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月清风剑 > 第120章 杭州擒贼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梅香回答说:‘我有。现在就要用吗?’

“我点了一下头,梅香就转身走了,不一会拿来了一本千字文,我把纸裁成了两寸长,一寸半宽的小方块,共裁成六十四张,每张写上千字文上的一个樱桃般大小的一个字,之所以照字排成八排,每排八个字,共计八八六十四个字。当然,我不参加摆字,任他们去乱摆,摆好后,我凝神静气地看了一阵,然后转过身来背朝字台,他们要让我从头至尾背出这六十四个字,然后又从尾背到头,我都背了,她们又让我从上到下背诵出来,我也背了,又从后面开始从下背到上我也背了出来,最后她们问我什么号位是个什么字,我都作了正确的回答。

“最后,我转过身去,她们几个人都目瞪口呆地相互看着。连叫:‘神奇,神奇!’

“最后,梅香走到我身后,仔细地看了我的后脑勺,并用手摸了一下,我回头过去,吃惊地说:‘你干什么?’

“梅香回答道:‘对不起,先生,我看你后脑勺上是不是长了眼睛。’

“我哈哈大笑道:‘别胡思乱想了,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我只有两只眼,两只耳朵。我不是马王爷有三只眼。’

“莺莺小姐也走过来对我说:‘先生,恕我直言,你不是魔鬼,就是神仙。’

“我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小姐,我既不是魔鬼,也不是神仙,我是一个活鲜鲜的人,有血有肉的人。为了证明我是一个平常人,我可以向你们再表演一个‘速算法’,由小姐你在纸上随心所欲地写上多位数的加减法,你们再用算盘来算一下,作到一半时再让我看,我们比赛看谁先算出结果,而且还要结果正确。’

“小姐果然在纸上出了一道长长的加减法题,一个丫环拿了一个算盘来,由梅香来计算,把题算了一半时就对刘伯温说道:‘先生,已经到了一半了,现在你看题吧。’

“我说:‘不急,再让她作一半。’

“过了一会小姐说道:‘只剩两成,请先生看题吧!’

“我不慌不忙看了一下,全是多位数加减法,就题起笔在纸上写下答案,过了一会梅香也结束了,一对比,我们答案完全相等。这下大家都目瞪口呆,口服心服了。

“这时,小丫环又跑来请小姐回去吃饭,莺莺小姐对梅香、寒梅等几个丫环说道:‘你们几个人去端些饭菜出来,一则我们请刘先生一起吃饭,二则外面风景好,这才是真正的春宴桃李,我们在这儿吃更热闹些,更有趣些。’

“几个丫环应声而去,只有小姐和我坐在亭上,小姐在我对面坐下来,十指叉在一起,两手放在桌上对我说:‘先生,请你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我侧面对着她说道:‘小姐,其实这件事说穿了一点也不神奇,这只不过是一种后天训练出来的一种奇异功能而已。简单、确切地说,这只不过是一种“速读法”,“速记法”和“速算法”的技能而已。’

“‘我可以练出来吗?’小姐问道。

“我说道:‘当然可以练出来,任何人只要刻苦地练习都可以练成。尤其像你们十至十五岁的孩子,心地单纯,内心杂念少的人最易练成,所用的时间短,进步快,效果好,容易达到很高的层次和境界。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努力。’

“小姐问道:‘先生,凭我这个条件,现在你估计需要多少时间可以练成?’

“我摇了一下头说道:‘这不好说。这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说个人的决心和努力的程度,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快的人一至三个月,有的半年。有的一年左右就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说实话,我是从十八岁时才开始练习的,到现在只练到了第八个层次,像我们年纪越大的人要想再上一个层次就比较困难,能保持原来的水平不退步就已经不错了。我估计你要来练这种‘三速法’,半个月到一个月就有成效,以后勤练习,逐步地就达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眼观八面事,耳听百人言,双手写公文。’

“‘那是为什么呢?’小姐好奇地问。

“我说:‘道理很简单:我们的脑子好像一张纸,平时我们所能用到的只有一成或不足一成,还有绝大部分未开发和利用,比如我们常人每天只读一本书,如果把这张纸很好地利用和开发起来,每天可以读十本、二十本……甚至一百本或更多。你知道三国时候的庞统和张松这两个人吗?’

“莺莺小姐两只眼睛放出异彩说道:‘知道。我看过“三国话本”,就是庞凤雏和献四川地图的张永年张松,对不对?’

“我说道:‘很对,我说的就是这两人,他们两人都练过这种“三速法”,你看庞统作县令时,可以耳听百人言,手批百人案,一个时辰不到就处理完几个月积压的案件公文。张松在看了曹操的“孟德新书”以后,可以倒背出这本书,就是他们练了速记法,而且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结果使“孟德新书”没有流传于后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