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月清风剑 > 第95章 请君入瓮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伯温解释道:“这个方案分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叫‘调虎离山’,简单地说,这一场仗在太平打或应天打,都对我们没有好处,太平和应天之间有一个山叫龙山,那个河湾叫大胜港,大胜港和龙山之间有一块大平地,四周都是山,平地足可囤十万之众,我们把他们引诱到这个地方来,就可以以逸待劳地消灭他们。所以后面第二部分叫‘关门捉贼’,这个作战方案我都基本上作了安排,现在就等主公确定了方案之后,分别去实行之。”

朱元璋和刘伯温又密议了很久,朱元璋心中有数了,很高兴,就再出来召集众人道:“你们大家听着:我自出淮西以来,尚不知逃和降二字怎样写的,你们提出这种意见,无非是想保全你们的家小、官爵、俸禄。陈友谅才十多万人,我应天有三十多万人,他来投降我还差不多,你们把眼睛睁大些,看我朱元璋是如何把他们打败的!你们要想保富贵、家庭就必须站起来万众一心,保家卫国。从此刻起,有谁敢说逃或降的,一律杀无赦。”

刘伯温也说道:“陈友谅来进攻我们犯了几个大忌:一,他远道而来,后勤粮草供应困难,二,陈友谅兵虽多,但他篡位自立,人心不服,很多将领都怀念徐寿辉,三,陈友谅无故侵犯我应天,名不正,言不顺,师出无名,无端杀害我将士三千,我们应同仇敌忾,上下一心,打败陈友谅。四,兼之他们远来,不服水土,士卒疲惫,地形不熟,不得民心。我们应马上出兵,在半路上给他一个迎头痛击。我们要万众一心,保卫我们的家园,保卫我们的国家。”

统一了认识,上下就同了心,一致抗汉,朱元璋按刘伯温的意见给严州的李文忠送信,让他西出江西攻取信州至长江边,截断陈友谅的粮草供应,这一招果然利害,很快使陈友谅的粮食紧张起来,军心不稳。

第二是调虎离山之计很快进入实施,朱元璋找来康茂才,对康茂才说道:“兄弟,你和陈友谅是老乡,能不能当一次阚泽,献诈降书?”

康茂才说道:“没问题,哥哥的事,也是我的事,我和他虽是老乡,和他没有交情,不过我家有一个看门的老头,原在陈友谅家看过门,如果叫他去送信,陈友谅必信无疑。”

这时,刘伯温递过来一封信,是摹仿康茂才的口气给陈友谅的,内容如下:

汉王陛下:数年不见,近闻陛下高登皇位,甚是欣慰,奈何弟当年错走一步,将五十万人马错投他人,致使今日一官半职未得,封官进爵者尽为淮西人,陛下如早数年来金陵,也不至使弟明珠他投,也不至于今日受他人之气,愿陛下早来应天。详情来人细述。康敬上

元璋道:“好,我看可以,连夜遣看门人送去。”康茂才应命,当晚就密使看门人划一小船到陈友谅大营送信。陈友谅接到信后十分高兴,详细问了康茂才的情况,陈友谅又问了其他,老头一一如实回答。陈友谅就深信不疑。

太师邹普胜暗地里对陈友谅说道:“皇上,该不会又是一个阚泽吧?来献诈降书的。”

陈友谅说道:“哎,太师你也太多虑了,康茂才和我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打过渔,送信的人原是我家的看门人,他们不会陷害我的,再说,他们又没有干什么事,就算诈降,他们也没有献什么和提供什么。何必无故来骗我呢?”

邹普胜说道:“现在两军对垒,处于交战时期,还是小心为好。”

陈友谅说道:“太师,你不要学曹孟德,遇事多疑,难道这个世界连老朋友、老乡都不能相信了?”

邹普胜说道:“陛下,我不是怀疑你的老朋友、老乡。我是说这个朱和尚最近请了一个什么江南第一谋士刘伯温作军师,此人足智多谋,诡计多端,小心他使用诈降计。总之我们不能走曹孟德的老路,走错一步棋,会导致满盘输。”

陈友谅不屑地说道:“你放心,只有傻瓜才上当。什么‘百瘟’、‘千瘟’的,我看干脆叫‘刘万瘟’算了。名字都没有取好,还当什么军师?你想一头猪(朱),遇上‘百瘟’,那猪还能活吗?成了瘟猪,只有死路一条。我们这回有老康的里应外合,我看我们可以百胜了。”

陈友谅又传老门丁入内问话:“老康现在在什么地方?手下有多少人?”

老门丁说道:“报告主人,康茂才现在在守江东桥,江东桥是旱路通往应天的必经之路,是一座木桥,桥上有斗大的‘江东桥’三字,康茂才现只有士兵三万五千人,就住扎在桥边的。”

陈友谅听了说道:“可怜,可怜!带去五十万人,才给三万五,一代城防司令,来守一座小木桥,朱元璋也太不会用人嘛?你回去叫老康说把三万五千人带到朕这边来,朕封他为一字并肩王。”

老门丁说道:“好,我一定把皇上的恩德向老康说清楚。”

陈友谅说道:“好,你现在马上回去报告康公,朕兵到江东桥,大叫三声:‘老康!’他就马上倒戈作内应,不可误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