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知青前妻二嫁植物人军官后被爆宠 > 第167章 你们来晚了,没夏装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7章 你们来晚了,没夏装了

十块钱还真买不到什么太像模像样的衣服。

不过这也让周翠华震惊,“好大方呀。”

干脆就在这里帮人搬货好了。

一次十块钱,这要是勤快点一天哪不得一两百块?

不用一个月,自己欠沈穗的钱就能还上了。

“你想得美。”沈穗啐了一口,“这是人家心善。”

实际上给个块儿八毛的都算大方。

十块钱,那可真算是天价打赏了。

周翠华也就是开个玩笑,“那咱们捯饬捯饬去那边看看?”

沈穗笑道:“用不着捯饬,直接去就行。”

目的地——红珠路。

那边有不少的制衣厂。

沈穗知道广州的白云皮具城,皮具尤其是皮包那可真是畅销国内外。

可要说服装批发的话,她印象最深的那还得是杭州的四季青。

其实上辈子也不是没想过在夜市上摆摊卖衣服,但她好像干啥啥不顺,攒点钱就得花出去,死活留不住。

至于眼下,改革的春风还在珠三角转悠,并没有往北去,尚没吹到长江下游那疙瘩。

不然沈穗也不至于大老远的非要跑到广州来。

闲得慌吗?

离开火车站这边,沈穗没着急先去红珠路,她先找了个地方打电话。

给家里报平安。

沈穗家里没安电话,这通电话只能打到钱德山的单位去。

麻烦钱德山回头去包子铺里说一声。

钱德山满口答应,“我等中午下班就去,今天早晨我还去包子铺了,秦晋生挺好的,小沈你不用担心。”

“麻烦钱哥了。”沈穗把电话给周翠华,让人两口子说话。

周翠华有些不好意思,“我跟他有啥好说的呀。”

但手还是迅速接过电话,掐着通话时间说了几句。

等着挂断电话,沈穗已经往那破帆布口袋里塞了好几盒烟。

“买这个干什么?”周翠华好奇问了句。

“跟人打听事用。”沈穗知道,这个南方城市讲究“时间就是金钱”那一套,跟人打听事情浪费别人时间,你可不就得花点钱?

一盒烟不算啥,比起能打听到的有用信息来说。

毕竟讯息,在这个时代,那就是真金白银。

“那咱们要不要换身衣服呀?”周翠华觉得自己现在身上臭烘烘的,火车上熬了两夜一天。

是真不好闻啊。

刚才打电话的时候,把看电话亭的女同志就一直翻白眼。

“咱们穿这样去制衣厂,也不合适吧?那制衣厂也不是龙潭虎穴,总不能那边也闹小偷什么的。”周翠华觉得这治安应该没那么差。

沈穗想了想,“咱先过去看看?”

“那也行。”周翠华在家里做惯了主,但出门来真的不行。

得听沈穗的。

钱德山刚才电话里也是这么说的,一山不容二虎,你既然跟人出去那就听沈穗拿主意,自己有意见可以提,但别胡咧咧。

两人往红珠路那边去。

钱德山挂断电话看了眼时间,还早着呢。

这才十点半。

不过他着急啊,自家那婆娘别看在家里两手抓,其实就是个纸老虎。

自己让着她。

出这么个大远门,一下子就跑过祖国的南大门那边去了。

能不担心吗?

跟领导说了声,钱德山直接去了包子铺那边。

可巧齐局长也在。

“陆团长刚从前线下来,先去了广州军区那边做汇报,这不,说是收拾利落了就来探望你。”

齐局长带来最新消息,“听说你醒了,人别提多高兴了。”

秦晋生觉得这话加工成分太多,水分也太大了点。

陆俨尧才不会是那种喜形于色的人。

他一向稳重,便是演习拿了第一名都只是扯一扯嘴角敷衍下。

别提多高兴了?

有多高兴?给他看看。

不过兴许很快就能见到老战友到底是让人高兴的事,正巧钱德山带来沈穗报平安的消息,秦晋生又是松了一口气。

倒是齐局长奇怪,“沈穗去哪了?”

秦晋生笑了笑,“她出去办点事。”

知道齐局长是老太太的耳报神,秦晋生没细说,又特意说道:“这事就别跟老太太说了。”

齐局长一愣,当即反应过来,“我是那种人吗?”

钱德山轻咳一声,“齐局你不用那么大声。”

声音越大,越显得心虚啊。

齐局长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小沈去哪了?”

钱德山嘴快,“广州。”

“哟,巧了不是?”齐局长笑道:“陆团长也在广州,说不定能碰上呢。”

秦晋生不想搭理他。

沈穗又没见过陆俨尧,碰上都不认识。

碰面有什么用?

再说了广州那么大,怎么就这么巧碰上?

这又不是说书故事。

……

沈穗一上午还做了蛮多事,先是跟周翠华去红珠路那边溜达了一趟,从头走到尾,看到五家制衣厂。

门口都有招工的牌子。

甚至两人还被嫌弃了一通,让先收拾干净再来应聘。

周翠华看到那制衣厂工人的工资都傻了眼,“这么高的吗?”

除了基础工资外,还有什么绩效工资,她也不懂。

但听负责招工的那人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多劳多得。

一个月都能有三百块。

周翠华和钱德山两口子加起来一个月也没三百块呀。

“我都想留在这当工人算了。”周翠华当然只是玩笑话,她有家有口的,这边给再多的钱,也不可能背井离乡来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呀。

应聘是不会应聘的,两人去换洗了身衣服,随便找了个地方吃午饭。

这会儿广州这边已经开始逐步取缔粮票什么的,有钱就行,倒是省事方便的很。

差不多下午两点钟,沈穗和周翠华又去了红珠路这边。

人靠衣装这话倒是半点不作假,换了行头之后,起码别人见到她俩不再是捂着鼻子让她们走远点。

但沈穗一盒烟递过去,换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制衣厂的衣服也搞小规模批发,不在乎来进货的人资金多少。

但坏消息接踵而至——

制衣厂门卫点着香烟后开始吞云吐雾,“现在都在做秋冬装,哪还有夏装呀?你们怎么这时候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