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三国大逃杀 > 第140章 对手?队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待到曹操有准备了,我们再想频繁的上岸补给,就没那么容易了。”

“而且还不知道那江东,到底会不会堵住我等的退路呢,将军,慎重啊。”

关羽长叹一声:“你说的道理,我又如何不知?你看这些人,都是一个个的家庭,若是就此让人骨肉相离,天各一方,如何能心安?”

“返程路上,我等将官和士卒,多坐少动,补给这边,能省则省就是。”

“希望平儿那边一切顺利,并能多带点补给回来吧。”

“其实我等出发之前,沐道给了额外的建议,他说若是有意外情况,导致人数增多,可去那半岛的另一边,去往辽东的带方,乐浪两郡,寻找补给。”

......

邺城

关平带着人,已经从东门撤出,此行不但顺利的抓到了曹丕,俘虏了陈群,蒋济,陈琳,以及军械粮草不说,还得到了四五千匹大马。

“所有人,往东,平原方向,该撤退了。”

“将军!”

侍卫追上,手中拿着一份信件。

“这是城内交来的,说是幽州故人,或许是关将军以前的乡人?”

关平将信件收好,开口道:“父亲也并不是幽州人,当初流亡涿郡,只是被追杀的无奈之举,后来才遇到的大伯父和三将军。”

“不管如何,既然是父亲的故人,回头转交父亲就是,走吧,我等去平原附近,等待父亲归来。”

返程之时,有了马匹,效果要好上不少,关平还给曹丕四人,寻了两辆马车,以防给他们颠坏了。

曹丕单独一辆,其他三人共坐一辆。

蒋济两人面色困苦:“没想到刘备竟能跨海而来,那足以说明他们和孙权关系密切。”

“魏公这边西征并未彻底打败韩遂和马超,让他们逃回了凉州,感觉形势已然危机四起。”

陈群点头道:“为今之计,只能赶紧联系孙权,在长江口岸,卡住关羽,猛攻江陵,方为上策。”

蒋济摇头:“可是据说,那江陵本就是坚城,城楼上又有强弩为利器,而且他孙权,也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人,如之奈何?”

反而是陈琳毫无忧伤之色:“世子也在,咱们的安危是没有问题的。”

“两位,既然已做了俘虏,就别想那么多了,顺便看看那大海之上的景色,究竟与陆地之上,又有何等分别?”

关羽带着大船,来到当初的平原南边,等了几天后,见到了关平带来的大队马匹。

周仓苦了脸:“将军,若是平日里,见到如此多马,高兴还来不及,眼下这情况,人员已经不够了,再多了如此多的马匹,可当真是难办。”

关羽下船,来到岸边,见到关平及身后的马队,也是心中犯难。

放弃吧?太奢侈了,不放弃的话,又要怎么办?

关平向前,将信件交给关羽。

“父亲,一切顺利,俘虏了曹丕和三位曹操的重要官员,烧了邺城粮仓,并把准备南送的军粮,分配给了当地的百姓。”

“这信是临撤退之时,从邺城内得来的,孩儿未见到那人,据说是父亲的幽州故友。”

关羽很是意外,他在幽州,可没什么故友,认识的数人,也都随着刘备一起东奔西跑了。

打开信件,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许久后,感叹一声。

“天下义士,何其多也。”

“平儿,此番在濮阳,带走了太多的铁匠家属,虽然还是能勉强带上你这边的士卒,但马匹肯定是要都放弃了。”

“这位故人,出了个建议,你可愿意带着这五千人,自此往幽州方向,深入漠北,驱逐鲜卑?仿昔年冠军侯,杀尽胡虏,立不世之功?”

关平点头道:“孩儿自然是愿意的,只是此处是曹操腹地,我等的补给要如何寻得,另外,何日才能回返?”

“补给不用担心,自会有人送来,你持此印鉴,去往幽州蓟县附近,寻一位名为公孙红玉的女将军,并与她合兵一处,之后便配合她,北上深入东部鲜卑地带,扫清此地的胡人。”

“至于何日回返,这两三年内,怕是一直要在此了,等你大伯父搞定江东之后,为父到时候再想想办法,看看能否跨海再来。”

关平毫不犹豫的答应:“既然如此,还请父亲把几位俘虏带走,其余的军械,粮草,战马,孩儿自领他们去北方。”

关羽点头:“大善,平儿当保重身体,以待我等北伐之日。”

关平领着士卒,带着印信,依依不舍的去了。

关羽看着关平带人走远,小小的叹口气,回到船上,指挥众人,依照来路,重出黄河。

原来是准备去辽东等地再寻补给,有了手中这封信后,便再也不用。

“全军听令,出了黄河后,自北而行,看到幽州海岸以后,再转道西边,寻找一个叫做,秦皇岛的地方。”

“徐家在那边,有大片的庄园,可供我等休息,交易,并补充各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