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仙侠 > 白茶传说 > 二百零四 茉莉龙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羽和白茶自然要卖义姐、义姐夫的面子,但是号码牌给了京兆尹夫妇,那些托关系的人依然喝不到茉莉龙珠,因为京兆尹夫妇自己用号码牌去喝茶了。

若让他们为自己讨号码,倒显得不好意思,为别人讨号码,就张得开嘴了,讨到了号码牌,自己又好意思喝茶了。

……

烈日炎炎逐渐退去,夏日的热浪也随之消散。

金碧辉煌的宫殿渐行渐远,车马辚辚,尘土飞扬,华清宫消夏的贵人们纷纷收拾行囊,返回繁华的长安城。

车行半路,圣人闷了,携着高力士到附近郊区转转。

于是大部队旋即都停了下来,就地休息。

郊区,一片青翠欲滴的茶园里,葱郁的茶树排列成行,犹如绿色的海洋,波澜不惊。

“将军,咱们长安的农民也种茶树吗?朕还以为,关内道就安康县种植茶叶呢。”

高力士道:“陛下,安康县成了贡茶原产地后,长安郊区的农民也引进安康茶种种植,但是安康距离长安六百余里,同种茶株,于安康、长安两境,其境遇大异。

安康地处秦巴山脉之间,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土地肥沃,恰似仙境。此地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正合茶树生长之道。故安康之茶,叶厚味醇,香气扑鼻,为上品也。

而长安,虽为天下之中心,但地势平坦,气候稍干,风沙时作,非茶树所宜。是以同一茶种,在长安栽培,恐水土不服,难以生发,茶叶品质自难与安康相比。

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听了高力士的话,圣人再看眼前这片茶园,果然长势并不好,点点头道:“是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亦养一方茶也。”

此时,圣人并未穿龙袍,只穿了便服,身边又仅带着高力士,见远处村庄炊烟缭绕,一时兴起,便想微服私访,探访探访百姓生活。

两人穿过茶园,又穿过一条稻田小径,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村庄景象已近在眼前。

圣人心情大好,步履轻快,欣赏着这不同于宫廷的田园风光。

走着走着,就走入村庄深处,几个皮肤黝黑的农夫正领着一家老小在自家门前忙碌着。

令圣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些人并不是在采摘普通的茶叶,而是在细心地揉捏着什么。他走近一看,只见那些老弱妇孺手中,都拿着一颗颗精致的茶珠,茶芯上覆盖着一层细细的白毫。

“这是何物?”圣人好奇地向一位正在揉茶珠的老妪问道。

老妪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看了看眼前的客人,笑着说:“这是我们新制的茶珠,用茶芯揉成的。您看,这茶针上的白毛如霜,是茶叶中的极品。我们也是第一次尝试,没想到效果这般好。”

圣人觉得有意思,继续询问:“为何想到用茶芯制茶珠?”

“哎,这还要归功于长安城里那家‘香茗雅叙’的老板。”老农指了指长安城的方向,脸上满是感激之色,“他派人来教我们制作茶珠,还跟我们定了合同,说是有多少收多少。我们这些老弱妇孺,本无力耕作,如今却多了这么一条赚手工钱的路子,都感谢那位老板。”

圣人听得心中一动,他对这家“香茗雅叙”的老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问老农:“这家茶楼很有名吗?我怎未曾听闻?”

老农笑了笑,说:“客官是外地人吧?‘香茗雅叙’在长安开业也才一两个月,可是却家喻户晓,尤其是这新出品的茉莉龙珠,香气扑鼻,味道绝妙,达官贵人都爱喝。”

圣人听后,心中暗暗吃惊。他对这家茶楼和那位神秘的老板充满了好奇。他决定回宫之后,一定要让人好好调查一番。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茶园上,将那些茶珠映照得更加晶莹剔透。圣人与高力士缓缓离开,一路上,他心中始终萦绕着那茶珠的影子,以及那隐藏在长安城中的“香茗雅叙”。

“等回宫之后,奴就派人去查探一下‘香茗雅叙’的底细。”

圣人看了高力士一眼,满意道:“将军一向是朕肚子里的蛔虫。”

揣摩上意,在别人是大逆不道,但在高力士,那就是恪尽职守,圣人很满意他这点。

现在,蛔虫又蠕动了一下自己的脑子,对圣人道:“陛下,奴前些日子遇到寿王妃了,说是作了一支曲子,想请圣人给指点一二。”

圣人听到寿王妃三个字,并未搭腔,一副兴致缺缺模样。

高力士继续说道:“奴想寿王妃还有这样的音乐才能不成?奴看她作曲才能定比不过美容才能。”

圣人还是不吭声。

高力士又说道:“寿王用利器划出来的那么长一条疤痕,太医都束手无策,寿王妃自己却给自己治好了,一点疤痕都没有,皮肤还比以前更好了,奴想着寿王妃的养颜美容之术定是了不得的……”

圣人停住脚步:“寿王妃她的脸……好了?”

圣人的语气竟然掩藏以貌取人的意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