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三国大逃杀 > 第127章 甘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庞统感觉脑门上突突的,他摆了摆手,赶紧说道。

“停停停,你小子,先别急着叫我庞军师,就因为你甘家老家江州,现在是主公麾下,所以你就来投靠?”

甘瑰笑了:“对头,就是这样。”

庞统“咝”了一声,有问题吗?貌似没有,但真的没问题吗?总觉得这事儿就怪怪的。

“所以你爹怎么说?咱们回头打庐陵的时候,他愿意做内应?”

甘瑰摇摇头:“那是不可能的,庐陵本来就没几个兵,还被上一任的将军给打没了,哦,就是已经投降你们的太史慈。”

“这次把我家老汉儿调过去,也没给他再次募兵的权利,说什么粮饷不足来着,郡府内就五千老弱病残。”

“你们真攻打庐陵的时候,我做先锋,之后嘛,庞军师你应该懂得。”

庞统思来想去,觉得他这当世第一梯队的脑子,都有点要发烧的感觉。

有这样来诈降的吗?没有,毫无意义,不求官不求兵,还自愿做带路党,简直就求之不得。

那就是来真心投降的?这投降的理由,是不是太草率了点?

“这样吧,我也不多和你小子多说什么,太史慈将军在南海郡,开建港口,开设海师,你便去里面,挑艘座舰,从底层的小兵做起,如何?”

甘瑰大喜过望:“海师?太棒了,庞军师,一言为定。”

“对了,我家老汉儿,还有一百敢从,都是江州巴郡的老人,打起来可凶了,我可以把他们一起都叫过来吧?”

“要是咱们都合格了,那可都得给船开哈,这可是说好了的。”

庞统捂着脸,写下一封文书,盖上他的印戳,交给甘瑰。

“去去去,最多给你招五百人,完了之后,自己去南海郡,找太史将军报到。”

......

转眼时间,两三个月的时间过去,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梓潼城里,刘备军厉兵秣马,准备兵发涪城。

根据最新的消息,涪城新增兵马五千,守将吴懿,副将雷同,吴兰。

江陵,南城,靠近城门附近的民宅内,两月前,在此借住的老人,顶着半头花的头发,缓缓走出门外。

“嘿,王三哥,今天开始播种了是吧?”

“对喽,荀先生,你是要来一起看看吗?咱们江陵的种田法,在其他地方,那可见不到嘞。”

“竟然如此之神奇?走走走,带我一起,也让老夫我开开眼。”

四五个小孩,围绕着这荀先生和王三哥,慢慢的出城门,往南边不远的稻田走去。

这位荀先生,刚来第一天,就在私塾附近,指出了某位夫子的不对。

那位夫子,并不服气,以为年纪大就能为所欲为呀,出了门,就和这老者辩论。

短短一炷香的时间过后,夫子就果断改了口,开始称呼这老者为荀先生。

并告知附近的孩子们,说这是世所罕见的,学识渊博之前辈,让孩子们,都好好的听荀先生的话。

来了两个月的时间,这学识和名声,已经在附近传开,只是奇怪的是,大家只知道他叫荀先生,却不知道,他到底叫什么名字。

站在田埂之上,荀彧默默的看完了,全套的种田流程,看着田地内生机勃勃,笑逐颜开的农人们。

再回想起,许昌附近,屯田众人脸上麻木看不到希望的表情,心中暗叹一声,此间百姓们的差距,就宛如那繁星与皓月,当真是天壤之别。

孝文皇帝,孝景皇帝那时候的盛世,说不定老百姓们,就该是这样的生活吧?

那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呢,又是为什么,变成现在这样,大家心安理得,还觉得很正常呢?

徐庶来到他的身侧,恭敬的拱手道:“好久不见了,荀令君。”

荀彧笑了笑:“元直,确实很久不见了,很早就发现了吧?”

徐庶摇摇头:“上个月底吧,若是令君想就此隐于世,想来没人能发现。”

荀彧笑道:“我记得在许都初见你,那会我意气风发,你整天闷闷不乐。”

“眼下的情景,已然完全相反,当真讽刺。”

“我在此两月时间,所见所闻,当真是大开眼界。”

“元直啊,就算你们的粮食产量足够,十税三四,也实在太低了,会养不起兵马的。”

“养不起兵马,又怎么和魏公争天下呢?”

徐庶笑道:“曹公以威严御士卒,主公以民心御士卒,不怕令君笑话,即便是真有粮饷不足的时候,荆州士卒,也不会有丝毫怨言。”

荀彧道:“元直是想告诉我,得民心者得天下?”

徐庶摇头:“庶想说的是,得民心者,未必能得天下,但得民心者,肯定会青史留名,因为老百姓,会始终记得他们。”

荀彧看着天边的太阳,沉默半晌后,才开口。

“昔年在许昌见刘备,如困鸟在林,龙游浅滩,今日再见,感觉他年过五十,反倒像这喷薄而出的新日,当真是世事无常。”

“若我没有猜错,林正去西川了是吧?麻烦给我寻处院子,我在这等他回来,到时候,还有点事儿要,想要问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