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秀花回到家,原本想找机会试探两人,没想到她们先跟她说一件事。

周盼娣拉着张秀花进屋,“我有门路可以弄到胶鞋,你要不要?”

张秀花怔住,她一个知青哪来的门路弄胶鞋。就算她在家乡地门路,但是通过快递邮寄,也赚不了多少差价。

周盼娣见她盯着自己,摸了摸鼻子,“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做这个。你想要胶鞋,我可以帮你买。不过只有黑色。”

张秀花恍然,原来她在黑市弄到的。

她点头答应,“可以啊,几个孩子都买一双吧。”

她拿笔就要写下孩子的码数,周盼娣却按住她的手,问她那被子还能不能弄到。

“我有朋友也想卖。但是他们没有门路。”

这么冷的天,棉被的销量自然很可观。

张秀花给村里人卖棉被是为了不引人注意,但是如果这个价给外人,肯定会引起轰动,到时候她就暴露出来了。

她想了想,“之前的价肯定不行。至少得30块钱。”

30就是黑市平时卖的价格,但是黑市的数量却很少。原因很简单,因为棉被北方不产,都是从南方或新疆运过来,路途遥远,面积又大,倒卖它不划算。

周盼娣想想还是答应了,“行。你先帮我定十床,回头我叫他们过来拿货。”

“什么时候?”

“天黑。”周盼娣做事很谨慎,怕白天被人发现。

张秀花担心对方会把自己暴露出来,“不能来我们村。”

“嗯,我们每次都是去张家屯那个破屋。”

张秀花知道张家屯破屋,她去公社时,路过那个村子。那破屋说是屋,其实顶已经掀翻,也就是个摆设。

可能是拥有共同的秘密,张秀花对周盼娣就不像之前那么小心翼翼。她把买红薯粉碎机的事说了。

周盼娣听完,眼睛一亮,“黑市粉丝卖得也很少。这个应该有销路。”

张秀花可以掏三百块钱,周盼娣可以掏剩下的钱。至于李小英,她没钱,只能当个技术工。

“如果真能开起来,我们可以趁着农闲时做红薯粉丝。”周盼娣还把她的流程细化,“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红薯渣滓,村民们过来打红薯,直接帮他们打碎,剩下的步骤让他们自己负责。红薯渣滓也让他们全带走。不占用我们的盆。”

说起盆,张秀花也想起来了,如果真想做大,家里这几个盆肯定不够用。

但是如果定粗瓷大缸,容易碎,而且笨重。但是买塑料盘,她没有门路,也不知黑市能不能弄到。

她一共也没去几趟黑市,除了东北产的农作物,其他工业品都是看缘分。

周盼娣以前在黑市见过,不过盘没有缸那么大,最大也只有洗澡盘的尺寸,但是它的口很浅。

张秀花却已经很满足,“那就多买几个。”

七日后,张三喜果然带着老婆回来了。

因为天冷,儿子没有跟过来。

张秀花早已帮他弄来两床棉被,张三喜爱惜地摸了又摸,这才聊起红薯粉碎机的事情,“我帮你问过了,你想做一台这样的机子至少得430。”

张秀花果断点头,“可以。我怎么下单?”

“队里开介绍信,然后到公社开介绍信,然后再到农机站下单交钱。我们农机站入不敷出,只接现款。”

张秀花自然知晓。如果可以欠债,估计大队长早就利用这层关系去下单子了。

她回家拎了二斤红糖到大队长家,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以后村里人想到我家打碎红薯就方便多了。”

大队长之前听大队会计汇报这件事,听到她要出资这么多钱,有些担心,“那么贵的机子,你确定一个人买?”

张秀花摆手,“我一个人哪买得起。周知青和李知青听说我想买机子,钱不够,她们就跟我一起参与。反正我做这个小作坊,也得要帮手,就让她们跟我一块干。大队长放心,我们肯定不会耽误地里的活计。”

大队长也知道她一个人挣工分困难,虽说李建国月月有工资,但是光靠买粮肯定不长久。这个红薯粉作坊能让她挣点小钱,他也算是做了桩好事。

“行!我给你开介绍信。”

张秀花顺利拿到介绍信,又去了公社找人盖章。

她到了公社先去找公社主任,对方是管这块的。

看到一个陌生大姐进来,公社主任有点懵,“你是?”

张秀花把自己的来意说了,还不等对方表态,她先是一顿大夸特夸,“还是新中国好啊,家家户户都能分点口粮,我家六个孩子,我就是挣十个工分,也分不到多少粮。所以我就想开个小作坊。这不……用到红薯粉碎机。要来队里开介绍信。”

红薯加工作坊上次已经同意了,这次她要买红薯粉碎机,事情就比较小了,公社主任象征性地问了下,“钱够吗?那边可不欠账。”

五星公社这边一直很穷,只有一家窑厂拿得出手。如果能多一个厂子,对他们来说也是项业绩。当然现在这个作坊规模还很小,但是她真能干成,未来还是可以扩大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