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下了大雪,地上积了厚厚一层。
她们赶着晚饭前来的。
车子开进青禾巷,两旁的院子小楼,家家户户贴着对联,很是喜庆。
贺章将车停好,一行人下来。
巷子里,小孩跑来跑去。
隔壁奶奶正在扫雪,看到林书颜热情打招呼,“哟,书颜来了,昨天就听你妈说,你们今天在面馆吃年夜饭呢。”
“是呢,刘奶奶新年好。”
林书颜眼角眉梢都是笑,一身米色的大衣,里边毛衣是红色的,衬得小脸明艳。
“今天可真漂亮,快进去吧,你妈指不定等急了。”
“好嘞,您先忙。”
几人朝着四合院走去,刘奶奶看着他们背影忍不住羡慕。
“可真养眼啊,姑爷俊,闺女俏。”
连孩子都是顶顶可爱的。
接近傍晚,四合院里点起了灯。
前院屋檐上,横着拉了几条线,挂着灯笼,没串灯也喜庆。
厨房最是热闹,烟囱冒着白气,里边传来爽朗的笑声和说话声。
小树和福宝跑在前面,“太姥姥,陈奶奶、大姨。”
“哟来了,我的小乖孙们,舅妈呢。”
“这呢这呢,”林书颜走了进来,里头满满当当都是人。
奶奶一直没回去,这会儿坐在灶台后的小条凳上负责看火,陈妈妈在炸油墩子,林香莲处理食材。
“贺团长也来了,你上对面大通间坐着,里头有火盆,暖着呢。”
贺章站在林书颜身后,闻言略略点头。
贺小雨最后进来,她在外头看小孩放鞭炮。
“奶奶好,婆婆好,大姐好!”
“好好好,小雨也上对面吃糖去。”
贺小雨甜甜一笑,“我不吃糖,我带小树和福宝放炮去!”
小树眼睛一亮,福宝却是听不懂,小脸懵懵地,只看着锅里的油墩子流口水。
贺章冷眼看去,沉声道,“只准带小树去。”
“行行行,”贺小雨带着小树溜了。
厨房里都是女人,林书颜转身看看贺章,“你去喝茶吧,跟我哥说说话。”
“好。”
“等等,把我外套拿去,”厨房里热腾,林书颜把外套脱了,穿着红色小毛衣,就开始薅袖子。
贺章接过,又嘱咐了一句,“别冻着。”
“不会啦。”
他这才拿着外衣出去了。
“你哥和嫂子在通间包饺子呢,外头落雪了,我不想你嫂子来来回回走。”
林书颜道,“是呢,是要仔细点,嫂子这几日身子还好?”
林一旺结婚六七年,媳妇终于怀上,陈妈妈发自内心得高兴。
“要我说,这一年咱们家是走了福运,这福运是咱们颜颜带来的,她好了,家里什么都变好了。”
“现在你大哥也要有孩子了,以后一切都有盼头。”
奶奶笑道,“不说这些,咱们乐乐呵呵的。”
陈妈妈点头,一抹手,“是是是,乐乐呵呵,你们瞧瞧福宝,眼巴巴看着油墩子,小馋猫呢。”
小福宝趴在灶台旁,小嘴抿啊抿,馋狠了。
林书颜先给她捞了一个在小碗里,那油墩子里头包着萝卜丝和粉丝,外酥里嫩,好吃着。
“来,福宝坐奶奶旁边吃去,”林书颜用筷子把油墩子分成小块,怕孩子烫着嘴,“要吹凉了再吃。”
“舅妈,福宝吹吹。”
小团子捧着碗,乖巧坐到了小条凳,一老一小窝在一起。
还不忘先给奶奶吃一口,“太姥姥,香香。”
“哦,真香,福宝给太姥姥的更香了。”
福宝得了夸奖,这才心满意足吃了起来,吃得满嘴油汪汪。
家中有老有小,最是热闹。
厨房里起锅烧菜,大过年的,烧的都是大菜。
菌菇鸡汤、红烧肘子、清蒸鲈鱼、还有什么油墩子、溜肉段、炸豆腐……
厨房很快就摆不下了,陈妈妈把手擦干,笑道,“我先送对面去,大通间摆好圆桌了,咱们今天就在那吃。”
“好呢,顺便把饺子端过来煮了,”林书颜笑笑,顺手炒了两个青菜,大鱼大肉配点青菜解腻。
“好嘞,”陈妈妈端着大肘子出去了。
雪花鹅毛般飘下来,刚扫过的前院又蒙上薄薄一层积雪,真是瑞雪啊。
陈妈妈抬手遮住大肘子,布鞋踩着积雪,‘咯吱咯吱’穿过前院。
连脚步都是喜悦的。
她跑到大通间,一撩门帘,里头升着火盆热乎着。
“来了来了,马上就开饭了,你们收拾收拾,摆下桌子,饺子给我拿过去煮。”
毛艳萍正要站起来,林大哥让她坐着,“我,我来。”
满满两大屉饺子,陈妈妈接过来,拿去厨房。
饺子压轴煮上 ,大铁锅里水沸腾,圆滚滚的饺子翻着肚皮上来。
外头偶尔传来两声炮响,林书颜盛了满满一盘饺子,“大姐把小树叫回来,我让他把饺子送一些给禾禾他们。”
“好嘞,”林香莲走到院门口,喊了两声。
贺小树一下就跑回来了,听林书颜的,端着饺子送去隔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