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 第130章 统筹之争1 高欢起兵 推举人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0章 统筹之争1 高欢起兵 推举人选

然而两路都失败了。

531年4月,萧衍的长子,太子萧统离世。

萧统执法宽仁,倍受百官爱戴。他的才华极高,他主持编撰了《文选》,收录了大量古籍文章。

这些文章因为被收录在《文选》中而流传到今日,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将在二十多年后被焚毁。

526年,萧统被设计陷害参与了巫蛊之事,导致萧衍和萧统之间父子猜忌。

萧统离世后,萧衍吸取了萧赜、萧昭业的教训,没有立皇太孙,而是改立第三子萧纲为太子。

对了,顺便说一下第二子萧综的结局。

萧宝寅叛乱时,他本想投奔这个叔父,但没能成功。不过北魏也没有为难他,还让他娶了公主。

陈庆之入洛时,他表达了想回南方的愿望。萧衍也寄去了他小时候的衣服,希望他能回来。但陈庆之败走,他也没回去。

尔朱世隆想侮辱公主,公主抗暴被杀。他出家为僧,后来病逝,时年35岁。北魏以王礼将他葬下。

他的灵柩被南梁盗取,萧衍便将他安置在皇陵。

所以,至少在表面上,萧衍也认为他是自己的儿子。

那么他到底是谁的儿子?

……

高欢控制局面后,他面前有个难题,现在北魏同时存在两个皇帝,元恭和元朗。

他认为元朗为皇室远亲,难以服众,便将其废掉,支持元恭。

但元恭有明主之风,不适合做傀儡,于是也被废掉。

高欢一度考虑过南梁送过来的元悦,但元悦性格暴虐无常,也不适合。

最后,高欢拥立元修为帝。元修在洛阳即位,礼仪全部恢复胡人旧制。

元修立刻处死了元晔、元恭、元朗、元悦。

当前时间:公元532年5月

当前皇帝:(北朝)北魏第13任皇帝:北魏节闵帝元恭(498—532)

当前时间:公元532年11月

当前皇帝:(北朝)北魏第12任皇帝:长广王元晔(509—532)、(北朝)北魏第14任皇帝:安定王元朗(513—532)

这一天内,北魏竟然一口气来了三个皇帝。后两个几乎是一起来的。

没什么好说的,都是傀儡,就都拉过去走流程了。

……

到公元532年,北方未来的局势基本确定。空间中的皇帝也看清了大局,明白了接下来斗争的方向。

这天中午,元恭刚到不久。五位统筹皇帝便在机房门口贴上了一张告示:

公元550年的统筹换届即将到来。要求各方势力在公元535年之前提交推举人选。

统筹皇帝共有5位。

务必保持和平,禁止直接开战!

于是,到了晚上,各方势力都在密谈。感染者集团决定按照此前的计划行动,在暗处推波助澜。

西汉楼中,刘氏皇帝全都聚在了一起。

刘启:“现在空间阵营三足鼎立,我们刘氏怎么也能拿到一个席位吧。”

刘恒:“还是小心为妙。树大招风!现在他们对我们很是忌惮。”

“而且我们的人数应该不会增加了,未来我们的优势会越来越小。”

刘彻:“我们可以只有一个席位,但嬴政那边也只能有一个!”

“而且,你们觉得嬴政会不会让位呢?”

第一届统筹的五人虽然有一个刘氏,三个嬴政集团的,但那时刘氏优势较大,让出位置也没有关系,也能维持平衡。

但现在双方就要势均力敌了,刘氏不会让嬴政那边多占席位了。

刘邦回答了刘彻后面的问题,“他自己肯定是不想的,他现在的权势没多少了。”

刘启:“哼,他不想也得想!这个制度名义上是爷爷和他一起提出来的,他不可能亲自破坏掉。”

“嬴政名声不好,我们就算不提,反对他的人大有人在!”

刘邦:“那就这样吧。明天早上,我会宣布,我退出选举,决定让贤。”

所有刘氏皇帝立刻明白了刘邦的用意。这下嬴政肯定相当难受了。

刘邦接着说:“然后,我倾向于推举刘恒、刘彻、刘秀三个中的一个当选。”

他看了看站在旁边的刘启,“你性格稍稍改改,之后会有机会的。”

是的,这就是刘邦的用意,这叫以退为进。

哪怕刘邦退位,刘氏的其他人在,他肯定还是实际掌权人,在幕后操控。

但刘邦退位,嬴政肯定也得让贤。他能让给谁呢?自己的后人胡亥?可能吗?

情况就很明显了,嬴政本人必将失去权力,他只能让位给嬴政集团的其他人。其他人可不是绝对服从嬴政的。

而且,这事还会有更多的影响:嬴政让位,但嬴政集团内部谁也不服谁。

他们也许会为了空出的权力展开内斗,甚至会导致嬴政集团解体。

不得不说,刘邦的计谋还是很高明的,这个属于阳谋。

刘秀:“呵呵,这下嬴政集团会大幅度削弱。对我们更有利了。”

“然后,我们再争取汉化胡人阵营。我们只要一个,但可以让他们拿到两个席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