今的藏天书院,的确与修界没有任何关系了,且远避世俗,一心研学,不问红尘,它与西琉域的应天书院、北漠寒原的雪林书院、南极仙洲的无极书院,为并存于世间的四大书院。

若论建院规模,则以应天书院为首。

但藏天书院立世久远,底蕴深厚,尤其文、理两院并驾齐驱,着称于世,其它书院难望其项背。

用伏觞的话说,其它三个书院都是瘸了一条腿,文院尚可,理院的确不怎么样,相较于藏天书院,简直就是入门级的,那无极书院至今都没设立理院。

在伏觞看来,文院就是一群“之乎者也”的老夫子,买弄酸文的地方,实在没多大用处。理院就不同了,不仅研究工艺与制造,还研究药理以及丹药的炼制。

一般的药丸可以治病救人,增加寿元,高品的丹药则有起死回生的神效。

当然,高品的丹药就是一种传说了,藏天书院上下数千年,也只在立院之初有人炼制出来过。

伏觞央求桑渐榆,想到理院看看。

桑渐榆说:“我作为院监,怎好坏了规矩?去玩是不可以的,除非是以学子的身份。”

“那你把我们收为书院的学子不就行啦?”

“那也要等到藏天书院开院啊!你们现在进去成何体统?”

伏觞问道:“多久开院呢?”

“三年开一次,广纳天下优秀学子,当然啦,我是院监嘛,到时候,录取你们也就是我一句话的事。”

“三年才开一次?这么久!上次是什么时间呀?”

伏觞不死心,心想没准现在离上次开院快三年了呢!

“上次开院到现在尚不足一年。”

伏觞一听就傻跟了,无论如何他们都等不了两年。

桑渐榆呵呵笑道:“你们又不是真心入院,不过就是想进去玩玩罢了,近在眼前倒有一个机会,月余后,那三家书院要来研学交流,到时候我作一些特殊的安排还是可以的。”

伏觞回来后,就天天掰着指头算日子。

不得不说,理院有一些工堂的影子,但从藏天书院建院的时间上看,显然要早于吕桐创建的荒天院。

至于理院发展到了何种地步,如果从当代的工艺水平来看,似乎并无太大的作为,不过,纵观整个工堂文明,并未涉及药理和丹药的炼制,这也是藏天理院唯一能胜出的地方了。

说到丹药的炼制,方凌和伏觞一样很感兴趣,也想去理院一探究竟,若能寻得几味高品阶的炼丹药方,或学得一手炼丹的技法,也算不枉在此耽搁时日了。

毕竟,日后他要帮天芝修回真身,丹药这个环节,无论如何都是避免不了的,若能亲自操刀,岂不更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