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我,孙山,科举 > 第296章 决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何家大院子,何书瑜把结果说了出来。

孙大姑愣了愣,随后叹了一口气说:“想不到是这样的结果,哎。”

何姑丈也想不到孙山会上副榜,他以为这次依旧落榜的。

毕竟前三个书院都未被录取,最后一个也应该差不多了。

习惯失败了,忽然来了一个半失败或者半成功,哭笑不得。

孙大姑问到:“山子,你是怎么想的?”

孙山回来的一路想了又想,已经想到怎么做了。

反正做决定不能拖泥带水,要果断决断。

对着孙大姑和何姑丈说:“大姑,大姑丈,我不去读了。100两一年,太贵了,读不起。”

100两只是学费,还有住宿费,生活费,笔墨纸砚费,以及人情交往费。

这些费下来,一年没有200两是搞不定的。

孙山不可能读那么贵的书的。

苏大姑眼睛睁得大大的,她有点错愕,想不到孙山那么快就决定了。

温和地说:“山子,你莫要那么快做决定,还有5天时间,好好想。一年100两的学费贵是贵了点,但进去书院读书对你百无一害,越华书院是好书院,很多人挣破脑袋都进不去。你现在又机会了,不应该那么容易放弃的。”

说完看了看何姑丈。

何姑丈秒懂,对着孙山说:“山子,我们知道你担心束修。100两的确很贵。靠你们家的确很难支撑。你听听姑丈说说哈。不如这样,我跟你大姑帮你出学费,你阿爹阿娘出住宿费和生活费,你看看怎样?”

100两对孙大姑和何姑丈来说也不是小数目。但挤一挤总是能挤出来的。

现在最大的开支是谨哥儿的读书费和生活费。次之是翰哥儿的读书费。瑜哥儿和晟哥儿已经不读书,还赚钱回来。

何姑丈想了想,他目前的负担也不是很重,吃喝住在家里,他们有田产,有铺子,收入还行。

何姑丈想着一年帮山子出100两,等山子乡试要5年后,也就是500两,还能负担得起。

至于5年后还考不上,那只能退学了。毕竟山子姓孙,不是姓何,他也担心家里的孩子闹。

孙山听到何姑丈和孙大姑给他出学费,立即摇头说:“大姑丈,大姑,我已经决定不读了。”

孙大姑着急地说:“怎能不读呢?又不是读不起,凑一凑,总能凑齐的。你放心,这点钱大姑和大姑丈还能负担得起。当然,大姑可要跟你说清楚,不能一直读的,要是一直读,大姑也负担不了呢。”

孙大姑怕何姑丈和儿子儿媳有意见,所以孙山如果一直不中举,肯定不能一直供。

这点必须说清楚,免得大家猜来猜去。

孙山非常感动,感动大姑和大姑丈100两给就给,还不带犹豫。

不对,不止100两,从他们的话语中,起码要供到自己去乡试。

而孙山早就说要5年后才去乡试。

一来他身子差,准备好好锻炼,才有体力再进场。

二来想去乡试要通过岁考和科试,目前孙山还是没拿到乡试的资格。

也就是说孙大姑和何姑丈起码要在孙山身上最低投资500两。

这是一笔巨款,而他们又不是豪商巨贾,也会很吃力的。

孙山不想因为自己读书,而让身边的人生活质量下降,这不是他读书的初衷。

孙山一笔一笔地跟孙大姑和何姑丈算账:“大姑丈,大姑,谢谢你们。但我还是决定不去读了。你们两个听我说。”

顿了顿,孙山继续说:“就算你们愿意给100两,但住宿费和生活费我家也好难负担。”

住宿费10两,伙食费不设上限,其他人情交往,笔墨纸砚更多。

孙山给孙大姑和何姑丈分析孙家的收入。

孙家的田地收入虽然不用交税,但一年到头能剩下5两已经算多了。

柑橘园三兄弟和黄氏共有。就算他们不要,当做资助孙山,一年到头也就是50两。何况不可能全归大房所有,孙二叔还肯可能答应,孙三叔肯定不会应承。

孙山家种的花,除去成本,一年下来能有个80两算的上旺市年了。

孙家大房一年下来最多最多能赚120两。这还是理论上的120两,除去孙家的人情世故,看病吃药,吃喝拉撒,婚丧嫁娶,根本没办法剩下120两。

而孙山如果要在越华书院读书,起码要去100两,那真得挖空孙家的收入了。

孙伯民和苏氏一年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下来,结果全填到孙山的读书上。

孙伯民和苏氏甘之如饴,孙山都不乐意。

他做不到为了读书搜刮干净父母的银钱。

孙山非常坚定地说:“大姑丈,大姑,你们的好意,我一辈子铭记在心。但目前家里的情况支撑不了我读高价书。我不想因为读书,阿奶阿爹阿娘买块布料都不舍买。我不想因为读书,大姑丈和大姑你们的日子比以前差。”

孙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大姑丈,大姑,如果我是金子的,在哪里读书都会发光。如果不是金子,就算请大师给我开光,也发不了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