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得知这个消息后,武松和吴用、李助三人不禁击掌相贺。

这就是他们共同定下的计策,攻打祝家庄,擒下栾廷玉,让祝家庄人心慌,诚惶诚恐下,他们必定不敢如往常那般倨傲,而是会真正地以诚相待,和李、扈两家交好。

祝家庄人却不知,在武松和李助的陈说利害(挑拨离间)之下,现在的李家和扈家再不是任他拿捏的了,他们正在摩拳擦掌,努力地为祝家庄掘墓呢。

“让这两家都拖一拖,祝家庄已是囊中之物,待我从东京回来再说。”武松道。

吴用道:“正是,待梁山泊击退官兵,李、扈两家更懂得如何选择了。”

又过了几天,昙忍、时迁、杨林三人保护着女眷回了梁山,杜嶨、花荣、秦明一齐在金沙滩上相迎,见了自家人安然无恙,这颗心才算踏实下来。

这里面只花小妹是未嫁之身,武松便叫她与李师师同住一院,出入有人照应,也方便些。

众人再议起去东京一事,武松略一盘算,倒是有好几件事要办,倘若收服了凌振、徐宁,必要取二人家眷上山,才能安心。

如此一来,人少是肯定不够用的。

两天后,武松整顿装束从梁山出发,随行的有李助、时迁、庞万春、杨林、邓飞五人。

六名好汉晓行夜宿到了东京,武松被官府通缉,早早便让时迁为他换了一副面容,此次扮作从河北来东京游玩的员外郎。李助扮作武松管家,其余四人都是仆从。

到了东京,六人找了一家大客栈住下,李助叫那四人结伴去城内闲逛,又在房中为武松卜了一卦,道:“相公今日有喜事。”

武松对李助的本事深信不疑,道:“往哪里走?”

李助道:“出门向东,定见分晓。”

武松笑道:“先生铁口直断,你说向东,那便向东。”

出了门,武松见李助并未跟上来,便独自朝东走。穿过一条街,看见一座好大茶楼,心中不禁一动,这座茶楼他曾来过的。

正在茶楼下犹豫,见三个人从对面走来,一个少年被两个扈从拱卫着,缓步往茶楼里走。这个少年不是别人,正是武松上次在此喝茶时遇到的黄焕。

但此次武松换了面容,黄焕自然认不出他。

武松跟在后面进了茶楼,黄焕一个扈从却拦在门口,警惕地盯着武松。

“怎地,这是你家开的?”武松脚步不停往里走,那扈从挺身挡住,被武松的钢筋铁骨一撞,险些跌个跟头。

“大胆!”另一个扈从从腰间抽出一柄快刀,对武松喝道。

武松不愿起大冲突,叫道:“黄焕小哥!”

黄焕回转身来,仔细看了看武松,想要相认却又拿不准,武松笑道:“可还记得武清河?”

黄焕听了这名字,立刻面露喜色,对扈从呵斥道:“收起刀子,叫你出来现眼的!”

“大兄一去经年,黄焕甚是想念。”黄焕施了个礼,请武松先行。

武松也不在意,搀着黄焕一同进了茶楼。

黄焕显然是这里的熟客,伙计见他进来,十分恭谨地带路引入二层雅间,落座后,不待吩咐,香茶、干果蜜饯便流水似的端了上来。

一楼正在说书,说书先生讲的仍是三国故事,这一回正说到关云长败走麦城,已经讲到了关羽被擒这一节。

黄焕是听过这回书的,问道:“大兄可听过此回书,关云长刚刚威震华夏,此刻便败了,真是可惜。”

武松对三国故事自然如数家珍,他倒不觉得有什么可惜,看三国掉眼泪,为古人担心有何意义?便道:“俗话说,盛极而衰,关老爷忠义千古无二,品格上是完人,自然值得敬佩。但从结果论之,丢了荆州,实在是不该啊!若有荆州在手,蜀汉也不必龟缩一隅,活得如此艰难了。”

黄焕不禁面露讪讪之色,关羽就是他心中神一样的人物,毫无瑕疵,但在武松口中,却也能挑出毛病来。

不过他早领教过武松的才学,上次相见后,武松便给他留下了深不可测的印象,心中不禁暗想,满东京的文人也无人敢说关二爷的不是,也只有这位先生敢说了。

“先生请指教,荆州究竟有多重要,失此一地,难道真就葬送了蜀汉?”黄焕道。

武松被问得一怔,随口道:“荆州上通巴蜀,下达吴越,北抵中原,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四战之地。”

“诸葛丞相劝刘玄德,先取荆州再取益州。”

“荀彧曾向曹操建议,‘先定河北,后修复旧京’,最后‘南临荆州’,便可天下大定;”“东吴鲁肃曾和孙权说过,荆楚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你是不知道窝阔台打襄阳打得多——”说到此处,武松顿觉失言,怎么将一百年后的事情说出来了?

黄焕也没觉得异常,慨叹道:“地理山川,运筹帷幄,这些东西要去哪里学呢?”

武松笑道:“学这些做什么?你又不做将军元帅。”

黄焕道:“那先生是如何知道这许多的?”

武松心道,一千年后,有一种东西叫网络,坐在家里能知天下事,可这要怎么和你解释呢?

二人饮茶叙话,这一聊便聊了两个时辰,武松看得出,黄焕读书是下功夫的,但这年代的读书人,思维太过死板,凡事都一根筋。

他们两个就以三国为引子,谈论古今得失,时不时论及当朝局势,武松每每说出一个现代社会说烂了的观点,都会让黄焕沉思良久,然后露出醍醐灌顶一般的兴奋神色。

临别之际,黄焕期盼地问道:“大兄明日可还来?”

武松点点头:“若无事便会来坐一坐。”

黄焕十分高兴,欢天喜地去了。

武松回了客栈,心中有些犹疑,不知道这个黄焕是不是李助所说之人,明天叫时迁探一探这人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