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晋乱 > 第143章 司马炎分封诸王,杨艳要使美人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3章 司马炎分封诸王,杨艳要使美人计。

封毕嫡亲,又封宗亲,伯叔父及从父兄弟,亦俱封王爵,列作屏藩。

进骠骑将军石苞为大司马,封乐陵公。

车骑将军陈骞为高平公。

卫将军贾允为鲁公。

尚书令裴秀为钜鹿公。

侍中荀勖为济北公。

太保郑冲为太傅,兼寿光公。

太尉王祥为太保,兼睢陵公。

丞相何曾为太尉,兼朗陵公。

御史大夫王沈为骠骑将军,兼博陵公。

司空荀顗为临淮公。

镇北大将军卫瓘为菑阳公。

此外文武百官也各加官进爵有差。

不时,满朝文武皆都封罢,大殿之上,恭贺之声一片,欢笑之声不绝于耳。

时,正值腊月,本就是欢庆之日,如今又有如此天大般的荣华富贵,谁人能不欢喜?

遂就皆都于大殿之上齐齐叩头于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呼罢,更是感恩戴德的痛哭流涕。

司马炎看着群臣感恩戴德之状,不由也大喜:“自皇宫而至民间,皆张灯结彩,普天同庆!”

就在举国张灯结彩普天同庆之中,不觉便就过了残腊,已是泰始二年。

社稷安稳,国泰民安,如此大好情势,有司便就奏于司马炎:“有凰必有凤,有皇必有后,如今陛下已是登基有年,何让母仪天下者无份也?”

司马炎听有司之奏,不由大喜,旋即册封王妃杨艳为皇后,居于弘训宫。

杨艳及立为后,虽心中欢喜不已,然,待司马炎夜幸弘训宫之时,却是忽的泪水涟涟跪于司马炎脚下大哭,司马炎见状不由连连询问:“皇后自今便就母仪天下,本是高兴之事,为何却是如此悲痛不已?”

杨艳见司马炎问询,不由哭的更加凄切,一时之间,直哭的梨花带雨,花枝乱颤。

司马炎不由心疼,屡屡安慰:“皇后有何心事且言,莫如此让朕手足无措。”

杨艳叹口气方停了哭声:“如今臣妾虽是贵为皇后,母仪天下,然,可怜见臣妾舅舅舅母却尚在弘农郡受苦!”

杨艳忽的一句话,不由提醒司马炎:“朕日理万机,竟然忘记了皇后当感舅与舅母养育之恩,心中必然有意追怀舅与舅母旧恩,如此,皇后乃是请朕敕封舅赵俊夫妇也。”

杨艳听罢,不由连连粉手直锤司马炎:“陛下既然知道,何不敕封了他?”

司马炎哪敢再耽误?即刻依了杨艳之意敕封了赵俊夫妇,然,封罢,杨艳却是忽的又想起来什么,不由又哭:“臣妾忽的想起,当初助臣妾者,还有大舅赵虞,陛下应一并封了。”

“既然赵虞亦是舅舅,封了又有何不可?”

遂就应了杨艳,也封了赵虞夫妇。

杨艳见舅舅舅妈皆封,不由噗呲破涕为笑:“臣妾自然要谢陛下了。”

遂就于弘训宫中,琴瑟和鸣。

然,待司马炎天亮欲离弘训宫之时,却是不由看了一下八岁的儿子司马衷,看罢,却是叹口气,摇摇头离去了。

杨艳看着八岁的儿子司马衷,却是无论如何也开心不起来了,不仅仅不开心,却是忧心忡忡。

做为皇后,母仪天下,杨艳自然要喜,可做为母亲,杨艳看着司马炎摇头八岁的司马衷,她又如何不忧心忡忡?

为何?

原来,杨艳幼时便丧父母跟随舅舅舅妈生活,可谓命苦,万幸舅舅舅妈却是甚为疼爱杨艳视为己出,后,便就是跟随段夫人成为继女,然,段夫人夫君原乃杨艳父亲旧部,收杨艳为继女后便就让杨艳保留原姓,再后,王济寺院偶遇高僧观杨艳大惊:“此女乃龙凤贵体。”再往后便就传入宫中,司马昭听闻杨艳乃龙凤之体,本就有意于社稷江山且又笃信面相玄学,遂就一纸诏书便把杨艳配与司马炎为妻。

杨艳自配与司马炎后,因了花容月貌,倒也和司马炎两厢情愿,过的甚为恩爱。

杨艳配与司马炎第二年,便就十月怀胎生了一子,甚为聪明伶俐,司马昭、王元姬见了无不喜爱,奈何造化弄人,不曾想长至两岁之时却是忽的染了恶疾,无论宫中太医如何医治却是无力回天,不久便就早夭而去。

杨艳甚为悲痛,多半年来时常以泪洗面,稍至好些之时,因了司马攸过继于司马师,司马昭一支岂能无后?便就在司马昭、王元姬催促之下,只隔一年便又十月怀胎生了一子,取名为衷,再过一年,又十月怀胎再生一子,取名为东。

连连两年之间,杨艳连诞两子,自然喜坏司马昭、王元姬,便就无事之时时常常来府中逗玩。

然,待至司马衷两岁之时,司马昭、王元姬却是发现,司马衷竟然只会无事痛哭,然却是眼珠如同定住般不知转动,司马昭不由大惊:“此子蠢如猪般,只怕是个缺儿。”然,毕竟乃是司马骨血,无奈只得隐于自家府中,群臣来府之时虽知司马衷如猪般蠢,却是皆不敢说。

司马昭自然明白,便就待司马衷稍稍大些,长至五六岁时请就先生来教,奈何却是教了即忘,忘了再教,教了还忘,长到如今八岁却是依然不知有无。

杨艳如何不知,此子乃是真缺儿也。

然,如今司马炎篡了魏位做了皇帝,自此便就是三宫六院,嫔妃不再少数,若果哪天其他王妃生了皇子,司马衷即便乃是司马炎嫡长子,然做为一个缺儿,司马炎若果立了其他宾妃之子为嗣,她杨艳又能如何?

如今,杨艳看着八岁蠢如猪般的司马衷,她又如何不忧心忡忡?

杨艳忧心之时不由暗思:“本宫若想护得衷儿周全,便就舍命,然,本宫幼时便丧父母,无有兄弟姐妹,宫中又无帮手,只本宫一人如何斗得过宫中其他嫔妃?”

越思越是害怕,甚至于能想到司马衷被弃不立为嗣子饿死于街头之景:“如果有人帮了本宫共斗宫中其他嫔妃,岂不美哉?定可保衷儿周全。”

然,谁人可助?

忽的,脑海之中现出一人:“本宫舅舅赵虞却是生有一女,芳名一个桀字,生得婀娜多姿,花容月貌,若果桀儿能进宫中配了司马炎为嫔妃,毕竟乃是亲表妹,本宫岂不有了帮手?”

思自此处,不由大喜:“本宫就引表妹前来。”

然,却是忽的又想:“如果司马炎知其为本宫表妹,本宫又如此强硬让他纳了,只怕陛下生疑却是不好。”

不由心中一顿思虑,蓦然之间,却是计上心来:“本宫有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