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青云得路 > 第172章 双重人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里的伙食还算可以,四菜一汤,都能见到肉,其实想想也是,这里毕竟不是集中营,这些人又要干重活,不吃得好点那过不了多长时间就都得病倒。

吃过了晚饭,老刘又带我们去了那个二层小楼,我们在那里看了场电影,就是在外面支的幕布放的露天电影,是一部战争片,属于米国大片,

借这个机会我仔细看了看,这外面坐了有四十多人,正好是一个横班,据说还有一个横班正在井下干活呢。

从这四十多人的长相和他们表现出的样子来看,应该都属于是智力多少有点问题的特殊群体。

这些人大概八九个人一个班,也有十几个人的,反正是四个班组构成一个横班,每个班的班长和班副都相对要正常许多,就像我们班的老刘,只是我们班没有班副。

这个横班的值班长是个正常人,除了下井干活以外,他都不跟我们待在一起。

吃过饭之后,老刘带我们回了寝室,因为他说话有点结巴,所以他的话很少,但能感觉到这人是个热心肠。

我尝试着和老刘沟通,问了问他家在哪,家里还有什么人。

“有有有……有个老娘,还……还还还……还有……个个阿就妹妹!”老刘说完就低下头不说话了。

我趁机问道:“想他们吗?你怎么不回家看看!”

老刘听完我的话,身体颤抖了几下,伸出两根手指来。

我知道他是想抽烟,立即跟他点上了一支烟。

老刘默默把烟抽完,说话居然不结巴了,而且条理也变得更加清晰。

我才搞明白,原来这老刘有双重人格,他说话不结巴时就是他正常的人格,也许是因为他受过什么刺激,他自己把这个人格埋藏在了内心的最深处,只有在刺激下,这个人格才会显露出来。

而老刘那个说话结巴的人格,就是智力有残缺的人格,平时他都以这个人格来视人,这样他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彻底的精神病。

老刘说他的家在南方,我问他南方挺好的,为什么到这边来发展。

老刘讲,他和村长的老婆有事了,就出来了。

“村长的老婆是自愿的,还是你强迫的?”我听完老刘的话问了一句。

“她自愿的!村长不行了,那个娘们就整天缠着我,我担心我们俩的事被村长发现就跑出来了!”老刘说完又搓了搓手。

我知道他是又想抽烟了,立即给他点上一支。

老刘讲他当初也是漫无目的走,到哪了就在哪住上一段时间,打工看看能行不。

虽然南边工资高好发展,但是生活费也高,而且这老刘除了一把子力气,也不会干个啥,后来经人介绍就来了煤矿干活,这煤矿下井的工人工资高,他想多赚点钱,就回老家娶个媳妇,有媳妇了,就不怕村长他婆娘惦记了。

只是南方那边开始严查,把小煤窑都给封了,老刘干不到活了,就跟人来了北方,北方这头对这种事管理还不太严格。

老刘没想到他一来了这边,就被这吕家坪煤矿给软禁起来了。

这老刘似乎有些事没有讲,他的故事缺少一些很重要的片段,但是这和我没有关系,我问他为什么不跑,不离开这里。

老刘沉默了好长时间,才说道:“他们有枪!”

对于老刘这种说法,我并不认同,毕竟咱们这金州也是有砖有瓦有王法的地方,这吕家坪煤矿真要是嚣张到那种程度的话,就不会想方设法的把这些残障人士给骗回来挖煤了,就比如我现在就要走,我不信他们敢一枪打死我!

我还想再追问,没想到这老刘又发生人格转换了,那个口吃的老刘又出现了。

我从这个口吃的老刘那里什么都打听不到,他只关心我有没有吃饱,能不能睡好,似乎他就是个保姆,必须关心好我们每个人一样,而且那感觉就好像是欠我们的一样。

没办法,我只好先睡下了,这屋里有八个人,上下铺,和我在部队时差不多,而且这床还铺了床垫子,挺软和的,就是这些人都不让我关灯,他们都怕黑,因为井下就是黑乎乎的一片,他们从井下上来之后,就特别渴望光亮,好能区分井下和井上。

反正我这人适应性强,开灯就开灯吧!

第二天早晨六点,就有保安在走廊里吹哨子,真整得跟部队似的。

我也习惯这种生活,起床洗漱,只是不敢叠被子,就那么简单铺开就完事了。

早餐还有鸡蛋和牛奶,这些哥们们也是真能吃,估计就是这一日三餐和晚上那场电影支撑着他们的生活呢,对了据说每个月还会让他们去镇上采买,而且不用自己的钱,每人发二百块钱,全当是奖金了。

我来的时间短,还没赶上过外出采买。

吃过早饭,我们领取了帽子、手套、矿灯等物品,就准备下井了。

这煤矿有个特点,就是接班的坐车下去,交班的坐另外一辆车上来,两伙人虽然是交接班,但从来都没见过面。

我们来到矿道口前,我见这里写着三号矿道,另外还贴了几张封停和停工检修的牌子,看那上面灰落了老厚一层,估计也摆在这挺长时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