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浮夸》,前世2005年发行的一首粤语歌曲。

陈奕迅的代表作之一。

原曲创作于2003年,原本是用于纪念哥哥张国荣的死。

先做的曲,后来实在想不出合适的词,这首歌最终由黄伟文从纪念变成一个小人物的嘶吼。

所以从这首歌中,你能听出非常压抑的情感。

后来,因为林志炫太喜欢这首歌了,在2010年由湾湾作词人重新填词,由林志炫演唱。

在2013年的我是歌手总决赛,林志炫就演唱了这首歌。

也让大众了解到这首国语版的《浮夸》。

相比原曲描写一个小人物的无奈,林志炫重新演绎的浮夸唱的是他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的坚持。

而陆晨,唱的就是这个版本。

“夜晚星空,你只看见,最亮的那颗。”

“人海中,你崇拜话题最多,最红的那个。”

“谁不觊觎着要站在舞台中央。”

“光环只为我闪烁。”

“散场后落幕后谁关心你想什么。”

“谁在乎你做什么。”

……

因为没有底下观众的吵闹,大家反而能够更好的欣赏这首歌。

而这也是一首适合慢慢品味的歌。

“歌词延续陆晨第一首歌的直白明了,描述的正是娱乐圈现在的情况。”

“主歌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诉说,角度奇特。”

依旧是那位懂哥,似乎对音乐有很独到的见解,不断发着弹幕。

而有人还跟随着他,分析探讨。

“陆晨的唱腔还改变了,他在唱《星星》的时候,嗓音空灵,现在刻意加粗了声音,咬字加重了音,音色听起来更加华丽优美,唱腔宽宏大气。”

“更关键是,他对气息的掌握,换气阶段居然没有听到气口,厉害。”

“他在炫技。”

有人看到这两位懂哥的科普后,发了一条弹幕。

是的,陆晨就是在炫技。

“夸张不是罪过。”

这是一段G4假音的吟唱,一般下一句转入真音的时候,这里能明显听到一个换声点。

但让一众音乐达人惊讶的是,陆晨的演唱中并没有听到。

这正是林志炫发明的鸡尾酒唱法。

这种唱法以精于共鸣的发声以及对气息的精准控制,磨灭掉真假声的换气点。

使整首歌听起来,通畅圆润,声区转换,自然统一。

“能满足空洞乏味的生活。”

“那窥探的眼。”

“那议论的口。”

“消遣了每一次茶余饭后。”

这是主歌衔接副歌的小高潮,陆晨通过爆发式的小高音,拉起的听众的期待。

“难道非要浮夸吗。”

“无谓是非与真假。”

“拼排场,包装,比身价,谁说真心话。”

“谁说真心话,只要画面够惊讶。”

“只要内容够爆炸。”

“一张嘴开出了天花,嬉笑怒骂。”

“只能在夜里镜子前,偷偷讲实话。”

《浮夸》这首歌很多人在KTV唱过,但大部分在副歌都是用吼的开场。

但实际上,这首歌特别难唱。

不断转换的真假音,上到A4和C5混音的咬字,这首歌,没有专业训练过的人,真的唱不来。

对于专业人士来说,陆晨这一段堪称惊艳。

但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好听。

特别是歌词,说的不就是各种水军,营销号捏造事实,传播谣言。

只要内容够惊爆,画面吸引人眼球,谁又愿意说真心话呢。

谁又能在这个网络信息满天飞,是真是假根本看不透的时代,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

没有人。

这首歌唱的是陆晨自己,也是所有人。

“你喜欢,不喜欢我,是你的自由。”

“我只是希望在某些时候,抓到你耳朵。”

“为音乐梦想唱出第一个音符。”

“从此就没放弃过。”

“主观的,客观的,旁观的拦阻太多。”

“好坏要自己承受。”

这一段歌词更是让底下陆晨的粉丝哭了出来。

这是他在对网上说他歌曲不是自己创作的回应。

对一个人的喜欢与否,从来都是主观的,这是你的自由,我管不着,也没权利管。

我只想坚持我的音乐梦想。

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阻拦,但我愿意为此承担所有的后果。

众人这是恍然。

这不是一首骂人的歌,这是一首陆晨展现自己理念的歌。

“所以我要歌颂。”

“让情绪释放在歌声之中。”

“选择虽然多,好歌有几首。”

“能够去感动人给些什么。”

舞台上,升降梯越升越高,将陆晨带入高空,孤独一人。

小丑的妆容,黑白色的西装,强烈的灯光笼罩在他身上。

就像马戏团中的小丑,舞台上的他,有人笑他,有人骂他,有人赞他。

但那张小丑面具后面的表情又是什么样的呢。

没人在乎。

那些一开始打算用冷暴力对待他的观众,神色复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