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月清风剑 > 第119章 杭州擒贼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们两个人轮流玩被蛇咬,都是笑声不断。她们玩累了才停下来,招呼我坐下,莺莺小姐问我道:‘你是新来的的老师,刘伯温先生吧?’

“我惊奇地说道:‘正是。小姐你是怎知道我的?’

“她笑着说:‘我是听我父亲和弟弟说的,说我们家来了一位奇士、贵客,父亲叫我两个弟弟很好地向老师学习,说老师浙江第一才子,元朝第六名进士及第,才储八斗,学富五车,因不满当今政治腐败,主动辞官不作,还说先生满腹经论,抱济世之才、匡扶宇宙之志,只是未遇明主,只得抱恨终老林下。还说先生乃当今高雅之士,不愿和世俗同流合污,还说先生终非池中物,毕竟会升腾。我父亲叫我两个弟弟对先生不可失礼,要虚心地向先生学习,能学到老师一成的本事,也够你们终身受用。’

“‘小姐’,我坐在垫着布垫的石凳上笑着说:‘莺莺小姐,你这一连串的高帽子,我都有点飘飘然,晕乎乎的了,真叫我不知所措。’

“我这么一说,她们主仆二人也哈哈大笑起来。她接着说:‘还有呢,说先生博闻强识,记忆力很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还说很多赞誉之词,我也记不了那么多。可惜小女子是个女儿之身,不然我也可以投在先生门下,学些知识。不过,我今天能见先生一面,也是三生有幸了!’

“我说道:‘小姐,那都是江湖朋友对我刘基的过誉罢了,是以讹传讹,小姐切不可误信,今天是清明节,你咋不去祠堂祭祖呢?’

“小姐叹了一口气说:‘我们家历来有个规矩,只准男丁入祠,不准女儿家入祠祭祖,媳妇可以入祠,女儿不可入祠。说什么:女生外相,出家的和尚。因为女儿家早晚得出嫁,是别人家的人,所以不得入宗祠祭祖。’

“我听了不平地说:‘这是什么规矩,女儿未出嫁前还是苏家的人嘛,怎么不能祭祖?这不是重男轻女吗?’

“莺莺小姐平静地说:‘其实我不在乎这个,不要谈这些俗事。刘先生,我听说你是琴棋书画,件件皆能,是高手,今天能否请刘先生弹奏一曲,让我们欣赏一下。’

“我说道:‘小姐,十分抱歉,我对唱歌、弹琴本来就不行,加上长时间没有练习,常言道:三天不摸手脚生。今天弹出来只怕要贻笑大方,有辱视听!’

“莺莺小姐说道:‘先生不必过谦,请先生赐教一二。’

“莺莺小姐转身吩咐丫环梅香道:‘梅香,把指甲盒给先生拿过来,再给先生倒一杯茶来。’

“丫环答应一声:‘是,小姐’。

“我戴上指甲,试了一下音,发现工尺之间和合五之间音不准,高了半度。这是一般人容易犯的错误,这一调基本上很多音都得跟着调整,我依次调整了音阶,再试了一下,觉得比较满意,也就鼓了一曲‘风入松’,小姐两手托着腮,双手肘撑在桌上听得入神,陷入沉思,那个样子好漂亮,我忘了介绍,尽管小姐才十三四岁,模样十分俊俏,真有国色天香之姿,你看她脸堆三月娇花,眉扫初春嫩柳,纤腰袅娜,体态轻盈,将来一定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一曲结束,她才放下双手拍掌道:‘好,弹得好,先生,这个曲子叫什么?好像有些悲怆。’

“我说道:‘叫风云松,是描写秋天风吹入松林,松涛霍霍,秋风阵阵,万物凋零的景象,自然有几分悲意。’

“小姐听了点头说道:‘果然是这样,请问先生,你能写下谱教我好吗?’

“我说:‘这没有问题。我现在就给你写下谱来。你先试试琴,再弹一下。’

“小姐和我换了个位置,她就弹起‘雁落平沙’,她鼓完琴后兴奋地说:‘好,这下好多了,以前我总是觉得后面的弦比前面的弦老是高,无法相合,现在就好了,这是为什么?先生。’

“我脱下指甲回答道:‘小姐,那是你没有把工尺与合五之间的半音调出来,于是就形成了越到后面音越高的缘故,今后你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你这里有纸笔墨砚吗?’

“梅香回答说:‘有,旁边那个亭子上就有,先生请随我来。’

“这个亭子是个长方形的亭子,亭子的另一头还有一张石桌,石桌上放着文房四宝,我就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来提起笔默写起“风入松”的曲谱来,大约过了一刻,我就将谱写完,小姐走过来,我就把曲谱递给她,她拿在手中看了一下说道:‘先生的字,真是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

“我说:‘小姐,你不要再给我戴高帽子了,这点不过是记问之学,袜线之才,没有什么可夸耀的。关于高帽子的事,我倒想起一个笑话来:从前有一个学生在学馆里读书毕业了,准备出门去闯荡江湖,临走时和几个同学一道去向老师告别,同时问老师有什么临别赠言,老师说道:‘你们初出社会,现在江湖凶险,处处充满陷阱,你们一定要万事小心。’一个学生答道:‘不怕这些,老师,我现在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我逢人给他送一顶。’老师听了生气地说:‘我们是孔孟之徒,无论对任何人都要正直、光明正大,你怎么可以用这种下贱的手段去对人呢?’学生忙说道:‘老师有所不知,现在的人们都喜欢听奉承的话,像老师这样正直、善良、刚正不阿的人天下能有几个?’老师听了点点头说道:‘你的话也有道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