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哪用得着你亲自来?回头说一声,我找人给你送家去。”

这种身居要职的,沈穗之前哪能跟人说得上话?

“您客气了,主要是刚开始忙活,也不知道用多少,等回头步入正轨,可能还得麻烦您。”

前面要烧多少炭,沈穗拿不准。

等过两天有了准数,那就得跟煤炭厂长期合作。

有老太太的这五百斤煤开路,自己要是连合作都达不成,那干脆趁早关门!

汪副厂长帮着人往车上装煤,“妹子我看着你跟老太太挺像的,她老人家是你姑?”

沈穗被这话逗得一笑,“不是,比那亲。”

“闺女?不对啊,她就一个女儿不是远嫁到外省了吗?”汪副厂长有些奇怪,“干女儿?”

那位老太太有干儿子,再有个干女儿也不奇怪。

指不定又从哪里捡来的呢。

“算是半个闺女吧。”沈穗笑道:“我是她儿媳妇。”

儿媳妇?

汪副厂长有些拿不准了,王庆华跟他婆娘离婚了?

不然哪来的生面孔的儿媳妇呀。

陈慧芳他是见过的。

这会儿还没朋友圈,秦晋生和田金桃离婚这事没有彻底传播开,起码还没传到煤炭厂这边。

沈穗也没说清楚。

当然,主要是汪副厂长拿不准,就没仔细问。

装了一小车煤,沈穗正要推着去过秤。

汪副厂长连忙拦住,“我这眼睛就是秤,这也就一百来斤,按照一百斤算就行。”

何止。

这么一车,怕不是得三百斤。

“那我给您钱。”

汪副厂长连忙拦住,“可别,老太太昨个儿付过钱了。”

他再收钱,那还要脸吗?

再说了,就五百斤煤而已,让老太太那个骄傲一辈子的人低下头。

汪副厂长都觉得不合适、不合适得很。

他是副厂长,名下本来就有一定的份额,给谁不是给?

何况这位救过他家老爷子的命。

“那行,今天实在麻烦您了。”

沈穗跟人寒暄了几句,推车离开。

路过粮油店的时候,她又拎了一袋五十斤装的富强粉、一桶5L装的大豆油,还有十斤小米。

老太太给的条子是真好用,沈穗把这车装得满满的,上面又特意盖了个拆开的破麻袋,省得人看见眼红。

她原本打算直接推车回家。

怕回头被人看到,晚上再敲门把她这新店面给摸了。

毕竟这一车煤都够寻常人家用一个月了。

现在可没什么监控探头,也没有大数据采集的指纹、DNA什么的,丢了东西找回来的可能性几近于零。

弄回家去,明天一大早再推过来。

不过还没等沈穗行动呢,她就看到了老太太。

三小只也兴奋的跑过来,“妈妈,我们以后可以在这里吃包子喝粥吗?”

老太太领着孩子们过来玩。

顺带着把泥瓦匠的工钱给结了,还去小福街那边把招牌拿了回来。

修钟表的徐大爷一共给弄了两块招牌。

挂在门头的招牌白底红字,写着“沈大姐包子铺”六个大字。

还有一个竖着的细长条,白底黑字介绍店里的主营项目。

包子、小米粥、咸菜、薯条。

薯条这个沈穗绝对没说。

除此之外还有红纸黑字的菜单,上面价目表写的清楚。

包子,0.15元/个。

小米粥,买包子免费送一碗。

薯条。

这里价格是空的,显然老太太也没想出来怎么定价,大概得回头等沈穗填写。

“这字写的真好。”

唯一的问题,在于店铺的名字。

沈大姐包子铺,感觉有些俗。

沈穗看着招牌有些犯愁,这招牌是雕刻的,抹了红漆。

虽然沈穗文化水平不高,但也能看得出徐大爷的书法造诣。

“这店名挺好,亲切接地气,将来生意肯定不错。”老太太喜欢这名字。

沈大姐,一看就觉得是这是邻家大姐做的包子,好吃。

沈穗被说服了。

“这个薯条……我好像没跟徐大爷说。”沈穗应该没记错,她当时真没提这个。

“秦嘉说的。”老太太笑着揉了揉孙子的脑袋,“这就是个小吃货。”

秦嘉不好意思,“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再炸薯条吃呀。”

他还想吃,可惜奶奶不会。

不给他们弄。

沈穗瞧着眼巴巴的秦嘉,再看自家那俩双胞胎。

得了,秦嘉是发言人,代表三小只的心声。

她忍不住捏了捏秦嘉的小脸蛋,“等会儿回家就给你们弄。”

店里面还得再收拾。

老太太看了眼沈穗的小本本,“我听小周说了你打算明天开张。”

说着,又补充道:“不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店刚粉刷了总得透透气,得过两天再说。”

其实就是心疼沈穗,瞧瞧这恨不得一个人劈成三个人用。

多累啊。

就为了让她去看梅灵前看店面开张。

真用不着这么赶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