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 > 第204章 入金陵(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海生在安排这些商业人员进入金陵的时候,王佑安正在召集艾能奇和席大柱等人开会。他看着艾能奇问:“金陵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艾能奇说:“已经准备了三个据点,这三个据点都靠近城门边,我们已经进去了大约有近百人。这几家提供的几百人,我准备把他们全部放到铺面里面去,现在铺面上保护铺面上的安全,这样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我准备训练四五天后开始潜入金陵。王佑安点点头,转头看向席大柱,席大柱见王佑安看向他,连忙回答说:“几个兄弟他们已经过去了,今天又在这些家丁里面选了近70多个人,这些人都是能够骑马狂奔的,武艺上也有一些基础,作为传送信息这些完全没有问。就遇到紧急情况就是临时组建成骑兵部队,虽然作战能力赶不上专业的骑兵,但也可以应付一些事情。”王佑安转头对旁边的通讯兵说:“你通知何三九他们把所有舰队集中到长江口外,先封锁外海,等金陵这边布置好了,他们就要封锁整个长江。同时整个长江的重要军事据点全部交给海军来控制,海军也要拿出方案来,提前做好准备,等到条件成熟,我们要一举控制整个江南,把整个江南地区和北方完全分隔开。”

在长江口的外海上停泊了一大片的舰船,所有的舰船都被漆成了白色,最大的那艘舰船是北洋水师的旗舰。新上任的郑三九已经接到了王佑安的命令,正在和一大群海军军官研究作战方案,已经换上了将星海军服的郑三九沉声说:“总统大人命令已经下达给我们,我们除了要消灭明军的水上力量以外,我们还要占领沿江的军事要地。只是这次作战不是在海上,我们的帆船基本上是用不上。但自古以来水上都是大船胜小船,那么我们这次作战的船只还是要选好,要保证适应江河作战的船只,好在我们的很多大型船只都是由蒸汽机推动的,即使没有了船帆,作战也是没有问题。明朝战船种类极多,除了前代已有的战船,如楼船、蒙冲、斗舰、海鹘、走舸、游艇等外,还有四百料战座船、四百料巡座船、九江式哨船、划船等。这些船只很小,应该对我们不会造成多大的麻烦,关键是我们要赢得漂亮,还要为海军陆战队的登陆作战争取时间。

其实明军还还有几种船是在江河使用的,郑三九没有在江河作过战,还不知道明军有这些船支,鹰船:轻型,两头尖翘,不辨首尾,进退如飞,机动性强。四周用茅竹密钉以掩护,竹间留铳眼。常冲入敌阵,与沙船配合。赤龙舟:轻型,船身像龙,分为3层,内藏火器刀枪。船首如龙头张口,内藏士兵一人,侦察敌情。龙背用竹片钉之,胸开一小铁门,两侧各有1口供一兵划桨。身有坚木架2个,船龙骨以铁坠,使船平稳。内部除兵器外不装他物,2兵于其内发射火器,一兵掌舵操帆。常以数百船齐射攻敌。车轮舸:以轮击水的战船,长4丈2,宽1丈3,外虚边框各1尺,内安4轮,轮头入水约1尺,船速远快于划桨。船前平头长8尺,中舱长2丈7,尾长7尺。上有板钉棚窝,通前彻后,两边伏下,每块板长5尺,宽2尺。作战时先放神沙、沙筒、神火,之后掀开船板,士兵立于两侧,向敌船抛掷火球,发射火箭,投掷标枪,毁杀敌船。蜈蚣船:大型,仿葡萄牙多桨船,底尖而阔,航行迅速,逆风亦可行,不惧风浪。上有千斤佛郎机舰炮并有火球、火箭。

郑三九看着这些听他讲话的人,心里升起一阵一阵豪气,他从原来的普通渔民成长为掌控北洋舰队的主要负责人,这几年付出了相当的努力,特别是福建外海一战,他差点丢了性命。他朗声说:“你们要研究沿江需要要占领的军事要地有哪些?海军陆战队要一击必中,要攻得上去还要守得住。”

南京三面环水易攻难守,驻守南京的主要力量是江北四镇:位于长江偏北地区,是当时重要的四个军事重镇,分别是扬州、泗州、淮安与庐州。这些地方地理位置靠近明朝南方都城南京,对于定都南京的南明来说,一旦失守,南京也岌岌可危,长江水师的驻守城市主要是淮安。普子口陈是南京的重要门户,当年朱元璋修筑浦子口城、调整行政区划的种种举措,都是围绕着加强京师防务,把应天府建成为全国首善之区的目标而实施。《南京建置志》介绍,浦子口城城墙周长“十六里有奇”,设东、西、北门各1座,南门2座一大一小,建成后就在此设立了卫所军“应天卫”。到明代中叶,浦子口城成为南京应天府长江北岸防区的中心,是军队装备后勤的储存基地。到当时规划的编制,周边卫所增加到10个,共5万多人。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采石镇:位于马鞍山市,也是南京的门户,也是北进江淮的腹地,南守江南的长江要冲。自东汉开始便在此地屯兵,明洪武二年,明朝在采石镇设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