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路人甲也好过炮灰 > 第247章 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桂英得到了贾元青的指示后,立马兴高采烈地出门去了。她心里想着:“这件事早点办完也好,免得夜长梦多。”她一边想着,一边加快了脚步。

王桂英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了知青院。她心里也明白,自己在刘家堡还算晚辈,贸贸然跑去找刘姓族老并在那里叽叽喳喳,估计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她提前回到娘家,打算让她妈妈出面帮忙。王桂英非常了解她妈妈,只要给足了好处,她妈妈肯定能让她如愿以偿。。

“娘,你在家吗?我这有个好事告诉你。”王桂英一把推开门,大大咧咧的就进去了,完全不担心家里没人。

毕竟以她娘的习惯来说,这会儿一定在家准备晚饭呢!她那后爹和弟弟可等着吃呢!要不是自家弟弟年纪小才上小学没几年,王桂英也不会指望着她娘了!有这个好机会她娘肯定得给自家男娃了,贾元青这个外八路的女婿算什么。

王桂英她娘正在炒菜,听到王桂英的话翻了个白眼,她家的这个姑娘算是白养了。也不知道那个贾知青有什么好的,瘦的像个鸡崽子似的,要不是家里有补贴,就他赚到的那点工分自己都养不活。

“呵,你这能有什么好事。难不成你现在就怀孕了不成~”王桂英她娘快手快脚的把菜端到桌子上,给王桂英也拿了一套碗筷。

“吃了么?你这顺道吃点,有什么话慢慢说。”

王会记也放下烟袋,坐在了桌边,无视了王桂英和她娘的对话。自从王桂英见异思迁把目光从沙成浩那转到贾元青的时候,王会记心里就开始有了一些意见。

可这王桂英毕竟是个姑娘家,还是刘家堡的恩人之后,他的确不太好多管。原本他还想着要是王桂英能跟沙成浩成了话,可以拉近沙家和刘家堡的关系,毕竟王桂英说到底还是刘家人。

有了王桂英他爹的情面在,刘家堡要是有什么好事也会多想着点沙成浩,王会记可就沙成浩这么一个侄子,为他多想想也不例外。

哪想到年轻人自己主意比天还大,想一出是一出,不管是沙成浩还是王桂英都没这个意向,王会记也就放下了。绝不是王桂英向他许诺的那样。贾元青是厂长家的孩子,早晚要回到城里去的,等到时候她站稳了脚跟,弟弟也长大了正好可以弄个工作。

侄子哪有儿子亲,王会记也就默许了!可是他也是个要脸的人,当然是假装做不了王桂英的主随她去了。

“姐,你这次咋没带那个饼干过来啊!姐夫从京市带的饼干可真好吃,你下次多带些回来。”王家小弟虽和王桂英不是一个爹,可从小就是王贵英带大的,王桂英还是非常疼爱他的。

“我这不是急着出来,没来的急吃吗。小弟,既然你喜欢吃那个饼干,我回头让你姐夫多买点。他爸可是厂长,不过就是一些饼干罢了!要多少有多少。”说话的语气里多少有些炫耀。

王桂英忙吃了几口饭,她也是急着出来,饭都没来的及吃。

“英子,你这是有什么好事要说么?是你怀孕了还是贾知青家里使力了他可以带着你回城了!”

“哎呀,都不是。娘,刘家堡今年有了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你们知道吧!”

“当然知道啊!村里可都传遍了,要不是你弟弟年龄太小了,我就算撒泼打滚也得给你弟争取过来。”

王会记也暗暗叹气,自家儿子的确不赶趟啊!要是早出生几年就好了,有她姐在得了名额刘家堡的其他村民也不会多说什么。

“娘,弟弟年龄不够,你女婿各方面可都符合要求的啊!你们想想啊!要是贾哥现在得了这个名额去上大学。就凭贾哥的本事以后大学毕业还不是能分个好工作。大学可要上四年呢,到时候弟弟也长大了,正好可以活动活动弄个工作去城里。”

“到时候有贾哥照应着,弟弟还不是步步高升么!再找个能孝顺你们的城里媳妇,那多好~总之,只有贾哥好了以后才能更好的提携弟弟啊!”

王会记也被王桂英画的大饼吸引了注意力,这倒是很有道理。这名额落在其他刘姓人手里话,他王家可是一点好处都占不到。

“你准备咋办?这可是上大学的名额,别的人家估计不会轻易放手。贾知青他毕竟是个知青,在刘家堡还是刘家人的主场。”

王会记这话说得很中肯,单单投票这点贾元青就一点优势都没有。

王桂英有些心虚的看了他们一眼,咬牙说道,“我爹当初可是为了刘家堡丢了一条命,现在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我还要不去么?”

“你这意思要挟恩图报了!你可要想清楚了,这次你真的要是这么做了,以后也就是和刘家堡恩怨两消了!以后就不能再拿什么救命之恩说事了。”

王桂英坚定的点了点头,反正贾元青要是去上大学了后,她就会成为城里人了。到时候谁在乎一个刘家堡啊!都是些乡下人以后能帮上什么忙,别一个个的上门打秋风就好了!

“成吧,你想清楚了就成。让你娘和你一起去村里转转吧!”王会记放下碗,又拿起了烟袋抽了起来,神色复杂。

王桂英她娘撇了撇嘴,一条人命呢!咋可能像娃他爹说得那样用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就了解。不过就先这样说说罢了,要是有什么事刘家堡还能不管她们母女不成。

王桂英她娘麻利的把桌子收拾好了,把碗筷一洗手一擦,就和王桂英出门去了。下面可是她的主场,王桂英作为一个小辈有些话还是不好说出来的。

这种事她也算轻车熟路,要知道依着前夫的福,她着实在刘家堡得了不少便宜。

王桂英母女两第一个目标就是大队长家,毕竟这事说到底大队长他们说话很有用一些。只要大队长和村长点了头,其他村民也不会说什么,不服气也得憋着。

路上正好遇到了眉开眼笑似乎得了大好处的二丫婶子,王桂英连忙上前打招呼,“婶,你这是要去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