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崛起的家族 > 第248章 备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憨看着两个孩子,有说有笑的离开了,心中还是有一些安慰的。

开辟一条远途的商路,哪有那么容易,这两个孩子悟性不错,又有老官哥哥的合作,终于还是能闯出一条路来的。

那个金老爷子,老憨已经猜出他是谁了。

曾经有一个土匪头子,手段十分的恶毒,与高手对招时,往往用金钱镖伤人的眼睛和咽喉,然后再过去补刀。

他这一手非常的可怕,有很多的高手都着了他的道。

后来这土匪头子的队伍壮大了,被朝廷招安了,他成了一名小军官,跟着队伍四处征战,去了远方。

再到后来渐渐没了消息。

却没想到,他居然和老官哥哥还有些关系,那他说的恩公,难道说的是老官哥哥吗?可以肯定的是,和老官哥哥的家族是脱不开关系的。

他能把铜钱镖这手绝活,教给清风和莫风两个孩子,一方面是出于对这两个孩子的欣赏,这两个孩子的武学天赋真的不错。

另一方面很有可能是厌倦了江湖上的厮杀,尽快还完这个人情,不再过问江湖上的事情了。

否则不可能教的这么详细,还不让清风莫风拜他为师,仍然让清风莫风叫他姜叔。

唉!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这两个孩子的机缘,那金老爷子为了早一点儿离开,还尽量的把清风这孩子介绍给那些江湖朋友。

看来老官哥哥那里的恩情,他还的也差不多了,他这种人一旦想离开,别人很难留下他的。

好在他这种想法,对清风没有坏处,能让清风更快的和那些土匪混熟的,以后行商的时候不至于发生什么危险了。

今年这个旱年,粮食又会减产的,自家真的很需要这个商队赚回一些利润来,多买上一些粮食。

为了能多储存一些粮食,老憨把那些挖蓄水池的石匠召集了过来,在自己的酒厂附近山上,挖了几个山洞。

那些石匠经验丰富,几个山洞越挖越大了。

可惜挖出来的石头却不是石灰石,卖不出多少钱来,真是有些可惜了,好事还真没有占全的。

闹的动静有些大了,酒疯子这个只管酿酒,不愿意管闲事的人,有一次居然问老憨:“你到底想干什么?”

老憨笑着说:“存酒,冬暖夏凉,正好符合你存酒的要求。”

看到酒疯子不太相信,老憨又解释说:“也存酿酒的原料,高粱,地瓜干,存什么粮食都可以的……”

酒疯子看着他说道:“这些东西不值钱,酿酒也用不了那么多,挖山洞花钱太多,还太费劲,你莫非是疯了吗?”

酒疯子整天装疯卖傻的,却说老憨疯了,这本身就是挺好玩的一件事。

但其实酒疯子是个很聪明的人,自己不给他个合理的解释,很难糊弄过去的。

于是老憨说道:“高粱和地瓜干不值钱,你把它们酿成酒就值钱了,现在不值钱,灾荒年没饭吃的时候,有高粱和地瓜干吃,也能让人活下来,那就不是值钱不值钱的问题了,值命!很多人的命!”

酒疯子很聪明,但他很少想未来的事情,很多时候今朝有酒今朝醉。

但是老憨的这番话,他还是很快明白了怎么回事,老憨根本就是在备荒,他当然也知道荒年的可怕。

酒疯子还是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的说道:“你比我想的事情大,很多人的命,值很多钱……”

从此酒疯子和老憨交流的时候,不再那么傲了,交流也顺畅的多了。

但酒疯子还是不管别的事情,一心一意的酿酒,酿酒的技术真没的说。

慢慢的,别人不再叫他酒疯子了,都管他叫酒爷了。

山洞当然还要继续开凿,但这些还是不够的,老憨和陆老三说,农闲的时候,再建一个粮仓,这话也是真的。

并不是很严重的旱情,老憨却如此拼命的备荒,是因为知县又换人了!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知县,换人也很正常,但是这次换上的知县有点不正常。

刚到这里上任,就开始大肆的搜刮起来,弄得老憨心里真的没底儿了。

知县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收取上任礼金,比以往的知县收的都多,那位收钱的师爷,也比以往的师爷横的多。

就算老憨的医馆儿,也没给优惠多少。这酿酒作坊更是加倍收的钱。

老憨和徐二包子聊天的时候,问徐二包子怎么回事。

徐二包子骂了一句才说道:“还能是怎么回事儿,这次来的就是个捐官,一点儿才能没有,先捐的功名,又上下打点,捐了个实缺,还没有什么背景,没少花银子,还被打发到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来了,他倒霉,我们也倒霉,老百姓更倒霉……”

老憨不明白的问道:“当官不是都需要捐钱吗?这次的为什么不同?”

徐二包子叹了一口气说道:“当然不一样了,有的官有一定的家族背景,想当官儿,当然也需要打点一番,不会花太多钱,而且这样的官心中有数,不会做的太过分……”

看来这一次徐二包子是满腹的牢骚啊:“有的官有一些才能,自然盼着能够升迁,做起事情来不会太过分,更不会明目张胆。现在这位,唉!怎么说呢?什么都没有,还花了大价钱,当了这里的官儿,自然想把本钱捞回去,再大大的捞上一把……”

老憨一想,还真对,自从来到这里,每一个知县大人都不一样。

就听徐二包子继续说道:“关键是他自己没数啊,比较贪婪的知县咱也见过,他吃肉的时候也让我们喝点汤吧?这一位呢?好嘛,汤都舍不得给我们多喝呀!什么玩意儿……”

通过徐二包子的牢骚,老憨才真的知道了,什么是贪得无厌的孬官。

以前的那些官也贪,但还是按照那些不成文的规矩,让一条线上的人都有所收获。大家都成了一条线上的蚂蚱,飞不了你也蹦不了我。

有的更加讲究一些,有的钱能贪,有的钱不能贪,或者不能多贪。

现在的这位知县大人,商家的钱他捞,老百姓的钱他捞,财主富户的钱他也捞,甚至衙门里办公的那些人的钱他也捞!

就连衙役班头都竞争上岗了,谁给的钱多就让谁干。

徐二包子恨恨的说道:“这位知县大老爷啊!等着出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