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 > 第89章 宫中大网,刘备的选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9章 宫中大网,刘备的选择

如今的大汉,在大将军何进的带领下,似乎走上了正确轨道。

虽依旧有不少顽疾需要一一剔除,但较之历史同期,已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尤其在洛阳周边地区,受到政局稳定的影响,官僚基本能够各司其职,百姓也安居乐业。

可就在这看似和谐的背景下,少数之人,却过的并不如意。

最近的刘备是迷茫的,想当初桃园结义,兄弟三人誓要匡扶汉室,博取不世功名。

现在呢?自己仅凭青州一战之功,就从区区军侯被封为四品的北屯司马,连刘备自己都知道,此是大将军破格提携。

毕竟当初青州之战的两大贼酋,管亥是二弟斩的,张饶是乐进抓住的,自己虽也身先士卒,却并未有这般斩将夺旗之功。

自己的功劳,在整个军中并不算出色,可封赏之时却排在了诸将前列。

甚至单从品级上看,连二弟的威远将军与乐进的折冲将军都还比自己稍欠一级。

起初,刘备也是满腔激情,觉得自己一朝得志气,定要干好本职工作,方能对的起大将军知遇之恩,同时也算达成了当初桃园之誓。

可时间一长,他的心中却又有了别样的想法。

原因也很简单,北屯司马虽然职位不低,所处位置也十分重要,可说到底还是一宫门守将。

这样的职位,很难获得功劳,却绝不能出一丝差错。

在刘备眼里,别说比不上二弟的南阳都尉逍遥自在,甚至连担任校尉的三弟张飞都有不如。

两位义弟起码各领兵马,可以一展所长,而自己呢?

刚开始刘备还觉得大将军将自己放在这样的岗位,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练与考验,所以即便是枯燥乏味,他依旧兢兢业业。

可眼看着数月过去,大将军似乎忘记了自己这个人,对自己所处北门不闻不问。

甚至由于天子、大臣常在南宫处理政事,北宫只是天子与太后的行在。

因此,除了一些宫内杂役,几乎不可能有大臣从北门通过。

刘备愈发感到失落与迷茫,这样的职位根本不足以施展他的才能,又何谈当初桃园“不世功名”之誓言?

就这样,他变得越来越麻木,虽在工作程序上依旧一丝不苟,可内心却已不复当初。

这一日,与往常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北门这边的工作依旧枯燥单一。

有手下两位吏员帮助,几十名禁军将士被分成了几班,轮流负责巡逻值守,而刘备这个司马,只需要不定时检查即可。

下午时分,一队入宫人员引起了刘备的注意。其实整队人员倒都还好,无在乎就是些宫中杂役。

可其中一名黑袍老者,却显得与众不同。

首先引起刘备注意的就是他的年纪,宫中杂役以年青力壮者居多,又如何会有如此头发斑白者?

并且老者与其他人的气质明显有所不同,虽然身着麻衣,却隐隐有一种上位者的尊贵气质。

心中有所思考的刘备挤过正在搜查的禁军,亲自上前盘问。

“回这位将军话,老夫乃是宫中太医,今太后身感不适,特命人召唤我入宫诊断。”老者缓缓说道,随即从怀里掏出一块太医院的令牌。

“放行!”待禁军将士确认了所有人都没有携带违禁物品后,刘备大声示意放他们入宫。

看着一行人的背影,刘备陷入了沉思。

就在刚才,他已认出了老者的身份,正是太傅袁隗。

当初他跟随大将军自青州凯旋,在天子封赏众将之时曾经远远看到过袁隗。

“太医?有意思。”刘备喃喃道,同时脑子飞快运转。

堂堂太傅,却要伪装入宫,又能轻松拿到太医院的令牌,如此看来,或许太常马日磾也牵扯其中(太医令掌管诸医,为太常属官)。

并且,皇宫戒备森严,并不是入了北门就能见到太后的,在这之前还要通过数道关卡。

而守卫北宫各处关卡的宿卫,都归北宫卫士令统一调遣,北宫卫士令则又是卫尉属官。

虽说禁军的兵权多掌握在大将军亲信之手,但看样子,这杨卫尉还是在其中安插了些亲信啊。

当然,这也并不奇怪,原本宿卫中就多有功勋、世家子弟。

弘农杨氏,同样的四世三公之家,如此能量,在宫中安插之人想必不在少数。

莫非杨彪已与袁隗暗中联合?刘备不禁皱眉。

若自己的猜测正确,再加上太常马日磾,这宫内外,还不知到底有多少大臣参与其中?

他隐隐察觉,一张联合皇宫内外的无形大网正悄然编织而成,它们的目标显然只能是大将军何进。

真正让他为难的是,今日撞见此事,身处其中,自己又该如何自处。

大将军对自己有提携之恩,虽说刘备有些不满于现在的处境,但平心而论,对于何进,他还是心存感激的。

可却又不知为何,竟鬼使神差般没有拆穿袁隗,虽然他明知将此事禀报大将军或可助其破开迷局,但却就是没有如此去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