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伤了什么人?事主没来报官,你倒先来投案,那不是叫什么,自投什么来着……”

“自投罗网。”武松笑道,“我听人说,投案自首能减轻罪责,我既不想逃走,那便只有自首一条路了。”

关衙役见武松气定神闲,便道:“老爷正在大堂,你等我通报。”

自昨日与九天玄女交谈后,武松志存高远,身为星宿下凡,注定这辈子不可能安居一隅做个富家翁,他是早晚要走出去的。

在他离开之前,能在清河县扎下根基才最好,一来安置哥哥,二来积攒人脉资财。若因伤了人而外逃,那便成了逃犯,再难回到此地了。

前世逃到柴进家避难,是以为一拳打死了人,若知道孙机密没死,当然没必要背井离乡。

关衙役走进县衙时,清河知县孟文英与县丞董大山、马军都头于海正在机密房坐着叙话。

孟文英虽为知县,清河却是恩州治所,他以知县之职代管州事,每天忙的焦头烂额。近日清河周边盗匪猖獗,他正与同僚商议,谈论正事时又被打断。

关衙役将武松来意说了,孟文英微微蹙眉道:“既来自首,也算是守律良民了,叫他进来吧。”

武松进了大堂,见孟文英端坐中央,董县丞坐在旁边相陪,于都头则站在孟知县身后。

依照惯例,县官审案,县丞和都头无须陪听,只因刚才议事未完,便一起听审,只等审完案子继续商议。

这是武松第一次进县衙,也是初次见到本地父母官。两旁六七个衙役站得散漫,都提着水火棍斜睨武松,关衙役也在旁边凑数。

武松暗道,若是前世的我,怕不要吓尿在这里,人有了胆色,还真是刀山火海任闯!

抬眼向上望去,见知县孟文英长得白白净净,模样很是端正,一双眸子坦荡明亮,看上去是个正派人。

孟文英也在打量武松,和堂下的衙役一比,这个青年汉子如鹤立鸡群,让人眼前一亮。“堂下那人,你因何事自首?”

“见过上官。”武松叉手向上方施礼,然后将乔管事欺凌刘寡妇一事如实说了,自己路见不平才忍无可忍出手,不小心错伤了。

孟文英见武松器宇轩昂,叙事条理分明,凭空多了几分好感,心中暗道,清河县居然还有这样人物。便道:“武松,你在本县住了多久?”

“回禀县尊,武松是土生土长的,上数五代先祖都是本县人。”

孟文英道:“一击伤人,的确像是无心为之,事主若来告你,我再命人传唤,你可不要逃了。”

“武松行的端做得正,若有错处,甘愿领罚,绝不会畏罪而逃。”武松朗声道。

孟文英微微颔首,这时,董县丞弯腰在他耳边说了两句话,孟文英微微蹙眉,看了武松一眼,道:“清河有个酒疯子武二,就是你吗?”

武松微怔,立刻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道:“武松不懂事,蹉跎了大好年华,而今已幡然醒悟,定要改头换面,活出个人样来!”

董县丞哼了一声:“这等人说的话,不足为信,只怕他出门便逃了。”依照他的意思,此刻便要将武松缉拿下监,反正本人投案、证据确凿。

武松对董县丞施了一礼,不卑不亢道:“武松虽不堪,却是敢作敢当之人,在下若有逃走念头,便不会前来自首了。”

孟文英听得很认真,识人之术,先听其言后观其行,此刻的武松目光澄澈,语声铿锵,和街上流传的那个武二全不像一个人。他略一沉吟,道:“你要知道,人无忠信难立于世,我便信你一次。”

武松也没有感激涕零,只是作揖道:“谢官人。”

依旧是关衙役带武松出来,走到县衙门口,低声道:“知县素来公允,但张家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我这边帮你照看着。”

武松取出半贯钱来,笑道:“那便有劳关大哥了。”武松知道,关衙役这人虽好酒,品性却并不坏,人家既然都这么说了,那便不好吝啬。

关衙役急忙推让:“兄弟误会。吃酒见人心,你这人一向爽快,我哪会要你的好处钱?”

武松推让几次,见关衙役的确是真心想帮他,道:“既如此,待武松日后报答。”

走在回家路上,武松面色不太好看,知县边上那人不是县丞就是主簿,他对自己已经表露出了恶意,很有可能与张大户有关。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有这么一个人吹耳旁风,这件事难办了。

武松对当下刑讼牢狱的暗无天日深有体会,原着中武植被人害死,武松以都头身份报案,知县都爱答不理。待武松手刃亲嫂、当街杀死西门庆,也只判了个发配孟州。孟州牢城营中,更是享受了一段大爷般的日子。

在这年头,一个押司、管营、牢头都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张大户若是送足了银子,难保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来。

回到家中,两个匠人还在等武松吃饭,武松又将饭菜重新热了,三人一起吃了个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